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内最大经营规模的省级路桥企业,孙云董事长与青联有着近二十年的不解情缘。这位掌控一千七百亿资产的国有旗舰企业掌门人,十几年前荣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殊荣时的情怀激荡似乎还历历如昨,而今,又将奋战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的战略版图上。本刊记者走近这位从巴山蜀水走出来的铁路桥梁专家,听取他矢志将旗下企业打造成“百年老店”的宏伟目标和心路历程,分享他青联情、路桥情、巴蜀情的多彩人生故事。
青联伴随成长
曾独立主持修建了七座风格迥异的大型橋梁和十多条高速公路的孙云,所建工程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质量奖。虽然所学专业是工程技术,但是奠定其一生职业取向、尤其是置身国企一线的初衷却是和青联密切相关。
那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孙云受命接手当时一个几乎要破产烂掉的国企,经过不懈努力,短短两年时间,使得这家国企产值从几千万猛增到七八个亿,利税从亏损两亿多到实现盈利一亿多。突出而靓丽的成绩单,为他的人生带来第一缕突破性的曙光。孙云由担任当时路桥公司的副总立马升格到正职,并且当年获评省十大杰出青年、省级劳模,随后又加入省青联,先后担任省青联常委、副主席,又进一步加入全国青联,并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模等一系列殊荣。
五四奖章最光荣
2000年,作为第四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进京参加颁奖活动时,已经是路桥公司正职一把手的孙云年方38岁,堪称风华正茂。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任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亲自出席,为大家颁奖并接见获奖者。当时与孙云同一批获殊荣的还有中石油副总经理苏树林(现任福建省省长)等。此后,2002年赴京参加建团八十周年、2012年参加建团九十周年纪念活动,一路走来,青联伴随着他的成长。
虽然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桥梁领域的专业奖项,还是社会领域其他殊荣,都获得了很多种,但谈起他最为看重的荣誉称号时,孙云难掩浓浓的青联情怀:“还是觉得‘五四’奖章最光荣”。而之所以倾情于“五四”奖章,一是青年时代的价值得到认可和体现,并一下子跻身到青联这个极具代表性而优秀的群体,和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面;二是对今后的人生定位影响很大。“那时很年轻,活力四射,梦想很多,可以从政、从商,但当时之所以选择并坚定干国企,是因为当选原因是由于在国企干出了出色业绩,当选这个荣誉后又夯实、坚定了把国企作为人生主战场的决心,也可以说奠定了为党、为国家干事的虔诚之心。”
打造百年企业
不经意间,青联岁月已经有近二十年时光,而执掌国企,也历经多年。旗舰企业从早期单一的路桥、桥梁建设、施工、设计发展到今天的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形成了涵盖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矿产、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化、物流贸易仓储等六大板块,总资产高达一千七百多亿元。不仅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翘楚,也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尤其是在十八大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构想层面上,长袖善舞的孙云,带领四川铁投和四川路桥,契合新一届四川省委提出的“三大战略、两个跨越”的发展思路,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谈到兴奋处,孙云站起来,走到挂在墙上的全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前,向记者比划起纵横交错的“新丝绸之路”,详细剖析四川铁投和路桥集团在其中的发展机遇。
而和“习大大”的近距离互动,则早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5.12”大地震爆发的当天,孙云就接到省委、省政府的命令,带领路桥突击团队当晚就赶去了汉旺镇,第二天又转战另一重灾区抢险救灾,在余震不断、生死瞬间的一线一直战斗了100天。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汶川视察时,亲切接见了孙云及其抗震救灾团队,同时还出席了川省抗震救灾的几十位先进代表的表彰活动。在灾区,习近平勉励孙云等抢险人员,发扬国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努力打通道路。
从加入青联到投身国企,从桥梁专家到国企掌门,从建设巴蜀到走出国门,从区域发展到“新丝绸之路”再启征程,一路走来,孙云豪情依旧中多了理性思维,甚至在面对组织考验时更多了坚韧承受。笑称奉行“苦中求乐”座右铭的他,人生目标是根据国家发展的宏大战略构想,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心力,更要引领铁投与路桥,将其打造成百年企业,成就辉煌。其人生感悟、企业管理心得、未来战略构想,可谓构成丰沛的人生体验。以下是接受本刊独家专访的详细内容。
六大产业板块打造新优势
《中华儿女》:四川路桥和四川铁投可以说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设立之初的战略考量是怎样的?彼此的股权架构又是如何?
