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二)

来源 :南方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f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铸造工具:石范和陶范的发明问题rn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只辨识并记录了一件先商的陶范,出自湖北孝感聂家寨遗址.该遗址位于孝感市花园镇,经纬度约31.24N 113.98E,在澴水的东岸.对此遗址只进行过两次小规模的试掘,但发现很厚的商文化层,据陶器对照大约从盘龙城一期起(相当于后石家河文化).在该遗址商时代地层中发现很多残缺的多次用过的炼缸片(图一二:2-5);此外,从最下面的地层还出土了一件铸造工具的陶范(图一二:1)[56],据同一层位碎陶片判断,时代可能相当于盘龙城一期后段到二期,即约公元前1900-1600年(资料不足,只能大体断代)[57].用该陶范铸造的工具,与大路铺开口于第4层的03EH77灰坑所发现的石范颇为相似(图一二:6),从其形状可知,其所铸造的就是在盘龙城文化中较为常见的铜斧.
其他文献
氧化钨薄膜具有优异的电致变色、光致变色、热致变色、气致变色和光催化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宽阔。在不同应用领域,对氧化钨薄膜的各项性能有不同要求。虽然关于氧化钨薄膜的研究
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取向的方略,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回望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属于璀璨的明珠;
制革业是个古老的行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得到改造与振兴。近年来,清洁制革呼声虽然很高,但是发展却非常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生命周期思想的两个重点,“量化”和
选取GEF长江项目宝兴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对示范区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主题生态功能分区。围绕主题生态功能分区开展功能区管理与产业建设,并对主
一、引言rn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晋南的陶寺文化,在距今4300年~4000年前,进入了邦国,成为中国文明核心在中原形成的起点.苏秉琦先生最早关注陶寺文化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着眼于考古
期刊
王仁湘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50年生于湖北天门,1974至1977年四川大
期刊
本文采用土壤微形态和植硅体分析的方法,对凌家滩遗址的壕沟沉积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该地点沉积物反映出来的从凌家滩文化时期到近现代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发现,凌家滩时
从水环境标准体系来看,我国是一个“只有环境质量标准,而没有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国家。通常采用环境质量标准来判断污染环境修复工作是否达到要求,特别是指导对应急环境问题的
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盘状器”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此基础上向四周辐射.“盘状器”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并延续至新石器时代末期或更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