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怀做旧(等2则)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wv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情怀做旧
  旧是一种情怀。
  有位画家朋友,善于把藏在心底的怀旧情绪倾注出来,付诸于画面,画作连获大奖。有人问他:为什么总是倾向怀旧和古典的审美意趣?他回答说:把情怀做旧,才耐人寻味。
  木匠老丁做家具,喜欢呈现木纹甚至疤痕,不少人捧场。他解释缘由:记忆是一坛酒,而木纹甚至疤痕能够代表那些逝去的记忆。
  因老屋改建,一时之间拆下的旧门环变成了抢手货,这些物件承载着某些人独有的怀旧情怀,让人可以感受到时间的轨迹与沉淀。在繁星漫天的夜晚回想往日情怀,在万籁俱寂的时候仰天感叹,旧日的烟云已是过往。
  无论你是否承认,旧情怀具有一种独特的深度。
  情怀,旧一些,才有深度。难怪年轻人也爱怀旧风,也爱说:“随时准备老去。”我执著地认为,他们要求老去的不是身体,而是内心的情怀,在传统文化中徜徉。在年轻人中间,一首《东风破》、一句《青花瓷》和一曲《卷珠帘》的流行,让我看到了古风古韵的独特美感和艺术张力。
  把情怀做旧,方能征服老少受众;把情怀做旧,人生更有厚度。
  人的情怀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开始时热烈,后来当岁月的足迹慢下来,情怀变成宁静甚至伤感,但不颓废,而是更富深意。心灵的天幕上,五彩缤纷的色彩渐渐消退,白色、蓝色和绿色让心智变得澄澈。
  把情怀做旧,是把灿烂的峰值调低的过程,让人生淡定而从容,黯然之中有柔情,好似微风揉搓树叶发出的簌簌声。
  (见《北青网》文/付秀宏)
  什么年龄该认输
  年龄的增长,会不知不觉地让一个人显露刻薄,这刻薄里却并无恶意,类似一种倚老卖老的“小样儿,到时你就明白了”。
  过了30岁,我对于那些说30岁就认输或30岁也不认输的“年轻人”总是忍不住带有几分这样的刻薄。我是一个对年龄特别不敏感的人,从没给自己设置过任何限制。年龄这东西,除了在某些极限运动或者爱情里可能起到一条金线的作用,没过的时候你可以轻松去做,过了就困难重重。对于人生大多数经历,年龄其实不是问题。即使在最一本正经的大公司招聘里,“年龄35岁以下”的要求下面,也常常跟着“特殊人才可放宽限制”,更何况是30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龄。
  我面前曾经坐着一个26岁的姑娘,她的目标是30岁以前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与事,然后相伴一生。“如果30岁还没找到,我就认输,随便混了。”
  我忍不住回想自己的30岁,如今我爱的人与事,都不是在这个年龄之前搞定的。我将自己最宝贵的二十多岁浪费在一家暮气沉沉的国企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我在30岁之后奔赴新生活的步伐。
  关于年龄的紧迫感,每个人都有。为年龄的紧迫感,给自己设置一个年龄的上限,让我想起四岁的小女儿,每当她担心我不答应她某件事时,就会说,如果你现在不答应我,以后我就再也不要了。这是撒娇,更是因为没把握与怕输,所以要画一条年龄的金线为自己遮羞,无论这条金线画在30岁,还是40岁,所显示的都是你既放不下欲望,却又信心不足。
  人在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放下一些东西,这样的放下与输赢无关,而是对自我所需更有自知之明。20岁的时候,我特别想要男朋友送我一条镂空花纹的围巾,当时在商场看到,价格不菲。30岁的时候,我鄙视一切镂空与蕾丝,深深为其廉价感到震惊。我当然不会承认是因为我的身材再也无法穿着镂空黑背心与短得不能再短的红色热裤,挤在公共汽车里,享受身后的男生评论:这个女孩身材不错。人干吗要跟自己过不去呢,难道我们不应该欣喜若狂地觉得自己的品位果然随着岁月的积淀而提高?
