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的四川省电网通道与环境敏感区“一张图”管理系统研发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电网行业输变电线路管理及环水保工作效率不高,尚未建立电网通道、环境敏感区的共享机制等问题,提出四川省电网通道与环境敏感区“一张图”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WebGIS技术与分析功能,集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高精度DEM、不同类型环境敏感区、不同阶段输变电线路等数据,实现线路路径选址设计、线路选址分析、对违规线路摆动和线路穿(跨)越环境敏感区变化的监控和告警等功能,提升输变电线路建设期管控水平,提高线路规划选址、可研、设计工作效率,辅助线路建设监控及运维管理,减少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了电网绿色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张振文,1989年参加工作,现任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扎根基层30多年,一直奋战在水保一线,他始终以负责、求实、创新的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上勤勤恳恳,业务上精益求精,团结同志,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他热爱的水土保持事业.
期刊
对全国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法赋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通过梳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开展情况,分析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探究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功能定位,从完善体系、优化技术、加强应用、科学组织、总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以及相应保障措施.
为了解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8月对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过鱼效果开展季度调查.鱼道内共采集鱼类4605尾,计42种,隶属于4目、9科、34属,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长范围为2.3~48.5 cm,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银(Squalidus argentatus)、蛇(Saurogobio dabryi)、翘嘴鮊(Culter alburn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
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防治广西岩溶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必要.通过对江村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监测,分析该区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消长情况,总结小流域治理成效.结果表明,治理后的江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6年减少了462.77 hm2,土壤侵蚀强度降低了25.66 t/(km2·a),江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根据平凉中心城区地形地貌特点和雨洪资源条件,在指出城区生态湿地建设存在汇流蓄储设施少、雨洪资源重“排”轻“蓄”、生态湿地缺乏全面规划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南部山区径流截蓄与城区雨洪资源化集蓄利用结合起来,建设泾河滩地型、流域层级接续式、城区多点式生态湿地,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空间,构筑城市生态屏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并加强湿地动态监测,实现智慧韧性监管.
防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现阶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高质量发展视角,研究了新时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和模式,从做好方案设计和审查、推进动态和全过程监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导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降雨侵蚀力(R)是测算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该因子的准确计算对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将经典算法作为基准值,通过对比章文波模型与经典算法的有效系数,分析当前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R因子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得出:红壤坡耕地的侵蚀性降雨量标准为14.6 mm;章文波模型的α、β参数由公式算取比用冷、暖季取值再计算降雨侵蚀力更为准确.结论可为R因子的修正提供参考.
对2016-2019年浙江南部近海底拖网采集的主要鱼类进行食性分析,并结合前期摄食习性资料,以种间营养关系为基础构建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的食物网拓扑,以拓扑网络指标结合KPP运算确定该海域的鱼类群落关键种.结果表明:(1)对浙江南部近海的34种主要鱼类开展胃含物分析,共形成营养连接数276对.(2)拓扑食物网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点度(degree,D)、人度(in-degree,Din)、中间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BC)、接近中心性(close
以2021年四川省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当量因子计算方法,对评估调整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综合考虑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算四川省各个区域的生态补偿优先级,识别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应优先进行生态补偿的区域,探讨分区域的生态补偿策略,以期为后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7609.60亿元,其中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66
以密云—马坊联络线和马坊分输站工程为例,详细探讨该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情况.应先根据工程总体布局及项目区所处区域水土保持区划等情况,按地貌类型和工程建设类型进行防治区划分,一级分区为地貌类型分区,二级分区为工程建设类型分区;再本着“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防治”的原则,按管道作业带、穿越工程区、站场阀室区、施工道路区共4个二级防治分区分别有针对性地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因工程建设而引起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