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u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或表演,如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体育舞蹈等,音乐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体育教学中,田径、武术、球类等一些体能性、技术性的项目,音乐也越来越被广大教育者发挥着其积极的、举足轻重的调控作用。把音乐运用于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还能调节学生的生理机能和情绪,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体育运动美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教学经验谈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中,应根据课的阶段性特点来选择音乐
  首先,准备部分的音乐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气氛。那么,此时所选择的音乐应当是一些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迪斯科、摇滚音乐,如《兔子舞》、《健康歌》等。
  其次,基本部分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掌握动作获得知识技能的部分。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怕脏怕累,出现畏惧心理,练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此时,根据教材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加于伴奏,创造优美的环境,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调动起来,尝试在新的环境下练习,学生随之表现出一种激情高昂、精神振奋的情绪,动作练习也达到适当的运动量,收到最佳的运动效果。如在教学跑的摆臂动作时,考虑到教材场地布局和学生心理特点,可先用击掌法来指挥学生摆臂,然后用强烈快速、节奏紧密的乐曲,配以老师的口令,引导学生练习。这样既消除单一练习的枯燥感,同时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乐趣。
  最后是结束部分,在一堂紧张而又有较高强度的体育课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了一定的疲劳,为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消除生理与心理上的疲劳,应当以旋律优美、意境高雅似流水般的音乐来调节。如《日光海岸》、《瑜伽健身操》等,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得到放松又受到音乐的熏陶。
  二、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选择音乐
  1 体育课的教材类型很多,有田径、球类、体操、韵律舞蹈、身体素质练习等。每一类的课中还有许多内容,并且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不同。学生会随着教学内容、目标的变化,在每堂课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定势。良好的心理定势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的支柱。因此,在不同内容、不同任务的课中,音乐曲调的选择,不能干篇一律。
  如:耐久跑虽然是一项比较乏味的教材,但经常练习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人跑步的节奏和坚强的意志。跑步的节奏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在定时跑练习过程中,可以选用《慢三舞曲》做为背景伴奏,要求学生边跑边听音乐,按蹦—嚓—嚓的音乐节奏进行两三步的呼气、吸气。在音乐的参与下,分散了学生跑步枯燥的注意力,学生不觉得耐久跑项目乏味,人在听到优美的旋律时,精神会变的兴奋、愉快,于是对跑步充满信心,更不会因为考试出现恐惧心理。
  又如:队形队列练习,四列横队走——十字队形走——合、裂队走等。配以雄壮的《进行曲》,学生随音乐节奏踏步,在此基础上逐步变换队形队列。通过团队步调一致的整体动作,振奋精神,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2 要充分利用学生欣赏音乐时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它情感艺术、对象化的艺术特点。
  比如,在篮球教材的教学中,可结合CUBA联赛所提出的“既可上学,又可打篮球,CUBA是你圆梦的地方。”这句口号,选用刘欢唱的CUBA主题歌。使学生情绪高昂、心情愉悦、欢快,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又如,在武术教学中可采用《男儿当自强》、《中国人》、《龙的传人》等,中速偏快的乐曲,把音乐和人的形体动作融合在一起,或快速的周杰伦的《双节棍》,使武术教学的单调乏味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教育。
  再如,在田径教学中可采用亚运会、奥运会上选用的一些歌曲,如节奏强劲的《亚洲雄风》;大调式、节奏舒缓的《手拉手》,以及《运动员进行曲》等学生熟悉喜爱的各种进行曲。通过在音乐环境下学习促使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的提高。
  三、教学中,配乐的方法与步骤
  1 先选择音乐。这种做法就是事先确立或选好音乐,之后根据已选好的音乐特点去创编与音乐相适应的身体练习。
  2,后配置音乐。它是根据练习内容与需要,后期进行选配音乐,对不妥之处进行增减或修补、剪接。例如,对身体练习——跑、跳教学过程进行配音乐:
  A、准备部分:踩对方脚下气球,两人一组练习。选用节奏感较强、速度较快的摇滚音乐。
  B、基本部分:a跳跃练习——选用《兔子舞》left、left、right、right、go、go、go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跳等信号做各种动作,激发学生的参与性。b障碍跑——选用克服困难的歌曲如汪正正的《超越梦想》。
  C、结束部分:放松操选用轻音乐。从课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音乐贯穿整节课,创设良好的条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方法使枯燥的素质练习得以轻松的完成。
  总之,音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是人们心灵上的体操,与体育同样具有健身功能;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它们都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舒畅自己、交流思想、缓和内心冲突等方面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音乐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为数学学习中几乎都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
期刊
如何设计幼儿数学课堂已成为研究的重要分支,将数学概念表述的通俗易懂,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的数学计算,幼儿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沉闷,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怎样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前计算的学科特点来进行教学呢?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价值  我们应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无时无
在我国,大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由事业单位承担的,齐齐哈尔市也不例外.然而,该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业资源、企业资源的配置都得到了优化,已基本符合社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终极目的。就数学教学而言,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单一,方法死板,严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从未得到有效培养。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略陈管见。  一、转变教学观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期刊
扩大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出现了公民对政治生活积极参与的倾向。各级人大作为人民政治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问题和具体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实现再创造,推动教学发展。  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寻疑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于问题的提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实实在在的来自现实生活中、充满趣味性的情境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我就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以需要为前提,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需要是产生动力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
期刊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提高国民音乐教育的质量必须从幼儿园抓起,从建立一支合格的幼儿音乐教师队伍抓起。因此,幼儿师范学校必须把音乐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专业院校教学体系和模式的影响,在一些幼师(包括中师)中普遍存在着重技巧训练,轻教学能力培养的弊端。鉴于此,笔者认为,幼师专业的音乐教育一定要突出“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