孙云:四川铁投的全称叫做四川铁路产业投资集团,路桥的全称叫做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 时任省委书记的刘奇葆主政四川后,看到蜀道艰难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很高,来川投资的企业较少,成本也高,提出一个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西部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紧接着就是大地震,这个战略目标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马上就灾后重建和发展同步进行。鉴于这么重的发展任务,就专门组建了投资能源、水务、铁路、交通的各个投资公司,叫做1+N模式。按照分工,叫我筹备铁路投资集团。
铁投集团由四川发展将其持有的路桥集团和四川省铁路集团的全部股权加现金资产出资,铁投集团为特大型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为90亿元。省国资100%控股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发展100%控股铁投集团;铁投集团控股四川路桥。基本是这么个架构。
《中华儿女》:新一届四川省委提出三大战略,两个跨越。铁投集团的成立,体现了有关方面打造投融资平台、调动社会资金投资铁路积极性的意图。在此背景下,铁投和路桥,有什么新的定位、调整和提升?
孙云:根据新一届省委提出的三大战略构想,除了原来的铁路、能源、路桥领域的投资建设外,确实我们的职能有了新的内容。比如同意我们进行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希望我们引领天府新区的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统筹城乡,也希望国企成为领头羊、排头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铁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做铁路产业投资集团,而不是单一的铁路投资集团。目前来看,已经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矿产、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化、物流贸易仓储等六大产业板块,这也是我们新的优势,总资产达到1700亿,收入400亿。原计划500亿,但今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会有所缩减。 抢抓一路一带契机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华儿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实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中,四川铁投和路桥能攫取到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孙云:在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构想中,我们机遇很多,要抢抓一路一带机遇。四川是长江上游,是长江经过流域面积最长的省份。我个人认为是属于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和桥头堡,龙尾在上海。巴蜀大地区域辽阔、人口众多,是重工业、粮食、生猪、劳动力大省,区位优势也大。在西部10个省里面工业总量、经济总量、水资源、矿产资源都几乎是最大的,因此,她的带动、辐射作用非常广。比如西北可辐射到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地;同时还是个南下通道,直到云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可以说,作为桥头堡,承上启下、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作用非常突出。
在南北通道方面,目前正在修一条北京-西安的铁路,经过成都,一直通到贵州、广西,出海后,在南宁转入珠三角,连接长三角。西安到北京已经通了,成都到贵州我们正在建。计划2017年全部贯通。其实不单单是桥头堡,还是枢纽。比如从西北看,从成都到西北的马尔康、青海玉树、格尔木,再到甘肃、新疆、中亚。
再一个是川藏铁路,我们占股30%,明年动工1000公里,投资1500亿,直到西藏、尼泊尔、印度边境。这个既属于国家战略,具有国防意义,还有民族地区扶贫、维稳作用,意义很大。
所以,新的丝绸之路、新经济带,都和四川有关,都和道路有关,都离不开路桥、铁投。所以我们的定位:既是促进省委三大战略的先行者,同时也是新丝绸之路的铺路石,也是引领者。
《中华儿女》:面临的不足和挑战又是什么?
孙云:最大挑战是资金压力。铁路建设融资量很大,比如到2020年铁路需要1500亿资本金的投入,现在出资约500亿,缺口达到一半多。如何融资是个难题。我们也是多种手法,一是通过发债、资本市场募集了38.5亿元;二是通过投资回收快的高速公路、矿产等,赚了钱,再来修铁路。此外还要靠四川路桥的施工、设计,每年赚十几个亿。所以长线、中线、短线都有。铁路是长线,未来收益很好,但眼前压力大。
与国际同行“扳手腕” 唯一胜出
《中华儿女》:谈到海外收益,“走出去”是中央决策核心确定的国家战略,四川路桥“走出去”的成绩单怎么样?有哪些值得欣喜的?
孙云:近年的一个成绩单是在非洲某国以8亿美金投资了一个金矿,能产几十吨黄金,几十万吨铜,市值能达到1000亿人民币,毛利比较大,这是一个不错的成就。
由于多年的积累,这个国家还划出了一千平方公里让我们探矿。我们专业团队去了半年,据专家估计,能有几十吨黄金,好的话可达到1500亿市值,加上前面的1000亿,总量达到高值3000亿,低值2000亿,估计十年内可实现。这笔收益对国内的建设支撑很大,铁路的亏损也靠此弥补。
《中华儿女》: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值得骄傲的项目有哪些?
