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必然幻灭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baob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中,英属殖民地贸易站站长库尔茨在欧洲殖民主义者的驱使下,怀着教化原始民和传播文明的天真理想,在殖民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然而武力的征服、无休止地搜刮象牙和不平等贸易是殖民主义的本性,这些与库尔茨的理想是绝不能融合的,随着矛盾的发展和不断激化,他的理想也必然遭到幻灭。
  [关键词]殖民主义者的代理人 殖民扩张的工具 殖民扩张的本质
  
  十九世纪末,欧洲各国处于疯狂地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的时期。欧洲统治阶级上层殖民主义思想盛行,他们控制的康采恩贸易公司委派一些热衷投机的白人前往非洲腹地探险,以武力作后盾。征服原住民。建立殖民地。设立贸易站。作为掠夺非洲象牙和原始资源的基地:同时向那里倾销欧洲大陆的劣质商品,进行不平等贸易,以获取最大利益。
  《黑暗的心》这部小说所反映的正是当时的社会现状。小说中包括叙述人马洛和他一直追述的对象库尔茨——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贸易站站长——在内的深入非洲大陆的这些白人探险者,其实都是殖民热潮中的投机者。康采恩贸易公司委派这些人,目的是“在海外建立一个由他们统治的王国,通过贸易从那里赚来数不清的钞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投机者并不是真正的殖民主义者,他们只是真正的殖民主义者——欧洲统治阶级——的代理人。康拉德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他们并不是殖民主义者;……他们是一些征服者,要干他们那一行,你只需要有残暴的力量就行;……他们看到既有东西可捞,便把凡能到手的一切全搜刮过来。这不过是一种依靠暴力,加上大规模屠杀的抢劫,然而人们却盲目地干下去……。”他们被欧洲统治阶级灌输了殖民主义的观念,“这种征服背后的那个观念;不是感情上的托辞,而是一种观念;对这种观念的一种无私的信仰——这种东西你可以随意建立起来,对着它磕头,并向它提供牺牲……”。这就是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愚民政策,使欧洲人迷信殖民主义,自愿做统治者侵略的工具和傀儡。
  小说的关键人物库尔茨一直若隐若现,其性格、心理和事迹的描述基本是通过马洛的侧面叙述展现的。与多数白人投机者不同,库尔茨属于“道德派”,主张先用武力征服原住民,然后以怀柔政策对待他们,对其实施所谓教化。传播帝国“文明”。为此他提出自己的美好的设想和理论主张,他认为每一个贸易站“都应该像是设在大路边指向美好前景的灯塔,它们当然是贸易中心,但同时还应负起增进人道主义、改善生活和施行教化的责任来”。他的做法起到一定的效用,“迷惑住或者恐吓住一些初民社会的人,使他们举行更为荒谬的巫术舞蹈,以表示对他的崇敬”,从而使他成为给欧洲大陆提供象牙最多的贸易站站长。
  但他的主张与其后台——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欧洲殖民主义者——的主张大相径庭,他们根本不想,也不屑于花任何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教化原住民和传播文明上。他们甚至怕殖民地人民一旦接受了文明,有了民主意识,就会妨碍,甚至反抗他们的掠夺和统治。帝国殖民扩张的本质是掠夺、屠杀、镇压、武力、暴力,这些与库尔茨的追求都是根本对立的。
  由此引发出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冲突。作为被殖民主义者操纵的傀儡,一方面库尔茨不得不听命去疯狂掠夺殖民地资源,用武力镇压反抗他的原住民,确立自己在当地的权威,以利于搜刮大量的象牙运往欧洲,甚至到后来“弄到更多象牙的欲望已压倒了他的不那么追求实利的种种抱负:另一方面他不断“跟自己进行斗争”,想要在“赚钱”的同时保持“动机的纯正”。然而他教化原始民和传播文明的目标,与帝国殖民扩张劣根性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他的传播文明的“伟大事业”根本没有光明前景,其怀柔的政治主张在欧洲根本无法立足。也绝无可能实现。他的失败是注定的。他的心只能步步走向黑暗,正如马洛所看到的:“他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穿透的黑暗”。他临终前终于明白他“是躺在黑暗中等死”,死亡和被遗忘将是他最终的归宿。他的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即使是那些他“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去搜罗来的”象牙,也都会被公司摄为己有,把它们说成是“属他们所有”。事实上当他病重得无力再掠夺象牙,失去了利用价值,并且其思想行为妨碍到殖民者继续掠夺时。就被公司毫不留情地抛弃了。他发出最终的叹息:“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充其量只是殖民扩张的工具和牺牲品而已,并不能成为改变这个不公正世界的救世主。
  康拉德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民主意识和进步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超前的。他已经觉察到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罪恶和不道德性。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民族反抗和社会动荡,这正像马洛在贸易公司时所感觉到的:那里的气氛似乎让他嗅到某种不祥的东西,像是在那里参与了某种阴谋,或者说是一种不太正当的勾当。在途经的贸易站,马洛见到被迫从事苦役的黑人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生病失去工作能力后在树林中等死:见到路上的村子被入侵的白人毁灭殆尽:见到黑人被鞭打、奴役、榨尽血汗。而白人衣着光鲜,伪装慈善,假装工作,彼此耍阴谋,彼此诽谤和痛恨,连库尔茨的最终被抛弃,都是这种殖民扩张的唯利是图的本性使然。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暗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反抗,如土人狂野和热情的吼叫似乎是发出的某种呼吁,引起人的原始的共鸣:野人攻击时所发出粗野和凶恶的叫声含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悲伤情调”,而“极端的悲哀最后也可能以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及库尔茨的崇拜者们敲出的“跳动般的压抑着的有规律的鼓声”所体现出的“侵略和报复性的冲击”。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康拉德还找不到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因此只能将其寄托为一种不可实现的理想,即“黑暗的心”;它不只是库尔茨的,也是马洛的,更是康拉德自己的。
