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江湖的华山论剑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俗话说“文无第一”,就是说写文章不像练武功,很难分出个第一、第二。然而真是这样吗?在牛人辈出的唐代,诗人们好战得很,动不动就约架,搞几场巅峰对決。
  公元800年前后,当时唐诗江湖上的几位绝顶高手——王维、李白、杜甫,都已经先后过世了。至于上一辈的高手,张九龄、贺知章、孟浩然,更是早已作古。
  打个比方,就好像武林中,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都已经挂掉了。江湖会不会就此萧条?唐诗是不是后继无人了?事实是你多虑了。新一代的高手纷纷涌现,各自开宗立派,称霸一方,还掀起了几场大的论剑。
  这一年,有一位姓刘的英雄在江湖上崛起了。他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生得仪表堂堂,双耳垂肩,两手过膝……他不是刘备,而是同样大名鼎鼎的刘禹锡。
  刘禹锡也是中山靖王之后,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说的。此人才高八斗,尤其擅长三大诗歌独门绝技——乐府、民歌、怀古,纵横江湖,出道以来未逢敌手。当时,江湖上和他齐名的是另一位河东大侠——柳宗元,俩人并称为“刘柳”。两人同一年高考,同一届上大学,都是当时学霸级别的人物。但是渐渐地,柳宗元的主要精力没用在写诗上,而跑去搞散文、搞哲学,写诗的成就也就慢慢不如刘禹锡。
  连柳宗元都抵挡不住,何况别人?一时间,江湖上无人敢撄老刘的锋芒,人送外号“诗豪”。然而别忘了,这可是牛人辈出的唐朝,从来就没有人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老刘这么牛,有人看不下去了。
  这一天,一封战书在江湖上开始流传,正是送给刘禹锡的。这封战书不长,却写得气势磅礴:“彭城刘梦得(刘禹锡的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语气看着挺谦逊,说自己是不自量力,但其实意思是:“刘禹锡,你牛什么?咱俩来练练!”
  下战书的又是谁呢?此人也是江湖上一位传奇高手。他少年时游历首都长安,找当时的文坛大V顾况投稿,请顾况鉴赏。顾况看他年轻,揶揄说:“帝都的房子这么贵,你一个小孩子家跑来当京漂?”说着,老顾拿起少年的稿子,才读了四句,便惊为天人。这四句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老顾紧紧握住了少年的手:“来吧!帝都欢迎你!”
  这位高手叫白居易。白居易和刘禹锡是同一年生的,年龄相同,功力相当,堪称敌手。你刘禹锡不是有几大绝招吗?白居易却偏偏不怵——你擅长搞乐府,我正好有新乐府;你能写民歌,我比你更接地气,我的诗老太太都能读懂!刘白之战震动江湖。两人交手的方式堪称“唱和”,你发一首诗来,我必须回一首诗去,谁要接不住就算输了。
  首先发动进攻的是白居易。他向刘禹锡一次性咣咣砸去了一捆诗,简直像是集束手榴弹。共砸了多少首呢?100首!有证据吗?有。因为刘禹锡对这一轮攻势的回应,就叫《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
  从此,大唐诗歌江湖上火星四溅,二位大侠你一首来,我一首去,难分高下。他们一共战斗了多少个回合呢?可考证的数据是:138个回合!
