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岛:淳朴自然的渔村小岛“变形计”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福街道桑岛村是龙口市唯一的离岸岛屿村,面积仅有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400年历史,现有650户人家,1900人。桑岛囚火山岩喷发而形成,至今岛上仍保留着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关于桑岛的得名有几个不同说法,一说岛中多山桑,故名桑岛;一说因岛形似桑叶而得名;也有说“桑”字是取“沧海变桑田”之意等。岛上神秘的“八大景”、独特的火山岩地貌,以及鲅鱼、螃蟹、海参等各种纯正的时令海鲜……无不让人对这个淳朴自然的渔村小岛产生一种神往。
  名胜:八大景浑然天成
  桑岛海水澄清,岸礁争险。在诸多礁石中,尤以房五石、蛙石、钓鱼台、美人礁、黄石江、缆马江、老鹅石、双江水最有特点,被称为桑岛“八大景”。它们散落在桑岛四海边,或露出水面,或潜伏水中,数百年来,与岛上渔民朝夕相伴。八大景中,“房五石”为最,位于桑岛西海边,高约3米,因由五块礁石浑然而成,被称为“房五石”。其中中间的礁石,南边有门,俨然一幢人工雕凿的石屋。西边的礁石,像是在石屋的西山墙边立着一个舂米用的石臼,还有一块礁石像一位正在蹲着捣米的老婆婆,被誉为海上奇观。凡来到岛上的游人,无不为它的灵气所惊叹。
  在桑岛村,至今流传着一首关于“房五石”的打油诗,“位于岛上石海边,五块大石组一间。山墙倚有老婆石,身边个有舂米罐。雾天能闻舂米声,晴天定位来导船。夜间能显其房石,渔民收岸天风险。”说明了人们对这一兀立水中、形肖神似的大自然杰作的赞叹。
  新貌:渔家乐成新风景
  桑岛人祖祖辈辈都打渔为生,早在20多年前,村民就拥有出外海捕捞的大型渔轮。一到捕鱼期,男人天还没亮就起身出海打渔,女人在家里捕鱼网、做家务,孩子们则在南部的滩涂上拣海菜,在东边的礁丛上捉螃蟹。日子虽然单调,但也乐在其中。
  近几年,随着渔业资源匮乏,传统捕捞业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困境。为此,桑岛村党支部开动脑筋,积极为村民谋划致富之路。通过考察,村党支部决定牵头成立桑岛旅游合作社,全面盘活做强旅游资源,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桑岛来游海岛,品海鲜,体验渔猎生活,感受渔家风情。这个离岸小岛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岛”。
  合作社成立后,党支部牵头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对岛内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依托丰富海岛资源,精打“海岛休闲”品牌,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根据桑岛村天然地理条件,打造火山地貌、浅海栈道、千亩槐林、百年老屋、海水浴场、渔家博物館等6个别具特色的景点,充分展现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特色,将桑岛村建成了“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传统村落”。另一方面,在岛上搞起“渔家乐”,将岛内的快艇、观光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统一收费,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管理,使桑岛旅游更具有吸引力。
  5月16日,首届海参捕捞季暨槐花旅游节在桑岛盛大开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香美槐花,尝肥美海参,赏秧歌热鼓,看好戏连台。通过精心打造旅游资源,使桑岛旅游火起来,合作社的收益也随之增加,2018年村集体、入社群众共增收260余万元,初步实现组织强起来、作风正起来、群众富起来、桑岛村美起来的目标,迈出“建设新桑岛”的坚实一步。
其他文献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流。中等职业学校物理学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中西神话在神话起源、神的形象及其变化、神的本性和婚姻文明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比较中西神话差异有助干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对于集合X上的任一非平凡等价关系E,本文考察了半群n(x)上的同余C.(E),并证明了C.(E)是Tl(X)的同余格的完全子格[C(E),C (E)]中的唯一原子.
对平衡区组正交表和正交表进行的数据分析作了比较,表现出平衡区组正交表的优良性.给出了平衡区组正交表的应用实例,且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得出,分别用平衡区组正交表G
本文主要构造三维Anti-de Sitter空间中单参数族的常平均曲率旋转曲面.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追求教学的艺术,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艺术提高,就会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会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欲望,寻找一切可以提升英语的机会。这样师生密切配合,就形成了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双边关系。现代教育就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蓬勃发展.教育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对教学的要求和标准的提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们灌输知识,并没有注重对学生们在数学中核
还记得那个卖油翁吗?一枚圆圆的铜钱,内里小小的四方孔,老头拎起油桶,倒出一线晶莹的油。不偏不倚,穿四方孔而过,稳稳流进小壶里,一滴不落。中学老师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叫绝,“太厉害了!”  卖油,我见过。走村过街的油贩肩上担个沉实的挑子,扁担尖上,挂一个塑料漏斗。走起来,一晃一晃,满地招摇,谁家要买油,油贩子将漏斗往买家油壶里一插,再倒。从没见过像卖油翁那样提起桶来就倒的,用两个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