  能穿薄露透的时候,你在害羞,穿不了的时候,你在后悔,这是我眼里唯一可称为“输”掉的人生。人的一生,是在与自己做“生意”,无论什么年龄,我们都不能做赔本的“生意”,当你决定放弃时,一定要拿出等量的得到来交换。放弃事业的奋斗,就要交换生活的安稳、在业余爱好中获得的成就感;放弃爱情的追逐,就要交换一个人的清静、自足或者为婚姻而婚姻的现世安稳;即使在生命的最终,你终于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放手,依然有永恒的安稳拿出来作交换。对于一个忙着与上帝讨价还价的人来说,什么年龄应该认输,这真是个难题。(见大洋网,文/艾小羊)
其他文献
南头中学是深圳市第一批、南山区第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自1801年创办至今已有212年历史,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的“凤冈书院”。学校曾是深港两地的最高学府,学子遍布海内外,被誉为“深圳教育的根”。两个世纪以来,学校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进入新百年,学校于传承与创新中,确立“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个孩子”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教育向纵深发展。  理念践行:教育家文化的支撑体系  (一)创新管理文化
从烟台到韩国就是“一觉”的距离,山东话还在耳畔回响,天一亮,游轮就到了韩国的仁川港。看到码头不太顺畅的中文提示语,我们才感觉到是异国他乡了。放眼望去,除了像甲骨文一样的韩语读不懂,其他湖光山色,建筑风貌,俊男靓女,与中国毫无二致。沿着海岸穿行,不时有品牌促销的场景——以大海为背景,三五靓妹,踏着音乐的节奏,忘情地摇摆着迪斯科。虽没有韩国明星演唱会的疯狂,但也是活力四射,顾盼有神,脂粉飘香——韩国真
【摘 要】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而儿童的本质特点是“成长中”。儿童的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习得,还需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解读重组、学习过程的体验回味、数学思维的质量提升等,使儿童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智慧的启迪、精神的洗礼和核心素养的生长,实现课堂教学和生命成长双向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 童心  童心数学课堂就是以“儿童生长”作为课堂教学的支撑点,是核心素养理论在课堂教学中
时值教师节,愿每一位教师在讲坛获得幸福,愿每一个明天面朝学生,春暖花开。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最让班主任头痛的,莫过于班里的调皮捣蛋鬼,尤其是那些性格偏激又有一些小聪明的“熊孩子”。但再怎么顽皮的孩子,内心本质上还是纯真的。他们在成长中常做一些错误的傻事,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借题发挥,循循善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时甚至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就从班里一位调皮鬼的一件小事说起。  这个调皮鬼,既聪明伶俐又个性十足,是个典型的“混世小魔王”,人送外号“宠哥”。他自恃
在生物学教学中,事件策略就是让学生在“生物科学事件”中学习、成长的策略。具体地说,就是在生物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和教学条件,有针对性地提炼和转化“生物科学事件”中蕴含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事件,本意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大事情,这里专指“生物科学事件”,根据来源可简要区分为:“已经发生的事件”,如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
我一直有个疑问,“为啥坏人从来不害臊?”“可能是每个人对善恶的标准不同,根本就不觉得自己错了。”这一臆测直到上月才被颠覆: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玛丽亚姆·科查吉娅研究表明,“失德失忆症”是一种全人类普遍存在的适应机制。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干了坏事后,并非不知道自己错了,而是会选择性失忆。  至于原因,是因为记忆本就是被建构出来“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假如某条记忆起不到这个作用,我们就不愿提取,甚至不惜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我们在时光之水中裹挟前行,茫然却又必然,终究到达这栖居之地。至此,才突然明白,自己茫然中一直的追寻。当回首凝望,那一个个看来稀松平常极其偶然的场景突然被定格、被聚焦、被赋予无尽的意义。  场景一:闻其名  在小学工作6年后,我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读研究生,不管在他人的眼里,还是在自己心里,都认定是不会再当小学老师了。2007年某天的逸夫图书馆阅览室,在苦读理论书籍之余,我随
张恨水《金粉世家》里说:“北京人从来是讲究老三点的,所谓吃一点,喝一点,乐一点。”岂止北京人,世上之人不都为这三点吗?小老百姓,有这三点一生就都够了,还求什么。  这三点,“乐一点”最要紧,你若知足“吃一点”“喝一点”,自然就“乐一点”。反过来说,你不能“乐一点”,什么“吃一点”“喝一点”都没用,吃下去喝下去都不长肉,都不受用。  如今生活好了,“吃一点”“喝一点”都不成问题了,偏是个个不容易“乐
【摘 要】估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计算技能,课改后估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估算教学存在不足。走出估算教学的误区,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增强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估算教学;误区;策略  一、缘起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8的一道题,“今天大约卖出多少根冰棍?”女儿在课本上写下了610根(如上图),从中可以看出她的估算过程:392≈3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