孙云:去年底在挪威中标一个1100米的跨海大桥项目,是中国企业唯一一个在北欧发达国家中标的路桥企业。目前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了。当时包括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的优秀企业跟我们同台竞技,我们唯一中标,这算是和国际同行在世界舞台上“掰手腕”,能胜出很不容易,也很自豪。
《中华儿女》:我注意到四川路桥集团连续七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但近年排名有所下滑,作为上市公司,排名下滑是否有所退步?如何向投资者交代排名下滑的原因?
孙云:首先我们的业绩没有下滑。因为这个排行榜评选主要靠营业收入,利润额等指标。从产值、利润、税收、技术、品牌等综合实力看,还是不断进步、提升的。但由于营业收入是减少了,所以排名下降。
这也反映出路桥类企业需要转型、铁投也要转型。
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做强主业、做优辅业、主辅互动。目前排名下滑了,但置之死地而后生,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比如新型城镇化、一路一带、物流贸易等业务量起来后,排名拉升会很快。
《中华儿女》:虽然是500强,也是四川最大国企,但和央企等国字号相比,四川铁投与路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独特优势又是什么?短板又有哪些?
孙云:铁投是投资性公司,主要靠本钱说话,投资额决定其实力,有点儿象“土豪”,(笑)钱多就是实力、就是竞争力。而路桥是竞争性企业,人才、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是我们的核心。我们每年引进大学生600多名,包括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名校的博士等;还有本国培养的博士、博士后。创新和技术也很有优势,专利、工法都是需要创新的,每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省级的奖项2-3项,专利5-10项,工法5-10项,可以和中字头的掰手腕。
还有就是年轻人多,活力足,创新劲头足,不墨守成规。人才、技术、创新,三驾马车相得益彰。
打造百年路桥 敢于放权 胸怀长远
《中华儿女》:您对四川路桥未来的战略构想是什么?基于这种战略构想的基础、原因又是什么?
孙云:我们提的口号、理念是百年路桥。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公司基业传承百年,一个是工程质量保证百年。现在把基础打好,再过十年我退休。我现在主要考虑大事,要有放权的胸怀。我三年前让出总裁,今明年打算把董事长让出去,主要任党委书记,主要考虑培养人才和战略布局。这么大的企业不是你个人的,都是在为党和国家做事,你退一步腾出位置,给年轻人机会。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中華儿女》:放权后是否会带来指挥不力的可能和担心?
孙云:这个我倒不担心。某种意义上我算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不管是路桥也好,铁投也好,我的思路、想法,说出来大家由衷地相信。带领路桥这十几年,虽有曲折,但是跨越式上升。比如铁投组建时资产200亿,5年时间达到现在1700亿,净资产也从100亿飙升到现在的500亿,实现了大幅提升。让出一些岗位后,不管日常繁琐的事,反倒可以旁观者清,引领、提醒、指导年轻人。
《中华儿女》:在您的战略规划中,未来的路桥应达到一个什么层级?比如行业地位、资产规模、行业影响力等等?
孙云:集团的发展战略是经过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批准的,方向是对的,按此前进就是了。按照规划,到2022年,资产目标超过3000亿,营收1500亿。从当前六个方面的产业布局看,完全可以实现。这也是我的一个企业发展之梦想。
《中华儿女》:企业有发展梦想,从国家层面看,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堪称代表中国的世界宣言。作为国企掌门人,您理解的“中国梦”是什么?
孙云: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四川省委紧跟中央步伐,王东明书记提出中国梦、四川篇章,建设美丽和谐繁荣四川。如何实现省委提出的两个跨越,作为省内国企来讲,要做践行者、先行者、推动者,把四川篇章写好。铁投梦、路桥梦,就是随着国家的强盛而壮大。
《中华儿女》:作为一位杰出的国企领导人,同时也是一名业绩卓著的桥梁专家。国企掌门人需要的是宏观视野,或者说是协调各方关系,而桥梁专家,则是理性、具象、专业的要求,这两者角色您是如何把握处理的?
