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有声》:在“怀乡”中重获人的整体性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是中国人的精神根系所在,因为,乡土一方面联系着作者独特的童年经验、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乡土则通向了民族文化精神意义上的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如果说,中国语境中的“归宁安居”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由来已久的、向着故乡的内心冲动的话,“离去”“归来”“再离去”的现代文学情节模式中所蕴含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漂泊者宿命,则以分裂的情感状态再次印证了乡土在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位置。
其他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它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正确认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探索构建课堂实践、校园
好的诗歌让人读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李白的《静夜思》就有这样的效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浅显易懂、妇孺皆知。是一首“妙
豫剧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可以看作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识豫剧就是认识中国文化特征的一个最好例证。它从起初乡间俚俗的“河南讴”到跑高台的“土
许多东西必须保持,而且急需那种忠诚。——[德]荷尔德林一荷尔德林曾写过一首著名的长诗——《还乡——致亲人》。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给予大自然(诗人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