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为何结交“不良少年”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月,14岁的小悠放学后没有回家,心急如焚的妈妈四处寻找,这已经是小悠半年内第五次离家出走了。妈妈生气地说,自从这丫头认识了那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我和她爸说什么她也不听,经常两三天不回家。妈妈说,自己是一名老师,做了十几年班主任,教了那么多的学生,没有一个像小悠这么不听话的。她觉得,小悠让她非常没有面子,她真恨不得没生过这个女儿。
  
   母亲的口述:
  生小悠的时候,我已经三十多岁了。由于我心脏不好,我是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孩子的。从心里,我非常宠爱这个孩子,但另一方面,我是一名老师,非常清楚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于是,我和老公约定,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一定要对小悠严格要求。
  小悠上小学的时候,本来可以跟着我读书的,但为了不让她有优越感,我把她送到另外一个学校,特地把她分在一个以严厉著称的老教师的班上。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她有一门功课竟然只考了60分。我和老公非常着急,就狠狠地打了她一顿,罚她面壁思过了一整天。后来,我就把她转回了我的班里,让她在我的眼皮底下学习。说实在的,小悠这孩子不算笨,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成绩非常不稳定,总是忽高忽低。更奇怪的是,我抓得紧的时候,她却考不好,而我忙起来没空管她的时候,她反而能考得不错。反正这孩子没少让我费心,她爸也没少打她。好在,在我的严格要求下,她顺利地考上了重点中学。
  但上了初中以后,小悠的成绩就明显下滑。我找了她老师,老师说她在班上不太合群,不太爱和同学交流,性格有些孤僻。我问她为什么不和同学玩,她说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后来,我通过她的同学了解,小悠在班里不受欢迎,是因为她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和班上一名漂亮的女生发生了争执,那女生就让同学孤立小悠。
  我有些担心,但又一想,孩子在社会上什么事情都会遇到,还是让她自己去处理吧。但没过多久,我发现小悠经常放学后不直接回家,还偷偷拿我钱包里的钱,最多的一次竟拿了300多!我问她拿钱干什么,她还狡辩,说老师收资料费。可我问了老师,根本没有这回事。为了这事,她爸又狠狠地打了她一顿,可她怎么也不说这些钱花在什么地方。后来有一次我悄悄地跟踪她,发现她放学后和几个打扮得古里古怪的男生女生一起到了一个饭店门口,其中的一个还拿出手机来打电话,好像是在招呼什么人。那些孩子一看就不是好学生,像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小悠怎么跟他们混在一起了?而且看起来还很开心的样子。我气急了,上前拉过小悠,强行把她带回家。
  在我们的逼问下,小悠说那些男生女生都是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的,是她的“哥们姐们”,他们经常一起吃饭,一起K歌,她的钱都花在了这上面。她说,这些人很仗义,能“罩”着她,她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玩,同学们也不敢欺负她了。
  小悠竟跟这些小混混成了好朋友,这还了得!我一气之下,关了她的禁闭,整整3天没让她吃饭,也不让她出门。可这么做也没能收到什么效果,小悠不但没有和那些混混断了来往,反而和他们走得更近,现在,更是经常离家出走,两三天都不回来。
  我真的拿她没了办法,我辛苦养她这么大,为了她的学习费了这么多心,孩子怎么这么不成器?说真的,小悠真让我丢尽了脸面,自己的女儿教育成这个样子,我还怎么当班主任,怎么教育我的学生?我真是恨自己,当初为什么非要生下她?
  
   小悠的口述:
  我也宁愿爸爸妈妈当初没有生下我。他们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从来都不关心我在想什么。在爸妈眼中,成绩不好的我一无是处。
  上小学的时候,我在幼儿园的好朋友都上了妈妈那个学校,我却因为是妈妈的女儿不得不到一个离家又远、又没有一个好朋友的学校。我很不开心,可妈妈说她是为了我好。那次考试,我因为马虎忘做了后面的一张卷子,结果只考了60分,爸爸不由分说就狠狠地打了我一顿,还罚我站了整整一天,我恨他们,我觉得爸爸妈妈一点也不爱我。
  后来到了妈妈班上,妈妈对我更严厉,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我的女儿,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别丢了我的脸。”不知为什么,一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就特烦,一到考试的时候我心里就莫名紧张,有时候考砸了心里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和窃喜。
  因为是妈妈的女儿,小学期间,我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妈妈不让我和那些学习差的同学一起玩,我又不喜欢和那些“好学生”一起玩,因为妈妈总是拿我跟他们比较,觉得我哪儿也不如他们。
  上了初中,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同学相处,在学校里,我非常不开心。就在这时,我遇到了那些被妈妈骂成“小混混”的朋友。那是一天上学路上,我不小心扭了脚,疼得呲牙咧嘴地坐在路边,正好遇到他们路过这里,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就主动上前帮我,把我送到了附近的诊所,敷了药,又把我送到学校。之后几天,他们知道我行动不便,就经常去学校看我,还一起送我回家。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这么关心过我,让我非常感动。
  认识他们之后,我才知道还有人可以这样生活。看他们无忧无虑地玩,不用学习,也不用挨打,我心里非常羡慕。和他们在一起吃饭,唱歌,我就忘了所有的烦恼。
  我真的不想回家,一想起妈妈的唠叨和爸爸的巴掌,我就要崩溃了!
  
  专家坐诊
  (注册心理咨询师 李京)
  这是一个典型的“被动攻击”的案例。所谓被动攻击,就是孩子经常有意无意地做错一些事情,惹得父母对孩子进行攻击,甚至打骂。看上去是父母在攻击孩子,但实际上是孩子内心深处故意惹父母生气。最常见的“被动攻击”类型,就是“医生的孩子常生病”、“老师的孩子不学习”。
  在小悠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小悠的父母对小悠的教育是非常严厉的,父亲经常打小悠,而母亲更是希望控制她的一切:安排她读书的学校,甚至替她选择老师,还时时以“你是我的女儿,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别丢了我的脸”来要求小悠。但他们没弄明白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每个人都渴望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不断自我选择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欲求之一。
  小悠的父母太过强调自己的控制,而没有尊重小悠的内心感受,他们只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小悠的头上,强迫小悠按他们的意志来生活。
  然而,不管父母的控制欲望多么强烈,控制能力多么强大,孩子的生命欲求不会消失,它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出来。
  很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父母越是强迫孩子“学好”,而孩子偏偏要“学坏”。站在父母角度上,这叫“逆反”或“叛逆”。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小悠之所以和那些“小混混”混在一起,不是因为“学坏”对她多有吸引力,而只是为了与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意志相抗衡,只是为了表明,我,是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而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小悠没有力量来反抗父母的强势,而她从那些“朋友”身上找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比如自由,比如力量,这让她欲罢不能。
  小悠内心是不愿意取得好成绩的,这从她“考砸了反而感到放松和窃喜”中可以明显看出。因为父母最在乎的是这个,她觉得这是反抗母亲的最好方式。
  这些家长常常觉得,自己最骄傲的地方让孩子嘲弄了,他们为此感到很深的羞耻,这恰恰是孩子潜意识希望达到的目标。
  小悠的父母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不要再以自己的意志来强迫小悠,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针对她交友的问题,父母只要给她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小悠去决定自己的人生,相信小悠一定会对自己负责的。
  Niushujuan@sina.com
  (编辑:牛淑娟)
其他文献
美国《科学》杂志近期发表了多篇有关“科学行为”问题的新闻报道的文章,以美国生物学界为例披露了美国科学界在群体合作精神和个人名誉追逐之间的相互碰撞问题。这一问题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