孙云:专家角度讲,是从技术、安全、风险的把控,对造价、成本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数,要体现学者、专家慎密的专业思维和技能。业务上微观上瞒不了我,宏观上把握全局,微观上懂行。而国企掌门人,主要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项目、培养人才。这么多年来,这两个角色,我还算适应的不错。
责任编辑 陈晰
青联伴随成长
曾独立主持修建了七座风格迥异的大型橋梁和十多条高速公路的孙云,所建工程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质量奖。虽然所学专业是工程技术,但是奠定其一生职业取向、尤其是置身国企一线的初衷却是和青联密切相关。
那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孙云受命接手当时一个几乎要破产烂掉的国企,经过不懈努力,短短两年时间,使得这家国企产值从几千万猛增到七八个亿,利税从亏损两亿多到实现盈利一亿多。突出而靓丽的成绩单,为他的人生带来第一缕突破性的曙光。孙云由担任当时路桥公司的副总立马升格到正职,并且当年获评省十大杰出青年、省级劳模,随后又加入省青联,先后担任省青联常委、副主席,又进一步加入全国青联,并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模等一系列殊荣。
五四奖章最光荣
2000年,作为第四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进京参加颁奖活动时,已经是路桥公司正职一把手的孙云年方38岁,堪称风华正茂。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任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亲自出席,为大家颁奖并接见获奖者。当时与孙云同一批获殊荣的还有中石油副总经理苏树林(现任福建省省长)等。此后,2002年赴京参加建团八十周年、2012年参加建团九十周年纪念活动,一路走来,青联伴随着他的成长。
虽然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桥梁领域的专业奖项,还是社会领域其他殊荣,都获得了很多种,但谈起他最为看重的荣誉称号时,孙云难掩浓浓的青联情怀:“还是觉得‘五四’奖章最光荣”。而之所以倾情于“五四”奖章,一是青年时代的价值得到认可和体现,并一下子跻身到青联这个极具代表性而优秀的群体,和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面;二是对今后的人生定位影响很大。“那时很年轻,活力四射,梦想很多,可以从政、从商,但当时之所以选择并坚定干国企,是因为当选原因是由于在国企干出了出色业绩,当选这个荣誉后又夯实、坚定了把国企作为人生主战场的决心,也可以说奠定了为党、为国家干事的虔诚之心。”
打造百年企业
不经意间,青联岁月已经有近二十年时光,而执掌国企,也历经多年。旗舰企业从早期单一的路桥、桥梁建设、施工、设计发展到今天的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形成了涵盖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矿产、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化、物流贸易仓储等六大板块,总资产高达一千七百多亿元。不仅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翘楚,也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尤其是在十八大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构想层面上,长袖善舞的孙云,带领四川铁投和四川路桥,契合新一届四川省委提出的“三大战略、两个跨越”的发展思路,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谈到兴奋处,孙云站起来,走到挂在墙上的全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前,向记者比划起纵横交错的“新丝绸之路”,详细剖析四川铁投和路桥集团在其中的发展机遇。
而和“习大大”的近距离互动,则早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5.12”大地震爆发的当天,孙云就接到省委、省政府的命令,带领路桥突击团队当晚就赶去了汉旺镇,第二天又转战另一重灾区抢险救灾,在余震不断、生死瞬间的一线一直战斗了100天。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汶川视察时,亲切接见了孙云及其抗震救灾团队,同时还出席了川省抗震救灾的几十位先进代表的表彰活动。在灾区,习近平勉励孙云等抢险人员,发扬国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努力打通道路。
从加入青联到投身国企,从桥梁专家到国企掌门,从建设巴蜀到走出国门,从区域发展到“新丝绸之路”再启征程,一路走来,孙云豪情依旧中多了理性思维,甚至在面对组织考验时更多了坚韧承受。笑称奉行“苦中求乐”座右铭的他,人生目标是根据国家发展的宏大战略构想,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心力,更要引领铁投与路桥,将其打造成百年企业,成就辉煌。其人生感悟、企业管理心得、未来战略构想,可谓构成丰沛的人生体验。以下是接受本刊独家专访的详细内容。
六大产业板块打造新优势
《中华儿女》:四川路桥和四川铁投可以说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设立之初的战略考量是怎样的?彼此的股权架构又是如何?