  战况又如何呢?白居易有记载:“交争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这些战斗大多是隔空对战,用小股兵力试探,打来打去总是难分高下。刘禹锡于是决定改变策略,他要诱出白居易的主力,一举全歼!对于刘禹锡的三大绝招:乐府、民歌、怀古,白居易前两招都不怕。刘禹锡为了一战定乾坤,决定投入自己的终极第三招:怀古诗。这一战,就是著名的“金陵怀古会战”。
  这一天,金风送爽,万里无云。当时江湖上的四大高手白居易、刘禹锡、元稹、韦楚客齐聚一堂,相约写诗论剑。主要战斗的双方是白居易和刘禹锡,元稹和韦楚客则有点像是掠阵的。他们论剑的题目是:写一首诗,缅怀五百多年前三国时代终结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是怎么开始的——哥三个桃园结义打天下,却不太清楚三国是怎么结束的——当时蜀国已经被灭掉了,刘禅早已当了俘虏乐不思蜀。魏国的强大水军顺江而下讨伐吴国,直奔首都金陵,末代吴主孙皓投降。轰轰烈烈的三国时代从此结束。这个题目很宏大、很沧桑,看似好写,但不容易写成经典。
  拿到题目,白居易、元稹、韦楚客都开始认真思索。刘禹锡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饮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果然,刘禹锡饮尽此杯,饱蘸浓墨,一挥而就:“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它就是唐诗中的不朽名作《西塞山怀古》。56个字道尽了历史烽烟、光阴流转、人世沉浮和山河更替。
  白居易、元稹和韦楚客彻底服气了。这传说中的一战也成为唐诗论剑史上的经典之战。
  三
  白居易会就这么认输了?当然不会。这一年,刘禹锡又有一篇新作问世了,叫《泰娘歌》。所谓泰娘,不是泰国的新娘,而是一个叫泰娘的妓女。泰娘很会弹琵琶,过去跟着主人住在繁华的洛阳,生活很优渥。后来主人死了,姑娘没了依靠,孤苦伶仃,一个人流落边地,天天抱着琵琶哭。
  刘禹锡是很多情的。他遇到泰娘,听到她的琵琶,十分感动,为她写下了这首有266个字的长诗,描绘了她的坎坷命运。这首诗的名气很大,一时间成为中唐叙事长诗的代表。后来杜牧等人的很多诗都受到了《泰娘歌》的影响。然而,看到这首诗,作为刘禹锡一生敌手的白居易却没有出声。
  转眼几年过去。到了元和十一年(816年),一个萧瑟的秋天,在江西北部的浔阳江头,白居易也遇到了一个妓女,一样身世坎坷,一样会弹琵琶。于是,同样多情的白居易也流着眼泪,拿起了笔,准备写诗。动笔的一刻,他心里大概已知道,《泰娘歌》要被灭掉了。
  他写了一首有616个字的超级长诗。这就是唐诗中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琵琶行》。
  千百年来,只要上过一点儿学、略识一点儿字的华人都知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泰娘歌》呢?对不起,只能退居其后了。
  至此,白居易和刘禹锡算是打了个平手。在金陵怀古一战里,刘禹锡灭掉了白居易;在琵琶歌女一战里,白居易完爆了刘禹锡。没有不可战胜的伟大诗人,只有不可逾越的伟大作品——这就是伟大的唐朝。
  光阴似箭,在一次次的PK中,刘禹锡和白居易慢慢都老了。他们在同一年出生,但终究不能同一年去世。
  先走的那个人是刘禹锡。公元842年,一代诗豪刘禹锡病逝。白居易知道消息后会说些什么?估计会说:“啊哈,你个彭城鬼子,和老子掐了一辈子,你也有今天?”而实际情况不是的,白居易哭了。
  已是古稀之年的他饱含着泪水,写下了送给刘禹锡的诗:“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用黄家驹的歌词来说就是:“前面是哪方,谁伴我闯荡。寻梦像扑火,谁共我疯狂。沉默去迎失望,几多心中创伤。谁愿夜探访,留在我身旁。”二人虽然互掐了一辈子,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早已把对方视为知己。
  编辑/梓童
其他文献
康熙年间初期,安徽池州府来了位叫郭世纯的知府大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本是京官,由部郎出任池州四品知府。  郭知府把池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训起话、办起事情来头头是道,到任以后,许多历年积下来的陈案,他都审问得一清二楚,辖区内没有恶性案件发生,百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年终考核的时候,上级评价他“政理严明,奸吏惮之”。由于他精明能干,所以上至安徽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下至县官衙吏,都对他尊重有加。  
