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或表演,如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体育舞蹈等,音乐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体育教学中,田径、武术、球类等一些体能性、技术性的项目,音乐也越来越被广大教育者发挥着其积极的、举足轻重的调控作用。把音乐运用于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还能调节学生的生理机能和情绪,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体育运动美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教学经验谈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中,应根据课的阶段性特点来选择音乐
首先,准备部分的音乐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气氛。那么,此时所选择的音乐应当是一些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迪斯科、摇滚音乐,如《兔子舞》、《健康歌》等。
其次,基本部分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掌握动作获得知识技能的部分。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怕脏怕累,出现畏惧心理,练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此时,根据教材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加于伴奏,创造优美的环境,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调动起来,尝试在新的环境下练习,学生随之表现出一种激情高昂、精神振奋的情绪,动作练习也达到适当的运动量,收到最佳的运动效果。如在教学跑的摆臂动作时,考虑到教材场地布局和学生心理特点,可先用击掌法来指挥学生摆臂,然后用强烈快速、节奏紧密的乐曲,配以老师的口令,引导学生练习。这样既消除单一练习的枯燥感,同时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乐趣。
最后是结束部分,在一堂紧张而又有较高强度的体育课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了一定的疲劳,为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消除生理与心理上的疲劳,应当以旋律优美、意境高雅似流水般的音乐来调节。如《日光海岸》、《瑜伽健身操》等,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得到放松又受到音乐的熏陶。
二、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选择音乐
1 体育课的教材类型很多,有田径、球类、体操、韵律舞蹈、身体素质练习等。每一类的课中还有许多内容,并且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不同。学生会随着教学内容、目标的变化,在每堂课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定势。良好的心理定势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的支柱。因此,在不同内容、不同任务的课中,音乐曲调的选择,不能干篇一律。
如:耐久跑虽然是一项比较乏味的教材,但经常练习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人跑步的节奏和坚强的意志。跑步的节奏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在定时跑练习过程中,可以选用《慢三舞曲》做为背景伴奏,要求学生边跑边听音乐,按蹦—嚓—嚓的音乐节奏进行两三步的呼气、吸气。在音乐的参与下,分散了学生跑步枯燥的注意力,学生不觉得耐久跑项目乏味,人在听到优美的旋律时,精神会变的兴奋、愉快,于是对跑步充满信心,更不会因为考试出现恐惧心理。
又如:队形队列练习,四列横队走——十字队形走——合、裂队走等。配以雄壮的《进行曲》,学生随音乐节奏踏步,在此基础上逐步变换队形队列。通过团队步调一致的整体动作,振奋精神,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2 要充分利用学生欣赏音乐时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它情感艺术、对象化的艺术特点。
比如,在篮球教材的教学中,可结合CUBA联赛所提出的“既可上学,又可打篮球,CUBA是你圆梦的地方。”这句口号,选用刘欢唱的CUBA主题歌。使学生情绪高昂、心情愉悦、欢快,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又如,在武术教学中可采用《男儿当自强》、《中国人》、《龙的传人》等,中速偏快的乐曲,把音乐和人的形体动作融合在一起,或快速的周杰伦的《双节棍》,使武术教学的单调乏味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教育。
再如,在田径教学中可采用亚运会、奥运会上选用的一些歌曲,如节奏强劲的《亚洲雄风》;大调式、节奏舒缓的《手拉手》,以及《运动员进行曲》等学生熟悉喜爱的各种进行曲。通过在音乐环境下学习促使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的提高。
三、教学中,配乐的方法与步骤
1 先选择音乐。这种做法就是事先确立或选好音乐,之后根据已选好的音乐特点去创编与音乐相适应的身体练习。
2,后配置音乐。它是根据练习内容与需要,后期进行选配音乐,对不妥之处进行增减或修补、剪接。例如,对身体练习——跑、跳教学过程进行配音乐:
A、准备部分:踩对方脚下气球,两人一组练习。选用节奏感较强、速度较快的摇滚音乐。
B、基本部分:a跳跃练习——选用《兔子舞》left、left、right、right、go、go、go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跳等信号做各种动作,激发学生的参与性。b障碍跑——选用克服困难的歌曲如汪正正的《超越梦想》。
C、结束部分:放松操选用轻音乐。从课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音乐贯穿整节课,创设良好的条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方法使枯燥的素质练习得以轻松的完成。
