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动态质量监控的设想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okliuqiok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监控一般被看作是一个过程,它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检查教育成绩水平,以便在实际成绩与期望成绩不相符时采取纠正措施。而目前的中学数学教育评估现状还是以学生的表现为评价标准,据此,笔者对现行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持有几点看法:1. 应学习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制定推出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从而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作出目标指引;2. 相对于知识点的考查来说,能力的考查是隐性的,对能力范围界定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和量化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作长期的关注和系统的分析;3. 不能只看排名和过分依赖经典项目统计。
  合理的评价是我们数学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评价标准》、数据分析、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多种综合因素。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不能把提高教学质量等同于提高难度,而是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提高教学效率。从素质教育的大质量观的角度看数学教学的质量监控,应该建立一套适合校情、保证教学质量、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动态开放性教学质量认定体系。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 学校领导监控小组
  以负责教学教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为首组成监控小组,即通过对教师日常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监控,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 数学科全体老师以级组为单位组成自我监控小组
  (1)级备课组老师在充分学习《评价标准》和了解本级组学生实际情况后,商讨并分工负责制定各章教学要求达到的质量程度,同时统一制定与之相应的学案。
  (2)在级备课组中安排专门的老师针对学困生每个单元都统一制定一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知表,里面尽可能将一些基础知识再加以归纳,为其实现“记忆减负”。这份认知表由各班数学老师组织班上的学困生进行过关学习和辅导,然后每单元后统一进行两次基础测试。这一过程主要由备课组长进行统一监控,并将信息反馈给各班老师。
  (3)由级备课组长负责为各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制定一份能力认知表,让其以自学为主,老师作适当辅导,借此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级组监控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上述的第二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级组自我监控有助于各教学班之间的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同时也让学困生的学习有所改善。
  3. 建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监控的系统
  (1)利用专门设计的软件长期跟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作出相应的分析,以此来对我们的教学进行调整。
  (2)对学生进行能力监控,这主要和上述第2点中的第⑵、⑶点相结合。
  (3)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监控,组织班上的部分学生骨干密切留意班里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学困生需重点关注。
  4. 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认定体系
  要求重点关注到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其中包括:(1)对课堂管理的监控;(2)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监控;(3)对教学效果的监控。在这方面为了便于操作,我们组织了一个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基本上能客观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他们的评价在总评价结果中占40%的权重。其他的,学校评价在总评价结果中占30%的权重。另外有课堂教学经验的教研室或中心组巡视员采用随堂听课和重点跟踪的方式,从专家的角度,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做出评价,他们的意见在总评价中占30%的权重。由此得出对教师评价中学生、学校、专家评价的比例关系为4∶3∶3。由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得以量化,而当中的综合意见更能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作出指引。
  5. 构建实时教学状态监控体系
  我们尝试构建一个“数学教学运行状态调查系统”:每班建立一个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数学教学状态信息小组,每周五放学后填写一周数学教学状态调查表。教学状态主要包含课堂纪律情况、教师风范、教师授课效果、学生听课效果、作业和试卷的批改、课后答疑和辅导6个监控指标。最后这些信息反馈到数学老师和学校领导监控小组,然后数学老师参考这些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而学校领导监控小组也能总体了解整个科组的教学状态,并作出指引,力争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针对山东济宁地区的高大平房仓中表层粮温和仓温比较高,有害虫孳生等问题,通过内环流控温技术的应用,使夏季最高表层粮温维持在13.8℃,最高仓温为22.8℃,达到明显的控温保水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编写,通过设计大量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让生活和教材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领悟课本的观点,指导行为实践,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这就必须放手发动学生,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讨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
近年来,电脑、网络、多媒体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起“网”,内行的人说它“太了不起了”,入迷者称它“太刺激太过瘾了”,受害者的家人和孩子却说它“太毒太毒了”,他们谈网色变。总之,各有各的说法,说它有多好就有多好,说它多坏便有多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挽救那些未享网之福却遭受网害的孩子?  一、提高意识  挽救网中孩子的办法之一是提高孩子、父母、教师、主
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烈的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愿望。故事提供的虚拟世界突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再加上绘声绘色的表演,能牢牢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唤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近年来我尝试着把故事表演引入小学英语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体层次和需求的不同,提出采用微课程进行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分析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探讨MOOC时代计算机硬件课程在线实验的必要性,提出MOOC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比较各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促进MOOC在高校的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