孙云:四川铁投的全称叫做四川铁路产业投资集团,路桥的全称叫做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 时任省委书记的刘奇葆主政四川后,看到蜀道艰难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很高,来川投资的企业较少,成本也高,提出一个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西部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紧接着就是大地震,这个战略目标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马上就灾后重建和发展同步进行。鉴于这么重的发展任务,就专门组建了投资能源、水务、铁路、交通的各个投资公司,叫做1+N模式。按照分工,叫我筹备铁路投资集团。
铁投集团由四川发展将其持有的路桥集团和四川省铁路集团的全部股权加现金资产出资,铁投集团为特大型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为90亿元。省国资100%控股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发展100%控股铁投集团;铁投集团控股四川路桥。基本是这么个架构。
《中华儿女》:新一届四川省委提出三大战略,两个跨越。铁投集团的成立,体现了有关方面打造投融资平台、调动社会资金投资铁路积极性的意图。在此背景下,铁投和路桥,有什么新的定位、调整和提升?
孙云:根据新一届省委提出的三大战略构想,除了原来的铁路、能源、路桥领域的投资建设外,确实我们的职能有了新的内容。比如同意我们进行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希望我们引领天府新区的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统筹城乡,也希望国企成为领头羊、排头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铁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做铁路产业投资集团,而不是单一的铁路投资集团。目前来看,已经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矿产、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化、物流贸易仓储等六大产业板块,这也是我们新的优势,总资产达到1700亿,收入400亿。原计划500亿,但今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会有所缩减。 抢抓一路一带契机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华儿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实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中,四川铁投和路桥能攫取到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孙云:在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构想中,我们机遇很多,要抢抓一路一带机遇。四川是长江上游,是长江经过流域面积最长的省份。我个人认为是属于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和桥头堡,龙尾在上海。巴蜀大地区域辽阔、人口众多,是重工业、粮食、生猪、劳动力大省,区位优势也大。在西部10个省里面工业总量、经济总量、水资源、矿产资源都几乎是最大的,因此,她的带动、辐射作用非常广。比如西北可辐射到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地;同时还是个南下通道,直到云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可以说,作为桥头堡,承上启下、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作用非常突出。
在南北通道方面,目前正在修一条北京-西安的铁路,经过成都,一直通到贵州、广西,出海后,在南宁转入珠三角,连接长三角。西安到北京已经通了,成都到贵州我们正在建。计划2017年全部贯通。其实不单单是桥头堡,还是枢纽。比如从西北看,从成都到西北的马尔康、青海玉树、格尔木,再到甘肃、新疆、中亚。
再一个是川藏铁路,我们占股30%,明年动工1000公里,投资1500亿,直到西藏、尼泊尔、印度边境。这个既属于国家战略,具有国防意义,还有民族地区扶贫、维稳作用,意义很大。
所以,新的丝绸之路、新经济带,都和四川有关,都和道路有关,都离不开路桥、铁投。所以我们的定位:既是促进省委三大战略的先行者,同时也是新丝绸之路的铺路石,也是引领者。
《中华儿女》:面临的不足和挑战又是什么?
孙云:最大挑战是资金压力。铁路建设融资量很大,比如到2020年铁路需要1500亿资本金的投入,现在出资约500亿,缺口达到一半多。如何融资是个难题。我们也是多种手法,一是通过发债、资本市场募集了38.5亿元;二是通过投资回收快的高速公路、矿产等,赚了钱,再来修铁路。此外还要靠四川路桥的施工、设计,每年赚十几个亿。所以长线、中线、短线都有。铁路是长线,未来收益很好,但眼前压力大。
与国际同行“扳手腕” 唯一胜出
《中华儿女》:谈到海外收益,“走出去”是中央决策核心确定的国家战略,四川路桥“走出去”的成绩单怎么样?有哪些值得欣喜的?
孙云:近年的一个成绩单是在非洲某国以8亿美金投资了一个金矿,能产几十吨黄金,几十万吨铜,市值能达到1000亿人民币,毛利比较大,这是一个不错的成就。
由于多年的积累,这个国家还划出了一千平方公里让我们探矿。我们专业团队去了半年,据专家估计,能有几十吨黄金,好的话可达到1500亿市值,加上前面的1000亿,总量达到高值3000亿,低值2000亿,估计十年内可实现。这笔收益对国内的建设支撑很大,铁路的亏损也靠此弥补。
《中华儿女》: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值得骄傲的项目有哪些?