总之,音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是人们心灵上的体操,与体育同样具有健身功能;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它们都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舒畅自己、交流思想、缓和内心冲突等方面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音乐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中,应根据课的阶段性特点来选择音乐
首先,准备部分的音乐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气氛。那么,此时所选择的音乐应当是一些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迪斯科、摇滚音乐,如《兔子舞》、《健康歌》等。
其次,基本部分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掌握动作获得知识技能的部分。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怕脏怕累,出现畏惧心理,练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此时,根据教材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加于伴奏,创造优美的环境,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调动起来,尝试在新的环境下练习,学生随之表现出一种激情高昂、精神振奋的情绪,动作练习也达到适当的运动量,收到最佳的运动效果。如在教学跑的摆臂动作时,考虑到教材场地布局和学生心理特点,可先用击掌法来指挥学生摆臂,然后用强烈快速、节奏紧密的乐曲,配以老师的口令,引导学生练习。这样既消除单一练习的枯燥感,同时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乐趣。
最后是结束部分,在一堂紧张而又有较高强度的体育课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了一定的疲劳,为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消除生理与心理上的疲劳,应当以旋律优美、意境高雅似流水般的音乐来调节。如《日光海岸》、《瑜伽健身操》等,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得到放松又受到音乐的熏陶。
二、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选择音乐
1 体育课的教材类型很多,有田径、球类、体操、韵律舞蹈、身体素质练习等。每一类的课中还有许多内容,并且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不同。学生会随着教学内容、目标的变化,在每堂课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定势。良好的心理定势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的支柱。因此,在不同内容、不同任务的课中,音乐曲调的选择,不能干篇一律。
如:耐久跑虽然是一项比较乏味的教材,但经常练习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人跑步的节奏和坚强的意志。跑步的节奏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在定时跑练习过程中,可以选用《慢三舞曲》做为背景伴奏,要求学生边跑边听音乐,按蹦—嚓—嚓的音乐节奏进行两三步的呼气、吸气。在音乐的参与下,分散了学生跑步枯燥的注意力,学生不觉得耐久跑项目乏味,人在听到优美的旋律时,精神会变的兴奋、愉快,于是对跑步充满信心,更不会因为考试出现恐惧心理。
又如:队形队列练习,四列横队走——十字队形走——合、裂队走等。配以雄壮的《进行曲》,学生随音乐节奏踏步,在此基础上逐步变换队形队列。通过团队步调一致的整体动作,振奋精神,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2 要充分利用学生欣赏音乐时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它情感艺术、对象化的艺术特点。
比如,在篮球教材的教学中,可结合CUBA联赛所提出的“既可上学,又可打篮球,CUBA是你圆梦的地方。”这句口号,选用刘欢唱的CUBA主题歌。使学生情绪高昂、心情愉悦、欢快,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又如,在武术教学中可采用《男儿当自强》、《中国人》、《龙的传人》等,中速偏快的乐曲,把音乐和人的形体动作融合在一起,或快速的周杰伦的《双节棍》,使武术教学的单调乏味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教育。
再如,在田径教学中可采用亚运会、奥运会上选用的一些歌曲,如节奏强劲的《亚洲雄风》;大调式、节奏舒缓的《手拉手》,以及《运动员进行曲》等学生熟悉喜爱的各种进行曲。通过在音乐环境下学习促使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的提高。
三、教学中,配乐的方法与步骤
1 先选择音乐。这种做法就是事先确立或选好音乐,之后根据已选好的音乐特点去创编与音乐相适应的身体练习。
2,后配置音乐。它是根据练习内容与需要,后期进行选配音乐,对不妥之处进行增减或修补、剪接。例如,对身体练习——跑、跳教学过程进行配音乐:
A、准备部分:踩对方脚下气球,两人一组练习。选用节奏感较强、速度较快的摇滚音乐。
B、基本部分:a跳跃练习——选用《兔子舞》left、left、right、right、go、go、go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跳等信号做各种动作,激发学生的参与性。b障碍跑——选用克服困难的歌曲如汪正正的《超越梦想》。
C、结束部分:放松操选用轻音乐。从课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音乐贯穿整节课,创设良好的条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方法使枯燥的素质练习得以轻松的完成。
总之,音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是人们心灵上的体操,与体育同样具有健身功能;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它们都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舒畅自己、交流思想、缓和内心冲突等方面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音乐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