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有使钱之力,无交心之能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里,宋江犯了案子,连夜出逃,第一个去处便是沧州柴进庄上。因为柴进是后周世宗的嫡派子孙,家里藏有一份太祖皇帝御赐的丹书铁券,但凡有人犯了事,只要得到他的庇护,官府便不能来捉拿。所以,他这边总是人气很旺。
  人气太旺便带来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柴进钱再多,也不可能搞平均主义,大家都吃同一标准的大锅饭,或是像战国时期的孟尝君那样,有宾客对饭食质量不满,就端着自己的饭食与宾客的相比——这样的气度,柴进是做不到的。
  就因为这个缘故,在柴进的庄子上,宾客是分三六九等的。林冲这样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自然是上宾,宋江这样有作者施耐庵和晁盖双捧场的也是上宾。
  那么普通宾客呢?
  一个是石将军石勇,一个是行者武松。在众人看来,自然后者远远超过前者。但在柴进庄上时,武松还不曾打老虎、打西门庆,没有威名天下扬。此时,他和石勇差不多。
  当时的石勇其实就是个放赌的,也就是设赌局抽水。他之所以逃到柴进庄上,是因为在赌局上发生争斗,他出手太重,一拳打死了一个赌徒,那就是人命案子,需要偿命的,所以他连夜逃到了柴进庄上匿身。
  武松当时犯得事和石勇差不多,只不过武松不是好赌,而是吃醉酒和人争吵,吵到后来便化怨愤为力量,一拳把那人打倒了。
  那人是谁呢?书上只说了“本处机密”四个字。其实就是古代县衙中管机密房的人,有点儿像当今的机要秘书或档案管理人员。所以武松打倒的,还真不是一般人。登时武松便酒醒了,一溜烟跑到柴进庄上避难。
  可是,在柴进眼里,不管你是打死了赌徒还是打死了机密人员,都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两条糙汉而已。
  正因为这个缘故,柴进对石勇和武松,其实没太大差别。
  但奇怪的是,石勇提起柴进满口感激,武松却颇有怨言。
  《水浒传》中武松的一席话暴露了原因:“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
  武松到柴进这里避难,足足一年有余,刚来时还好,可后来庄客们就有点儿看不惯他了。一个原因是武松喜欢喝酒,而且醉酒之后还喜欢发酒疯,酒疯发多了自然人人都厌弃他;第二个原因是武松脾气暴躁,庄客们厌弃他,当然就怠慢他了,而一怠慢,武松便要发飙打人,所以到最后大家都怒了;第三个原因则是柴进这边的,大家遇事都找柴进告状,柴进却也不调查究竟谁是谁非,也不赶武松走,只是从此不再理会武松,武松的待遇自然是越来越差。
  而一样粗鲁的石勇之所以丝毫没有怨言。这是因为他在柴进庄上总共只住了几个月,庄客们还来不及厌弃他,加上他自己又没什么大本事,自然易于满足——所以同是莽汉,石勇对柴进的印象就很好。
  就在这时,宋江出现了。柴进对他居然出奇的热情。按照常理,宋江当时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干事,而且已经因为犯罪被剥夺一切职务,实在没见他干过什么真正有義气的大事。难道说漏消息让晁盖跑路那件事已经传遍江湖,连柴进都知晓了?
