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接力游戏的创新与变化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ji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迎面接力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活动,它富有挑战性、竞技性,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往课堂上迎面接力的规则是各队人数相等,两队面对面站立,发令后第一名学生手持接力棒快速跑到对面队后将接力棒传给对面的同伴,直到最后一棒的学生跑到终点,游戏结束。但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迎面接力跑游戏中,学生实力分配不均、上一次的接力比赛失败经历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班级的“小胖墩”和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被部分学生排斥,导致他们在迎面接力游戏中非常自卑,甚至于不想参加比赛。
  经过思考,笔者尝试改变迎面接力教学和练习的方法,通过适时地改变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奔跑能力,改变了学生对以往迎面接力的固定思维模式。
  一、不同距离的迎面接力
  游戲目的:两组不同距离的迎面接力,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弱化比赛结果,鼓励学生选择较长的接力距离,把重点放在了突破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上,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
  游戏方法:将学生平均分成两大组,面对面进行迎面接力,设置不同的接力距离,一组比另外一组的接力距离两边各多出2m,由各组学生商量、讨论选择远或者近的距离(图1)。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进行迎面接力时错位站好,特别是等待接力的学生,因两组接力距离不同,在为本组呐喊助威的同时,不要影响到其他组的比赛,以免发生相撞受伤的情况。
  二、不同组织形式的迎面接力
  游戏目的:通过变化组织形式,增加了接力跑的趣味性,学生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了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练习,也提高了跑速。
  游戏方法:以负重接力跑游戏为例,一名学生躺在体操垫上,另外4名学生抓住垫子的4个角,将垫子上的学生运送到对面,然后由对面的学生继续进行运输接力(图2-1);或者让学生手抱体操垫或背上一定重量的书包进行迎面接力,通过负重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图2-2、图2-3)。
  注意事项:选用不同组织形式的迎面接力,教师都要强调正确、有序进行游戏的方法,特别是用体操垫搬运学生时,被搬运学生要俯卧在垫子上,两手撑起身体,保护好头部,以防受伤。
  三、不同传递形式的迎面接力
  游戏目的:用传递悄悄话代替接力棒,采用新颖的传递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感受到乐趣的同时锻炼体能。
  游戏方法:比赛前,教师先把传递的悄悄话告诉每组第一名学生,比赛开始后,学生进行语言传递。传递悄悄话时,要在下一名学生的耳边传递,并且不能让另一组的学生听到,否则犯规(图3)。
  注意事项:游戏中不可以直接喊出悄悄话,要求学生在传递悄悄话时提前减速,错位站好,避免速度过快撞在一起发生安全事故。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3日—7日,作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机制的重要成果之一,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俄罗斯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俄大学生冰雪嘉年华在哈尔滨举行。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李海,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副秘书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申震,俄罗斯大学生代表团团长、俄罗斯学生冰壶联盟主席安娜斯塔西娅·博伊科(Anastasiia Boiko)
在倡导改革创新的幼儿教育领域,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逐渐得到关注。本文以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为例,通过绘本故事选择、绘本故事解构、教学模式建构、教学实作研习四个步骤,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教育戏剧应用于绘本教学中,同时发挥戏剧与绘本多元的教育功能,通过开放化、实作化的融入学习,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为幼儿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  课程游戏化是当下幼儿教育提倡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幼儿自由
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版)》],如何构建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实施,依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体验,进行归纳总结,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体能模块教学内容构建的基础  构建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认识基础,现从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构建的学理基础两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对体能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
在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的安全性和趣味性是时常困扰体育教师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尝试在体能练习时引入红布带,结合多种练习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练习兴趣,提高安全性。通过练习,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体能素质得到有效增强。  一、快频率练习  练习目标:发展双腿交换的速度。  练习方法:把布带放在地上,练习者半蹲于布带后方,听到教师指令后,以腰腹带动双腿依次在布带上向前向后快速跨越(图1)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的临近,冰雪运动在中国正蓬勃发展,更是内蒙古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冰雪运动的一次重要契机。下面就内蒙古近两年来开展校园冰雪运动工作情况和大家作一简要分享与交流。  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  2018年自治区教育厅与自治区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体育局关于认真组织实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豪迈宣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江苏省广大体育教师勇敢地面对挑战,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紧抓课程改革机遇,开创出一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新天地。作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一名体育教研员,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改革使江苏体育教研充满活力。”  一、明确教研宗旨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体能,如何依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学情优化体能教学,以及体能发展过程中如何培养体育品德等现实问题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理念、结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落实“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单元构建的思路,特别是体能在单元构建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体能教学,提升学生的运动能
一、案例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逐渐改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多维目标也逐渐彰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偏高,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时间较少,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吹响了新时代“兴国必先强师”的号角。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
编者按: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举行的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以22金、13银、8铜的成绩列金牌榜第3位,成绩的取得反映出我国在过去30多年坚持开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本刊本期对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奥列格·马迪钦,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执行团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薛彦青,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和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郭立亚进行了专访,并将他们对高水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