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第三方文化”的孩子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天你上国际学校的孩子跟你说:“妈妈,这件事情没法跟你说,你不懂的。”你不要失落,也不要惊讶,因为,这就是成长的阵痛,尤其是当孩子与你身处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的时候,你们注定会非常的不同。
  表面上看,你们住在同样一个屋檐下,过着和以前差不多的生活。但是孩子如今每天接触到的是外籍老师,同学来自全世界不同的国家,也许他最好的朋友来自美洲,他们用英文沟通。逐渐地,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文化冲突和隔阂将越来越明显。
  有的家长说:“虽然孩子以后要到美国上大学,但是,他毕竟是个中国人,我要孩子坚持说中文,我不要他成为香蕉人。”
  如果你不愿意让孩子成为国际视野、西方思维的地球人,你干吗送他上国际学校呢?从孩子进入国际学校的那一天起,他就是一个第三文化的孩子。
  何谓第三文化
  家长原来的文化是第一文化,而孩子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身处一个不同的第二文化中,从而形成自己经过融合的第三文化。
  第三文化的定义最早描述的是一批国际流动的人群。他们主要包括传教士、外交官、驻外军人的孩子。现在,第三文化的外延很宽泛,基本上,在国际学校或未成年就出国留学的孩子都属于第三文化,无论家长是外籍还是中国籍。
  第三文化孩子的普遍问题
  第三文化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第一文化和第二文化的影响都很大,这样的文化融合会让这些孩子更加容易地融入国际化的生活,有很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一些问题。
  内心的文化冲突 东西方文化同时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的内在会经过一个冲突、整合、融合的过程,与单一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相比,容易出现焦虑、内心状态不稳定等问题。
  加剧家庭亲子矛盾 有的家庭亲子之间本来就已经有矛盾,当孩子身处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而家长自己本身不是第三文化的环境长大的,这时候就会加剧亲子矛盾。
  疏离原生家庭 很多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妈妈,无论孩子是否优秀,都心存一个遗憾:“我和孩子之间,似乎隔着点什么。我似乎失去了我的孩子。”这在心理学上很好解释,那是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几年里,你没有陪伴孩子。或者是即使还生活在一起,但是家长和孩子在心理层面没有连结,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学校、朋友,不理解孩子内在的发展变化。
  如何养育第三文化的孩子
  理解孩子的不同 孩子在学校的经历将让他成为一个和你完全不同的人,所以家长要提醒自己:我和他的生长环境不同。
  当孩子和你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首先指责孩子,而要理解他行为后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回家后易怒,发脾气。那也许是他在学习英文或和外籍同学相处时,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从而产生焦虑。这时候,孩子需要妈妈的理解和协助。
  有的妈妈在孩子进入国际学校或者留学后,也开始学习英语,相似的经历能成为亲子关系的黏合剂。当你也经历过学习英文的困难,当你熟悉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的时候,当你们看一部英文电影,同时笑出来的时候,你和孩子之间的差异会缩小,你们在另一个文化中找到了新的相同点。
  加强有效的沟通 “青春期”对所有的妈妈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对于第三文化的孩子,当他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会变大,青春期加大了亲子关系的压力。这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沟通。
  中国人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训斥”,这一点,现在完全行不通。当孩子在一个思想更为自由独立的环境中长大,他会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必然会越来越“不听话”。想要孩子跟你说心里话,沟通的方式必须改变。同时,妈妈也要克服困难,加强和老师、校方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
  对潜在困扰和挑战有所了解 这里提到的隐患和问题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发生,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这些潜在的困扰。
  自我认知的挑战 “你是哪里人?”这个简单的问题,对于第三文化的孩子来说很难回答,他也许会告诉你,他出生在中国内地,后来在英国上中学,后来到美国上大学,现在居住在中国香港……从这样的回答中就能看出,他们内在的认知是不清晰的,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以后,两种甚至多种文化在内在经过筛选、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第三文化后,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
  缺乏归属感 从自我认知的困难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归属感。孩子会不断在内心问自己:我是哪国人?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会在孩子中年后显得尤其突出,“我究竟属于哪个国家和文化?”
