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学业成绩多元评价模式探讨——以“市场调查与研究”课程为例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学业成绩的评价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市场调查与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条件,在课程学业成绩评价中采用多元评价手段、设计多元评价指标、引入多元评价主体,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促进相关专业的产教融合.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此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提出了要求.总的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包含以下几个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课程与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以及教学设计、实施、管理能力,评价反思能力.必须从科学的制度机制、发展体系、资源体系、活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着眼,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持续发展.
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主题脉络和演变趋势,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文章借助文献计量方法,以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收录并出版的1874篇论文为样本,对思想政治理论及教育研究的主题脉络与新兴热点进行了系统性审视.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2012-2020年主要聚焦在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类、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类四大特色领域,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话语体系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
为了解不同省份大学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其差异,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对云南、山东、安徽省三所高校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三省大学生学业情绪总体呈中等以上水平,且积极情绪高于消极情绪,结果定向情绪高于活动定向情绪;学业情绪高低与性别、专业并无显著关联;在学业情绪的某些维度上,不同省份的大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
中国瓷器销到海外市场后,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审美品位的差异以及瓷器的使用损耗,往往需要进行二次装饰,加装金属附件、配件及珠宝等.本文试图通过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归来丝路瓷典展”(以下统称“归来展”)中金属重饰的展品和国外各大博物馆的类似藏品来解析再装饰瓷器的原因、功能和特点.
2022年2月28日,“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幕.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当代陶艺最新成果的206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rn本次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陶瓷为文化使者,增强国际间友谊与交流,促进陶瓷艺术传承与发展,增进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搭建国内外艺术机构院校交流平台.
期刊
学习党的历史永无止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永无止境.新时代赋予了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独特的价值意蕴,也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前教育形式、贴合大学生成长特点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实现路径,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健全完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青年大学生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在实践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本文通过借助陶瓷作品创作的心得,讴歌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阐述艺术创作结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本人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对工艺美术技法的运用,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让人们全面了解综合装饰中颜色釉与釉上彩结合的魅力.
“双创”教育和“双创”人才培养是21世纪教育界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贵州花溪大学城5所高校本科生“双创”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结合自身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探索,从可持续竞争力构建视角,提出了高校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夯实内容、完善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础,积极创建实践平台和提升“双创”教师队伍水平三个方面的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全面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全覆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析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从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精准定位开始,教师应当统一思想认识,深入领会课程思政内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教师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达成育人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的不断推广,外国留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来华学习人数显著增加.相关高校尤其是新办留学生学历教育高校的留学生汉语听说教学,面临着生源汉语零基础、学生汉语学习动力不足、学校相关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模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研判学情,加强教学组织和设计,选择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汉语听说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