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更适合自主招生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buk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自主招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院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能招收到具有創新能力和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目前,我国在本科层次实施自主招生政策,其实研究生层次更适合自主招生。
  首先,研究生培养有着特殊性,即导师制。每一个研究生都由确定的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便被确定到其导师的头上。也就是说,实施研究生自主招生后,如果招收了劣质生或不合格学生,最后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自主招生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相比这下,学校自主招来本科生一起教,有成就很正常,没有成就也不是哪一个教师的事,事实上是好坏一个样。
  其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研究人员,对其能力的要求更高,显然高分和研究能力是不成正比的。自主招生能有效避免分高、研究能力低的学生混入研究生领域,可以使导师们根据考生的研究能力确定招收对象,真正招收到具有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学生,提高研究生的质量。
  第三,自主招生不但能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和其专业特长,还能增强导师的责任感。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采用统一考试加面试的方式,虽然专业课考试有导师的参与,但研究生招生主要关口在统一考试、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的公共课考试上。即使专业水平特别突出的考生,但由于公共课成绩不上线,谁也录取不了。这种研究生录取考试,事实上和高考一样,还是以分数为录取标准。最后的结果是,一方面学校将有突出研究能力的考生拒之门外,另一方面使导师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招收到优秀人才。这样的招生方式,使得导师们缺乏积极性,更失去了竞争意识。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反正不是自己招来的学生,能使其混毕业就算完成任务。其结果肯定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如果让导师直接参与招生,使导师具有自主招生权,导师必然将根据自己专业特长招收最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生。如果同时再实施导师责任制,目前面临的研究生质量问题便可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中,由于主要还是看考试成绩,招收到的很多研究生其实根本不具备研究能力。例如,西部某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招收到的研究生大多数不是本专业本科生,而是英语系学生。为什么?因为英语系学生在统考的英语考试中占有绝对优势,而相关的教育专业课则相对简单,学生只要花上一年半载的时间便可背熟,应付考试不在话下。然而,本专业考生即使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只要英语考不过,他们还是不能进入研究生行列。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明显下滑。如果实施研究生自主招生,实施研究生导师责任制,或许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马伟,33岁,上海市属高校一位青年教师。谈到自己的工作待遇,他却有很多怨言。他说,在公众眼里,高校教师属于高收入人群,其实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些名师讲课课时费很高。但青年教师很少有获取这些外快的机会。真正高收入的大学教师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如教授、博士生导师之类。对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在学校里做最累的活,干最多的工作,待遇相对却最低。  如何保持这些青年教师的鲜活力、积
硕士生黄肖在重庆市紧缺人才招聘会上,转了一上午只投出一份简历。原因是:几家招聘单位,设计项目只放手给博士生做,硕士生要跟本科生一样要下工地,或者只能打杂,他不乐意去。一些用人单位的领导表示,硕士生可考虑先到基层锻炼,或者继续深造读博。  硕士生求职“高不成低不就”,显然不是硕士生一方的问题。在现实中,确实有不少硕士生,自以为有硕士学历就高人一等,不愿意从基础工作做起,甚至眼高手低,根本就没有什么实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需要,就要在理念、内容、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陈学雷(1970- ),男,河南内乡人,开封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他的知青生活,不仅充满了艰辛,还带着风险;他思己育人,鼓励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他是记者所见唯一一位名片上印着晚上办公电话的校长;曾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校长,他却在不断地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探求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相互支持的不寻常路。他,就是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  他举手投足温文尔雅,待人彬彬有礼;他亲和风趣、丝毫不给人距离感,面对这样一位帅气精神、学识渊博的高校校长,记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