  经历更多的分离 第三文化的孩子经常要面临一个痛苦的分离经历,搬家了,换学校,换居住地,都会和朋友分离。生活经历不同,也会和一些亲友情感逐渐疏远。
  这样的分离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分离,更是心理层面的分离。每次分离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处理不好会在心理上留下阴影和创伤。
  造成适应障碍 有的家长认为,多经历几次,孩子的适应力就增强了。从心理学上看,这不一定的。这和个性有关,而个性是无法改变的。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开朗,容易适应新环境。可是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人际交往,本身就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家长要理解自己的孩子,有耐心地帮助孩子慢慢适应。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严重的适应障碍问题,把孩子带回身边比较好。
  (张薇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人,曾4次航拍可可西里无人区、3次飞到海拔6300米的空中拍摄帕米尔高原、2次在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阿里凌空亮镜,6次俯瞰青藏铁路从筑路到通车的全过程。特别是对5个高寒地带的系统拍摄,填补了中国航空摄影史空白。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航拍第一人”的田捷砚。    热气球,动力伞,直升机    我第一次航拍是1988年,真正一门心思有计划有步骤立志航拍是1997年,我有一个梦想——航拍中国。  航
[摘要]高考一直是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数学试卷的研究也是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以高考数学2015年全国卷1为分析对象,以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高考数学试卷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数据分析显示,在知识广度方面,该卷在函数与导数、三角与数列、统计与概率模块与新课标存在一致性不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有限的试题题目使考察的具体内容的范围减小,与课标中所要求掌握的具体内容的一致性降低;在知识的种类上
从神农氏到现代化耕作,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农具的亲近,却从未变过。  上海摄影师阿土,作为一个江南人,却对黄天厚土充满了热爱。数十年奔波于秦岭大地,记录那里的风情人文。和黄土岭上的大爷一起蹲在门槛外,吃着油泼辣子面,听着信天游的苍凉炽热。这组作品阿土一改以往传统纪实的手法,以近来颇为热门的环境肖像作为表现方法。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他们日日相伴,视作希望的农具框在一个画面中,以白描似的
[编者按]喀什老城究竟有多拥挤,这些影像以一图胜千言的直观将其展现。当然,在这样特殊的地方拍摄,需要运用智慧去寻找合适的角度,需要了解选用什么样的器材。如今,有大量的老城、古建需要我们留存,看过桑新华的这组图文,您在拍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家乡的街巷时,也许会找到适合的方法。    喀什噶尔,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居住在这里的原生维吾尔族人,绝大部分都住在老城区的高台民居里。所谓高台民
[摘要] 同为70年代出生的作家,魏微的创作呈现出独特的自我印记。在她的同代作家都取大胆的“前瞻”姿态,进行青春、时尚与身体写作时,魏微却选择了“回望”的古典主义立场,讲述她所亲历的70~80年代的小城与乡村生活。在她的笔下,那些被现代主义叙事所遗忘的温润的家庭生活,温婉的“在家感”,女性丰盈的日常生活姿态以及小城与乡村和缓仁厚的生存样态等,无不携带上馨香的诗意。在复杂纷乱的当下现实阅读魏微,就如
摘要 现代社会压力过重,乐观精神的缺失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影片《落叶归根》中反映出了一种真实的符合传统文化精神的乐观精神。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主人公身上洋溢的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情绪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和鼓舞!  关键词 乐观 精神价值    一部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不可回避作品的主题。想说明什么?要表现什么?只要建立在作者对于整个作品的表
The North Face  展会期间宣布,亚太区难度最大的耐力跑赛事——The North Face 100? 2010北京国际户外耐力跑挑战赛将于2010年5月8日从居庸关长城脚下起跑。本届比赛的规模以及赛道难度都比去年的赛事有大幅提高。为宣传本次赛事,The North Face展示了上届比赛的许多精彩照片,摄影对于报道和宣传户外运动起到了非常直观和重要的作用。      戈尔特斯TM  
一个美若观音的大学同学,最近为爱事忧愁:她在两位帅哥之间左右徘徊,一位是贵的流油的富家公子,钱多的倾国倾城,而天平的右侧,则是一位喜欢侍弄鲜花的多情哥们,毕业后,不去单位应聘,下决心自己创业,硬是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姹紫嫣红的世界来。  我分别去过他们两家,富家落落大方,体面地要死,拘束地要命,生怕自己鞋底的灰尘不小心落到人家地板上惹来一片麻烦,而另一方,完全是泥土与美的世界。  关于爱情
[摘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因书中大篇幅的性描写,出版后曾遭禁三十年。而在劳伦斯,性爱似乎是一剂良方,治疗工业文明和战争对人自身的摧毁;更在哲学上,以存在主义,引领世人寻找本真的自我,踏上回归之路。  [关键词]存在主义 性爱 本真 回归    劳伦斯的小说一直致力人与人关系的探索。《儿子与情人》中母亲与儿子、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中男人与女人,男人与男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他的最后一部
[摘要]在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中,英属殖民地贸易站站长库尔茨在欧洲殖民主义者的驱使下,怀着教化原始民和传播文明的天真理想,在殖民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然而武力的征服、无休止地搜刮象牙和不平等贸易是殖民主义的本性,这些与库尔茨的理想是绝不能融合的,随着矛盾的发展和不断激化,他的理想也必然遭到幻灭。  [关键词]殖民主义者的代理人 殖民扩张的工具 殖民扩张的本质    十九世纪末,欧洲各国处于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