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贵玛:草原最美的额吉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r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贵玛,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42年4月生,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
   上世纪60年代初,年仅19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大爱无疆,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上世纪70年代,都贵玛自学蒙医蒙药和妇产科知识,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
   她是杜尔伯特草原上的英雄母亲,她是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和电影《草原额吉都贵玛》的原型人物。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都贵玛“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爱心与真情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她就是“草原老额吉”——都贵玛。
   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时的颁奖词是:“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人间大爱。”都贵玛和许许多多的草原母亲一起,共同书写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传奇故事。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如今,年近八十的都贵玛虽然步履蹒跚,但她还是停不下牧羊、拾粪的脚步。她不愿离开草原,她要继续守护这片绿色天地,能和乡亲们相濡以沫地和谐生活,她已经满足了。
   都贵玛身上初心如炬、忠诚担当、坚韧不拔的蒙古马精神,为国分忧、守望相助、大爱无疆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继承和发扬。
其他文献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唐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管罢职一事鸣不平,激怒肃宗,遭到审讯。以后,虽仍任左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杜甫空怀报国之心,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在此种心境下创作的。  曲江对酒  杜 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
期刊
现在我们见到“市侩”一词,立即就想到唯利是图的奸商、庸俗可厌的人。但在古代,“市侩”却是买卖双方的中间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中介。   《新唐書·食货志四》:“鬻两池盐者,坊市居邸主人、市侩皆论坐。”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近俗市侩牙人,俱有别号,后生小子,并画小照。”文中的“市侩”都是指贸易活动的交易中介。过去的中介骗买方哄卖方,目的是想让交易成功,因为无论买卖双方谁赔谁赚,中介的佣金是一分
期刊
对于幼年失去父母的孟克吉雅和朝格德力格尔兄弟俩来说,有个像都贵玛一样的姑姑算是悲惨命运中的幸事。1980年,都贵玛的哥嫂相继病故,她二话没说把年仅10岁和3岁的兄弟俩接回家,与自己的女儿一同抚养成人。到了上世纪90年代,都贵玛80多岁的姑姑、姑父瘫痪在床,无人照顾。她又义不容辞地将老两口接到家里,承担起照顾的义务,直到3年后老人们去世。   时间跨入21世纪,都贵玛已进入暮年,一场严重的车祸,
期刊
前面的路很窄,凹凸不平。他下意识减缓了车速。   车灯像一把利剑,刺向前方的黑暗。   车灯的光柱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骑单车的少年。他抬腕看了看表,时针已经指向午夜十二点。他想这个时候,早已过了学生晚自习的放学时间,一个孩子,在深夜僻静的道路上孤身独行,很可能有什么不轨的企图。   职业的敏感使他警觉起来。   车窗外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虽然什么都看不清,但他对这里了如指掌:道路两侧是城中村的废墟。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   文化的主體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期刊
2019年12月7日,江苏省202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顺利结束。考生发现,考题材料中出现了不少网络热词,如“zqsɡ”(“真情实感”的拼音字母缩写),“ssfd”(“瑟瑟发抖”的拼音字母缩写),等等。看到这些网络流行语,不少熟悉网络亚文化的考生感到亲切,但也有“大龄考生”走出考场后一脸茫然。   从早些年“难登大雅之堂”,到如今进入公务员笔试材料,网络流行语被主流舆论所接受的程度变得
期刊
瑞典前环境大臣莱娜·埃克在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政府所在地举行了一场以“环境”为主题的晚宴,并邀请政府前任和现任的高级官员参加,其中就包括了前农业大臣玛格丽塔·温贝里。   不料,当晚在“玛格丽塔·温贝里”到达后,埃克和其他来宾却惊讶地发现,此“温贝里”非彼“温贝里”,这位“温贝里”是位60多岁的女士,手上拿着的也确实是埃克发出的晚宴请柬。埃克看到后愣了一下,马上意识到一定是工作人员在发出请柬的某个
期刊
1972年,一个台湾小伙子从大学毕业后,和一个同学一起到了电视台工作。他们在学校里都是佼佼者,但到了电视台以后,却被安排做一些剪辑的琐事,有时候甚至要给那些老牌主持人端茶倒水。   这让那个同学非常气愤,经常抱怨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重视,但是这个小伙子却兢兢业业做着每一项工作。有一次,同学约他一起辞职,小伙子说:“我不走,通过这些琐事我学到了很多。”同学摇摇头,没多久就独自辞了职。   小伙子通过平
期刊
命运挫折,却总有人顽強拼搏;道路崎岖,却总有人勇往直前。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赞恩的故事,在苦难的逼迫和现实的压迫下,赞恩离家出走,颠沛流离。一次次的希望,无数次的破灭,但在不懈努力下,起诉亲生父母,夺回尊严。电影运用了倒叙的手法,一开始赞恩就起诉自己的亲生父母,理由是:“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触动人心。   家,是幸福的港湾,可赞恩的家,却是无尽的沦丧,对他来说,这儿已不再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受灾地区,许多家庭选择将幼年子女遗弃到上海等大城市,上海孤儿院为此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但是由于食品严重不足,孤儿们因营养不良患病、夭亡等现象时有发生。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在知道情况后,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   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康克清找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乌兰夫在征求过内蒙古其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