《警世通言》里的一则故事饶有趣味。宋朝有一个翩翩少年郎叫魏宇,年方十七,丰神俊朗,性子温柔,每次赴文会,同伴们都调戏他,称他为魏娘子。魏宇羞恼之下从此不会宾客,专心在阁楼上读书,只与表兄服生交往。  这天,服生因为母亲病了要回家乡侍疾,留下魏宇一个人。二更的时候,魏宇突然听到敲门声,他以为服生回来了,开门一看,只见门前站着一个美男子,身穿黄袍,头戴纶巾,蓄着漂亮的胡子,身上还有阵阵香味。美男子的身
一  她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小女儿,唐高宗的同胞妹妹。她是衔着玉出生的,数遍史书,所有的公主中,唯她风光占尽。唐朝有明文规定,公主不能使用“名山、大川及畿内县”作为封号,怕惹怒神灵。可她一出生,太宗就迫不及待地为她破例赐号“衡山郡公主”,足见对她的疼爱。  初唐还规定,公主出嫁时,给食邑300户。太宗一贯标榜自己是守法模范,并以此沾沾自喜,可他一早就给了衡山公主食邑,等女儿八岁那年,他再次迫不及待
在最近热播的文化节目《朗读者》中,著名作家麦家朗读的一封写给儿子的信,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传统的家书文化,见字如面,是中国人维系情感最朴素的一种方式,而那些大师的家书则更能打动人心。  梁启超曾把自己的四个孩子送往国外学习,其间他给他们写了四百余封家书。他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汝等能升級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
过年大扫除,妈妈整理衣柜,才发现我们家的旧衣服可真不少啊!这些旧衣服怎么办呢?丢到垃圾筒怪可惜的,存着以后捐赠,那就得放在家里好长时间,太占地方了!  只见妈妈一点儿也不发愁,她把衣服叠好,用塑料袋仔细地打好包,装了满满三大袋呢。  “来,帮妈妈提上,到小区门口你就知道了。”  “好嘞!”我提上两个大的袋子,妈妈提小的,我们一前一后下了楼。  “就是这里了。”妈妈站在了小区大门前。只见这里立了一个
诗人一定就风流吗?很多人会说:是呀。特别是一个叫杜牧的,随手两句诗就毁掉了整个唐代诗人的公众形象,一句叫“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叫“赢得青楼薄幸名”。其实,唐朝2800名诗人并不都是风流的。除了杜牧、元稹、白居易这样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萝卜派”,唐朝诗人里还是有很多好男人的。  “男人有钱就变坏”,韩愈本来应该变坏的,因为他很有钱。  韩愈是当时文坛的第一大腕,随便写篇软文就能挣钱,而且开价贵死人
1924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通过一则法案——允许对智力障碍人士强制实施绝育手术,以确保优生优育。同年10月,该州癫痫和智障人收容所的主人普莱蒂就迫不及待地入禀当地法院,要求依据该法案,对该所一名叫嘉利·巴克的女子实施绝育手术。  普莱蒂声称,巴克当时18岁,智力水平却只相当于9岁的小孩;她的母亲也是精神病患者,生下了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小孩,成了社会的负累。因此,他要求州政府批准对巴克实施强制绝育。  
1923年10月5日,曹锟重金收买议员,贿选为大总统。10日,曹锟在就职典礼上宣读了就职宣言。宣言中说,以往的历任总统都是俊杰之士,然而因为国家大法未立,无所依据,所以不能在总统职位上施展才能。他就任的时候,适逢新宪法制定完成,今后政府的一切举措,都会遵循法律。他抛出了“制宪”这一举世关注的卖点,期望将自己的贿选政府放到合法位置之上。  就职典礼两个小时后,新宪法颁布。  这部宪法是曹锟精心策劃的
众所周知,美国从成立起采取的政权体制就是共和体制,没有君主。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个“皇帝”约书亚·诺顿,这个“皇帝”甚至一度很得民心。  1819年,诺顿出生于英国一个商人之家。九岁那年,他跟着经商的父母移民到了南非。在父母去世后,诺顿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可是,诺顿并没有头枕金山睡大覺,而是把家产变卖,然后收拾行囊去美国旧金山闯荡,并很快在旧金山的商界站稳了脚跟。正所谓商场如战场,一
清末时期,湖北提督张彪是张之洞的心腹,张之洞还把跟在身边多年的婢女嫁给张彪为妻。黎元洪此时是张彪的下属,张彪见他不仅有治军才能,而且群众基础好,在官兵中很有威望,因此醋意大发,不断到张之洞跟前诋毁黎元洪。好在张之洞不是个耳根子软的人,只将其看作私人矛盾,没当回事。  此招不灵,张彪又心生一计:利用自己是上司的身份,鸡蛋里面挑骨头,当众羞辱黎元洪。他不光让黎元洪在军中罚跪,还在士卒面前摘下黎元洪的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