  当然,宋江杀了阎婆惜,这件事柴进是第一次听说,听了也丝毫不在意,他让宋江放心:“就算你杀了朝廷命官,劫了府库财物,我也敢藏在庄里。”于是柴进摆宴席请宋江吃饭,酒喝到一半,宋江就出去解手,结果在路上踏到了一柄火锨,而那锨上又有一堆炭火,有个害了疟疾的汉子正在那里烤火。结果宋江这一踏,火就全往汉子脸上去了。
  这汉子,就是武松。
  柴进在这一点就不如宋江。宋江一见武松这般模样,就把他当兄弟,与他坐一道喝酒、晚上也在一处安歇,没几天又拿银两出来给武松做衣衫——当然实际上宋江只是借花献佛,费钱的还是柴进,可这人情不就记在宋江身上了?此后武松便离开了沧州,先是景阳冈上打老虎,后是狮子桥下割了西门庆的头,再来一局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最后跌落在一条小溪里,被一伙人捉起来绑在大柳树上使劲地拿藤条抽,结果抽到一半,宋江又现身了,当下救了武松。
  不过,柴进虽然费钱不讨好,梁山泊却始终将其当作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和有难就来投奔的避难所。李逵杀了小衙内之后,朱仝要跟李逵拼命,李逵只好跑到柴进这里。
  但谁也没想到,到了这一回,就连柴进也被人欺负了,而欺负他的人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殷天锡而已。可是,柴进做了半生交际达人,被欺负时他身边居然没一个人站出来帮他。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还是李逵救了他。李逵冲出来,一把揪下殷天锡,没几下就将殷天锡报销了。
  柴进的朋友圈,最终起作用的就是梁山这一拨人。
  但柴进的朋友圈,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柴进觉得自己地位崇高,只有他施合别人,没有别人施合他的道理。比如林冲、武松,这些了得的汉子不都靠了他才有了后来的风光?可正因为他的高规格,一副谁也不用来帮我的样子,结果到出事的那一刻,真的就无人可助。
  面对嚣张的殷天锡,他身边居然没几个像样的门客出来说话。原因在哪里呢?
  首先看他对武松的态度。武松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可是在柴进这里时,庄客们几句闲话一说,柴进就对他冷淡了。你对有真本事的人冷淡,谁还愿意帮你。所以最终,武松在柴进那里吃了那么多的饭,念的反而是宋江的好。
  至于林冲,那就是一个纯求自保的人。大闹野猪林时,对救了他的鲁智深,林冲尚且没有干过一件回报的事。收留他的白衣秀才王伦,更被他一言不合砍死了。老婆在家被人欺负他全忘记,直到老婆自缢身死之后许多时光,他才想起来。所以,柴进被欺负这档事发生之后,第一个想起来去救他的人,绝不会是林冲。
  其实,柴进叫作“小旋风”也是有道理的。风起之初,扬灰聚土,而后飞沙走石——如果把梁山势力看作这样一阵风暴,那么最初的“扬灰聚土”就是柴进的功劳,林冲就是例子;而后“飞沙走石”依旧是柴进的功劳,宋江、李逵这些人都得到过柴进的庇佑。所以正是柴进这股“旋风”将“恶物聚于一处”——当然对于大宋而言,区区梁山实在太小,所以这“旋风”也只能是“小旋风”。
  但柴进这股风将好汉们都聚拢来,成就的却是宋江,又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徒有使钱之力,却没有与好汉们“交心”之能。钱花出去了,“心”却不到他这里,反而归了宋江。
  编辑/羽川
其他文献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廷陷入危机。在社会的动荡中,清末实业家汤寿潜出生于浙江山阴一个殷实家庭,父亲是当地的私塾老师,在父亲的教育下,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小小年纪就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的看法。  而立之年后,汤寿潜投奔山东巡抚,因学识渊博,有才能,且能够针砭时弊,受到山东巡抚的赏识,被引为幕僚。此后,汤寿潜开始关注政治,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积贫积弱,唯有“变”才能找到出路。于是,他