其他文献
拍完的照片还是放在电脑的文件夹里,一年也难得打开看上两眼吗?或者是冲印出来放进相册,只在朋友来的时候翻看一下。用心拍出的照片怎么能被如此冷落,这期我们教你如何和别人分享你的作品,在交流中让大家共同见证你的进步和成功。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推广方式,让你的作品广为人知。    摄影比赛    以参赛作品的不同形式我们把摄影比赛分为两种:纸质照片和数码文件。前者往往是借由平面媒体举办的摄影比赛,例
有这样一个人,曾4次航拍可可西里无人区、3次飞到海拔6300米的空中拍摄帕米尔高原、2次在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阿里凌空亮镜,6次俯瞰青藏铁路从筑路到通车的全过程。特别是对5个高寒地带的系统拍摄,填补了中国航空摄影史空白。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航拍第一人”的田捷砚。    热气球,动力伞,直升机    我第一次航拍是1988年,真正一门心思有计划有步骤立志航拍是1997年,我有一个梦想——航拍中国。  航
[摘要]高考一直是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数学试卷的研究也是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以高考数学2015年全国卷1为分析对象,以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高考数学试卷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数据分析显示,在知识广度方面,该卷在函数与导数、三角与数列、统计与概率模块与新课标存在一致性不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有限的试题题目使考察的具体内容的范围减小,与课标中所要求掌握的具体内容的一致性降低;在知识的种类上
从神农氏到现代化耕作,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农具的亲近,却从未变过。  上海摄影师阿土,作为一个江南人,却对黄天厚土充满了热爱。数十年奔波于秦岭大地,记录那里的风情人文。和黄土岭上的大爷一起蹲在门槛外,吃着油泼辣子面,听着信天游的苍凉炽热。这组作品阿土一改以往传统纪实的手法,以近来颇为热门的环境肖像作为表现方法。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他们日日相伴,视作希望的农具框在一个画面中,以白描似的
[编者按]喀什老城究竟有多拥挤,这些影像以一图胜千言的直观将其展现。当然,在这样特殊的地方拍摄,需要运用智慧去寻找合适的角度,需要了解选用什么样的器材。如今,有大量的老城、古建需要我们留存,看过桑新华的这组图文,您在拍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家乡的街巷时,也许会找到适合的方法。    喀什噶尔,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居住在这里的原生维吾尔族人,绝大部分都住在老城区的高台民居里。所谓高台民
[摘要] 同为70年代出生的作家,魏微的创作呈现出独特的自我印记。在她的同代作家都取大胆的“前瞻”姿态,进行青春、时尚与身体写作时,魏微却选择了“回望”的古典主义立场,讲述她所亲历的70~80年代的小城与乡村生活。在她的笔下,那些被现代主义叙事所遗忘的温润的家庭生活,温婉的“在家感”,女性丰盈的日常生活姿态以及小城与乡村和缓仁厚的生存样态等,无不携带上馨香的诗意。在复杂纷乱的当下现实阅读魏微,就如
摘要 现代社会压力过重,乐观精神的缺失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影片《落叶归根》中反映出了一种真实的符合传统文化精神的乐观精神。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主人公身上洋溢的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情绪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和鼓舞!  关键词 乐观 精神价值    一部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不可回避作品的主题。想说明什么?要表现什么?只要建立在作者对于整个作品的表
The North Face  展会期间宣布,亚太区难度最大的耐力跑赛事——The North Face 100? 2010北京国际户外耐力跑挑战赛将于2010年5月8日从居庸关长城脚下起跑。本届比赛的规模以及赛道难度都比去年的赛事有大幅提高。为宣传本次赛事,The North Face展示了上届比赛的许多精彩照片,摄影对于报道和宣传户外运动起到了非常直观和重要的作用。      戈尔特斯TM  
一个美若观音的大学同学,最近为爱事忧愁:她在两位帅哥之间左右徘徊,一位是贵的流油的富家公子,钱多的倾国倾城,而天平的右侧,则是一位喜欢侍弄鲜花的多情哥们,毕业后,不去单位应聘,下决心自己创业,硬是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姹紫嫣红的世界来。  我分别去过他们两家,富家落落大方,体面地要死,拘束地要命,生怕自己鞋底的灰尘不小心落到人家地板上惹来一片麻烦,而另一方,完全是泥土与美的世界。  关于爱情
[摘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因书中大篇幅的性描写,出版后曾遭禁三十年。而在劳伦斯,性爱似乎是一剂良方,治疗工业文明和战争对人自身的摧毁;更在哲学上,以存在主义,引领世人寻找本真的自我,踏上回归之路。  [关键词]存在主义 性爱 本真 回归    劳伦斯的小说一直致力人与人关系的探索。《儿子与情人》中母亲与儿子、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中男人与女人,男人与男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他的最后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