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的肺癌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融合体的抗肿瘤作用。方法(1)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DC,与IL-18基因转染的NCI-H460肺癌细胞融合,经免疫磁珠筛选。(2)设转染组(GT组)、空载体转染组(PT组)、未转染组(NT组)和对照组(BC组),分别以IL-18转染的融合细胞、peDNA3.1^+转染的融合细胞、未转染的融合细胞活化的T细胞为效应细胞
【机 构】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济南25003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的肺癌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融合体的抗肿瘤作用。方法(1)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DC,与IL-18基因转染的NCI-H460肺癌细胞融合,经免疫磁珠筛选。(2)设转染组(GT组)、空载体转染组(PT组)、未转染组(NT组)和对照组(BC组),分别以IL-18转染的融合细胞、peDNA3.1^+转染的融合细胞、未转染的融合细胞活化的T细胞为效应细胞,BC组不含效应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效应细胞对NCI-H460细胞的杀伤作用。(3)荷瘤裸鼠皮下注射上述3种效应细胞,以BC组为空白对照,比较4组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结果3组效应细胞在体外对NCI-H460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3.1%,30.1%和31.5%;3组裸鼠肿瘤体积及肿瘤重量明显低于BC组,以GT组最低。结论IL-18基因转染的融合细胞可有效诱导抗肿瘤免疫。
其他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大会定于2007年8月22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并同时举行第三届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及学组正副组长联席会议。现将有关会议内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重视子宫内膜癌的防治。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探讨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17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比较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18~91岁)。未绝经患者1155例(53.2%)。0~Ⅰ期患者547例,Ⅱ期患者1626例。行根治性全乳切除1817例(83.6%),保乳手术229例(10.5%),术后一期再造55例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是经卫生部和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中国胸外科医师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是中国医师协会的二级协会。2007年1月2O-21日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胸外科医师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镜、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卫生部北京医院院长林嘉滨、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院长刘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张建、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赵玉沛、我国胸外科
胰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CC)又称为胰腺黏液性非囊性癌,是指基质内黏液池中漂浮着散在成束、成条或单个肿瘤细胞,其中黏液区域占50%以上。CC是一种独特的浸润性肿瘤,我们初步探讨其病理学形态、相关蛋白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经肛门切除91例,经骶骨切除9例,经阴道切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放疗5例,术后放疗34例。5年生存率为91.0%,Tis、T1、T2及乃或T4病变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6%、77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喉功能重建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65岁以上老年晚期喉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声门上癌48例,声门癌35例,声门下癌4例。按2002年UICC标准,Ⅲ期患者44例,Ⅳ期43例。全部患者均无远隔转移。行喉大部分切除术36例,喉次全切除术21例,喉全切除术30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全部患者3年生存率为73.2%,5年生存率
新辅助全身治疗(neoadjuvant systemic treatment,NST)也称术前全身治疗。以全身治疗为原发性乳腺癌的首治方法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其初衷是为了解决不可切除或切除困难的局部晚期乳腺癌(I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和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手术切除问题,首先采用化疗(新辅助化疗
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定于2007年7月13日-21日在广西北海举办《全国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及新进展高研班》,并授予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授课人员:特邀张保宁、蒋宏传、杨名添、王颀、林桐榆、管中迅、陆云飞、冯振博等教授主讲。
为了学习与交流国内外肿瘤研究过程中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进一步提高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水平,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核学会江苏省核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临床核医学医学中心联合,于2007年5月28~31日在南京举办2007年全国肿瘤生物学标志及靶向诊断与治疗进展学术研讨会(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项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后外周血AFP mRNA的检测及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29例,对照组为15例非原发性肝癌但须行肝部分切除手术者。分离术后第1,7和14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单个核细胞的总RNA,进行RT-PCR和Southem杂交,检测AFP mRNA,并对肝癌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结果全组有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术后3次检测外周血AFP mRNA不全阴性者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