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改稿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2013年1月。这次见面,是带着清样,请袁隆平审定有关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袁隆平戒烟了。
  “难道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64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他举着烟,每人问个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稿,竟不带老花镜。
  少顷,听他说:“错了一个字,这是‘身价’,不是‘身家’。”说罢,他便拿起笔改正了。一会儿,又听他自言自语:“我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米’字丢不得。”边说,他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审看大样,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竟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
  上面说的袁隆平做的这个梦,大凡采访过袁隆平、写过杂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过,我也在《见到袁隆平》这篇文章中用过。回来后一翻检,大报小报、长稿短稿居然都是说“袁隆平梦见的谷粒像花生那样大”、“在水稻下面乘凉”。不觉赧颜,随后分明感到一种常人很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如同雕塑般的身体里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
  我又想起上次袁老为我们题字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言”字旁加“卖”,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
  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雪,九死而不悔,硬是从一条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脚下铺满红地毯;论贡献,他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成绩功劳响当当。就是这样一个人,阅改一份不满3000字的文稿、为题写几个字而正襟危坐,如此仔细到近乎苛刻,一点都不含糊。
  世界上的事太普通了,想要做好反而很难,芸芸众生不拘小节,难成大事;而纯粹到不计任何功利,能把普通事做好了的,终成伟人。
  (李恒克摘自《百姓生活》2014年第7期)
其他文献
在现场降水试验数据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南宁盆地的三维渗流数学模型,对车站深基坑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该模型适用于南宁特殊地层基坑的降水
放开手,并不是让学生任其发展,而是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下面通过对三位教师关于五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不同教学,来谈谈我的点滴思考。  [片段一(A教师)]师(出示题目):学校买来白粉笔48箱,彩色粉笔8箱,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倍?(48÷8=6)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吗?  生1:因为这里要求的是“48是8的几倍”,也就是求“48
翻山越岭,我们来到闽西古田——这个让无数人景仰和寻根的地方。这里层峦叠嶂,树木葱郁,空气清新。静卧在社下山下的廖氏宗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疏朗悦目。  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告诉我们,伟人毛泽东当年在秀丽的闽西山水之间,在人生的起落之时,一方面以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先后创作了3首气势磅礴的诗词,一方面又以政治家的独特敏锐和远见卓识,不懈探求建党建军的光明之路。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伟人浓郁
[摘 要]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中,还存在不少教师照本宣科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交互性强和资源丰富等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践;动态情境;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
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为工程背景,研究节段拼装式双U型-箱型截面连续梁桥的静力特性。结果表明:双U型-箱型截面连续梁桥的结构变形、截面应力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U型梁截面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