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高中化学计算部分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初高中化学计算部分的衔接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谈谈如何从初高中化学计算部分的衔接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差异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注重计算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引导和突破,帮助新高一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更好培养学生化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 计算衔接 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92-01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地区初高中的教学用书版本也不同。由于初高中教学的分离,使教学衔接问题成了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前提和基础。初中化学考试说明仅仅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高一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或对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能推导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学生记住现象和结论即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高中化学则要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不仅要求学生记住“是什么”还要弄清楚“为什么”“是多少”。所以即使经过一年的学习,初中学生仍欠缺思考和计算的能力。在高一实际教学中就发现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没有解题思路或解题思路不清晰。那么如何分析初高中化学计算部分的衔接,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突破高一化学计算这个难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适应高中学习的要求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晰初高中化学计算部分知识衔接点,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由于很多高一的化学老师没有教授过初中化学课程,不了解初中化学计算部分的学习要求,也比了解学生已具备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很容易拔高计算题的难度。所以教学前首先应该明晰初高中计算部分学习要求,以便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初中化学计算部分学习要求
  1.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已知条件,对有关纯物质反应、含杂质物质反应进行分析和计算。
  4.了解溶解度的定义,能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高中必修一化学计算部分学习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与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能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并了解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5.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分子按照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也是按照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高一学习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上去深入认识物质,建立物质的宏观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1]。对比初高中化学计算部分学习要求可以发现,初中和高一计算题目主要包含有两个方面①从原子守恒的的角度来建立数量关系。初中计算部分要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就是让学生从原子的数量、质量和原子种类守恒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高一化学计算部分要求掌握的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质量、体积之间换算,也是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宏观物理量与微观粒子数量之间关系并建立守恒关系。②依据概念的计算。初中教材中的质量分数与高一教材中的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物理量就是给定两个概念,让學生依据概念找出数量关系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教学中对学生逐步渗透原子守恒的思想,做好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的引导与总结
  基于初中化学主要是从原子守恒的角度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来考察质量定律的应用,所以在高一教学中我经常从原子守恒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尤其是初中不要求掌握的二个或三个以上的复杂反应过程。从原子守恒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学会找出关键物质的关系式,简化反应过程给计算带来的难度。
  例1.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 4mol/L的稀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H2(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21mol B.0.25mol C.0.3mol D.0.35mol
  这个题目涉及的化学反应比较多,按照学生以往的做题习惯会把化学方程式一一列出,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设相应的未知数列出方程来解答,计算过程相当繁琐。如果引导学生从原子守恒的角度来思考这个复杂的反应过程,明白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只有FeCl2一种溶质,利用反应前后铁原子、氯原子守恒,列出最终得到的铁与起始加入盐酸中氯化氢的比例关系式为Fe—2HCl,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C。
  还可以把此题中的盐酸改为硝酸,在混合物中加入初中学习过的Fe3O4,让反应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不管怎么变换,只要学生从原子守恒的角度思考反应过程,都能快速、准确的得出正确答案。
  经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仅仅了解了原子守恒,高一学生还将了解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这些守恒实质都是基于原子结构中各微粒数目的守恒关系。守恒思维模式的建立对于我们解决高中很多复杂化学计算都有很大的帮助。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如:关系式法,十字交叉法等等都是基于守恒的基本思想。
  三、做好初中化学计算部分的复习,改变模式,舊中见新
  从前面分析初中化学对计算部分的要求可以看出初中生只需要掌握简单的计算即可。比如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仅要求按照定义进行简单的计算,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更谈不上结晶水合物的相关计算,同时也淡化了密度、质量、体积之间的换算。所以学生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就觉得太难,无从下手。因此有必要在高一开学初对初中化学计算部分做充分的复习,并补充必要的计算公式。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教学实践,认真分析初高中化学计算部分的衔接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做好解答化学计算题方法的引导和总结,将原子守恒的思维模式逐步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构建计算题思维模式,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所教学生容易接受所学知识,较快地适应了高中化学的学习,逐步增强了思维、计算、创新的能力为高中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师用书.2010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创伤性胆管损伤较少见,尤其是单纯性胆管损伤更为罕见。创伤性胆管损伤常为合并伤,其他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掩盖了胆管损伤。因此常可漏诊和误诊造成不良后果。以下谈谈对创伤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园林景观设计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城市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
[摘要]小学英语的学习处于基础阶段,学习方法的获得是主要目标,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为学生建造学习网络,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 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0-01  在构建思维导图这一
新颖别致的园林绿化工程不但提升了城市形象,还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更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观赏风景的绝佳去处。但是,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
目的研讨一种科学的胆管损伤分型标准,用以规范胆管损伤的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2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损伤特点、处理方式及治疗效果,并总结复习相关文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企业能防错防弊,促进经营管理.本文就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成因,提出构筑内控体系的设想,并对其实施情况检查、考
园林中出彩的景观设计与工作人员的施工情况密切相关,景观施工主要是将设计师的构思做成事物的过程,并对景观要素进行细化。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硬质景观施工问题及应对
初识十大功劳时,很难想象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一种奇特名字的植物。根据典籍记载,由于十大功劳全身皆可入药,具有非常好的治疗功效,我国人又凡事讲究好彩头,认为"十"这个象征完
期刊
GIS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building damage analysis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most 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2-D GIS technology, a
【摘 要】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普遍公认,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改进教学效果的特点也逐渐得到普及。鉴于军队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一定程度上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是有益和必要的。那应该如何实施才能做到有效实践是军校英语教员面临的一项难题。在军校翻转课堂实践中,利用协作探究型学习模式,能激发学员的兴趣求知欲望,加强学员自律能力,并不断改进其学习效果;同时也要适当改进军校教学管理机制,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