借位拍照,畫风迥然
期刊
愤青蹿红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变。这是一场任性皇帝明英宗受权阉王振撺掇,御驾亲征而被瓦剌打得全军覆没的惨祸:英宗沦为俘虏,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北京城乱作一团。  伴随这场惨案的发生,迅速在京城里蹿红的,还有平日默默无闻的愤青:王竑(h6ng)。  八月二十二日,大明临时领导、监国郧王召开了紧急朝会。与会官员情绪激动,很快就哭声震天。偏在这个节骨眼,英宗十分宠爱的特务头子、宦
康熙曾在宫中柱子上亲手写下六个大字——“三藩、河务、漕运”。不过,对当时踌躇满志的康熙来说,其中的一个“敌人”却比当年的鳌拜和此刻的吴三桂还可怕——黄河。  自从清军入关,历代都多灾的黄河进入了空前灾难期。黄河水灾的爆发频率几乎达到历代之最,就连大清王朝的“主动脉”京杭大运河也多次被泛滥洪灾阻断,漕运更是年年歇菜。急得上火的康熙年年委派重臣坐镇,不惜掏空国库狠治。没想到那些打仗理政是好手的能臣,治
1938年年底,日军攻陷广州,因此原计划由香港经广州运入内地的国际救援物资和大批军火无法运进国内。次年年初,国民政府行政院致电爱国侨领陈嘉庚,请求他代为招募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岗位是司机。因为军火需走刚建成的滇缅公路运入云南,国民政府也用外汇储备购进了汽车,有车有路,唯独没有司机。而国内熟练驾驶人员奇缺,培训一个司机需要大约二十五加仑的汽油和大量的时间,因此国民政府只好转而从东南亚华
石琚是金国天眷二年  (1159年)的状元,他精通经史,更精于辞章,毛翰挥洒间,锦绣五彩倾倒众人。在古代,这样的人一般会直接被选人翰林院、掌词章,为皇帝起草文件,做皇帝的贴身秘书。可是,也许是皇帝不在乎他的文采,石琚没能人翰林,而是走出宫廷,走向遥远的县城,担任知县。这对状元公显然有点儿不公平。  但他知道自己被任命为弘政(今属辽宁锦州)县令后,没有怨言,匹马嘚嘚,去了关外。然后,他被调回到中原,
我的外公快70岁了,在别人眼里他是德高望重的老大爷,在我眼里他就是个“老小孩”。  看!这个“老小孩”又在无节制地看电视了。只见他悄悄地走进客厅,轻轻地按了一下遥控器,把电视打开了,但他怕影响我写作业,便把电视调到了无声,然后,便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他总是看着电视就睡着了。我每次都要帮他关掉电视机,给他盖上毛毯,然后等他醒来,再拉他下楼锻炼身体,不允许他成天这么躺着不动。  哎呀!这个“老小孩
某午,高句丽的琉璃王率領朝臣拜天祭祖,在祭祖过程中,一头准备用来祭天的猪因受到仪式的惊吓,挣脱束缚逃走了。这在当时是很不吉利的。  琉璃王命人追趕,因为是祭祀品,不能用弓箭等武器射杀,可这猪是刚刚驯化的野猪,野性尚未退却,所以很难抓获。琉璃王的人马一路追赶近百里路。这头猪被逼得走投无路,闯进了一个叫作沙勿泽的部落。琉璃王的人马追到之时,猪已经被这个部落的人抓了起来。沙勿泽的人听说是琉璃王祭天的猪,
“孩子,还记得樟树下的故事吗?”我与妈妈在香樟树下散步,妈妈问我。  “当然记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自从我出生以来,院子里就挺立着一株小樟树苗。听妈妈说,这棵樟树苗是我在她腹中时外公亲自种下的,外公认为樟树乃吉祥之物,种下便可以保我一生平安。我呱呱坠地后,妈妈总是抱着我在小樟树下小憩。在我的记忆中,香樟树叶嫩嫩的、绿绿的,在阳光中闪耀,活像一个个 小精灵!  小香樟树一天一天长高,我也渐渐长
明宪宗成化年间,以万贵妃为首的官妃、太监四处捞钱,荼毒天下。其中太监钱能经多方打点,终于当上了云南镇守太监,本以为这次可以赚个盆满钵满,但他到了云南才发现此处着实贫瘠,于是开动脑筋,想“开发”云南。  钱能首先考虑的是云南地处边境,可以向朝廷申请让安南(今属越南)进贡时路经云南,这样他便有机会吃拿卡要,但朝廷不允许。于是钱能想私下里说服安南王,让安南贡使违规走云南。可如何与安南王取得联系呢?他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