孙云:去年底在挪威中标一个1100米的跨海大桥项目,是中国企业唯一一个在北欧发达国家中标的路桥企业。目前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了。当时包括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的优秀企业跟我们同台竞技,我们唯一中标,这算是和国际同行在世界舞台上“掰手腕”,能胜出很不容易,也很自豪。
《中华儿女》:我注意到四川路桥集团连续七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但近年排名有所下滑,作为上市公司,排名下滑是否有所退步?如何向投资者交代排名下滑的原因?
孙云:首先我们的业绩没有下滑。因为这个排行榜评选主要靠营业收入,利润额等指标。从产值、利润、税收、技术、品牌等综合实力看,还是不断进步、提升的。但由于营业收入是减少了,所以排名下降。
这也反映出路桥类企业需要转型、铁投也要转型。
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做强主业、做优辅业、主辅互动。目前排名下滑了,但置之死地而后生,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比如新型城镇化、一路一带、物流贸易等业务量起来后,排名拉升会很快。
《中华儿女》:虽然是500强,也是四川最大国企,但和央企等国字号相比,四川铁投与路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独特优势又是什么?短板又有哪些?
孙云:铁投是投资性公司,主要靠本钱说话,投资额决定其实力,有点儿象“土豪”,(笑)钱多就是实力、就是竞争力。而路桥是竞争性企业,人才、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是我们的核心。我们每年引进大学生600多名,包括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名校的博士等;还有本国培养的博士、博士后。创新和技术也很有优势,专利、工法都是需要创新的,每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省级的奖项2-3项,专利5-10项,工法5-10项,可以和中字头的掰手腕。
还有就是年轻人多,活力足,创新劲头足,不墨守成规。人才、技术、创新,三驾马车相得益彰。
打造百年路桥 敢于放权 胸怀长远
《中华儿女》:您对四川路桥未来的战略构想是什么?基于这种战略构想的基础、原因又是什么?
孙云:我们提的口号、理念是百年路桥。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公司基业传承百年,一个是工程质量保证百年。现在把基础打好,再过十年我退休。我现在主要考虑大事,要有放权的胸怀。我三年前让出总裁,今明年打算把董事长让出去,主要任党委书记,主要考虑培养人才和战略布局。这么大的企业不是你个人的,都是在为党和国家做事,你退一步腾出位置,给年轻人机会。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中華儿女》:放权后是否会带来指挥不力的可能和担心?
孙云:这个我倒不担心。某种意义上我算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不管是路桥也好,铁投也好,我的思路、想法,说出来大家由衷地相信。带领路桥这十几年,虽有曲折,但是跨越式上升。比如铁投组建时资产200亿,5年时间达到现在1700亿,净资产也从100亿飙升到现在的500亿,实现了大幅提升。让出一些岗位后,不管日常繁琐的事,反倒可以旁观者清,引领、提醒、指导年轻人。
《中华儿女》:在您的战略规划中,未来的路桥应达到一个什么层级?比如行业地位、资产规模、行业影响力等等?
孙云:集团的发展战略是经过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批准的,方向是对的,按此前进就是了。按照规划,到2022年,资产目标超过3000亿,营收1500亿。从当前六个方面的产业布局看,完全可以实现。这也是我的一个企业发展之梦想。
《中华儿女》:企业有发展梦想,从国家层面看,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堪称代表中国的世界宣言。作为国企掌门人,您理解的“中国梦”是什么?
孙云: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四川省委紧跟中央步伐,王东明书记提出中国梦、四川篇章,建设美丽和谐繁荣四川。如何实现省委提出的两个跨越,作为省内国企来讲,要做践行者、先行者、推动者,把四川篇章写好。铁投梦、路桥梦,就是随着国家的强盛而壮大。
《中华儿女》:作为一位杰出的国企领导人,同时也是一名业绩卓著的桥梁专家。国企掌门人需要的是宏观视野,或者说是协调各方关系,而桥梁专家,则是理性、具象、专业的要求,这两者角色您是如何把握处理的?
孙云:专家角度讲,是从技术、安全、风险的把控,对造价、成本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数,要体现学者、专家慎密的专业思维和技能。业务上微观上瞒不了我,宏观上把握全局,微观上懂行。而国企掌门人,主要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项目、培养人才。这么多年来,这两个角色,我还算适应的不错。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