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痴情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对亲密的男女,明显,是婚外的爱情。女人早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光,而那男人,则年轻得多,至少,看上去,要比她新鲜,还有一丝值得品味的帅气。在女人的面前,他还透着一点点稚嫩,朴拙,与生涩。两个人相拥着,并排坐在一起,低声地私语。他们显然是外地入京的人,在这个城市里,无依无靠,所以走在一起,取暖,或者各取所需。
  男人来自于西部的某个城市,女人来自于北方的一个小镇。女人大约比男人早了几年闯荡北京,所以言行举止里,有那么一股从容与不迫,对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也是熟稔于心。而男人,则是初来乍到的生手,看向窗外的视线里,带着新奇与惊异。他的手,始终紧紧地握着女人的手,似乎,心内充满了惧怕与不安。他很少说话,只安静地听女人讲述身边的事情。他温柔地看着臂弯里的女人,而这个正在老去的女人,也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的情人。
  那是一辆长途的巴士,所以坐在旁边的我,可以从他们的窃窃私语中,窥到他们的生活。女人大约在一家商场里上班,离了婚,孩子放在老家,一个人在北京生活了几年,做过许多份工作,但都不长久;知道这里不是自己的归宿,但还是惯性似的一日日待下去。而男人,则为了可以挣到多一些的钱,养活在老家的老婆孩子,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四处寻找机会。而他们,就是在这样的艰难中,相遇,并且因为境遇的相似,彼此生出同情,进而有了类似爱情的东西。
  快要下车的时候,我看到女人从包里,拿出一沓钱来,放入男人的上衣口袋里。男人非要拿出来,还给女人,却还是被女人硬生生地给拦下了。我听见女人,只轻声说了一句话:等你混好了,再还给我。
  我几乎可以猜得到这段婚外爱情的结局,男人并没有出人头地,女人,也没有等到他有钱可以娶她。困顿之中,爱情渐渐失去昔日的温度,终于还是凉了。
  又想起昔日公司的一对男女。男人50多岁,已是拼到天下的从容模样。尽管,长相不佳,又提前地衰颓,一副残花败柳的样子,但照例还是吸引了一个小他20多岁的女人。两个人的爱情,发展得犹如燎原的火,不可阻挡,连众人的议论与视线,都一并给席卷了去。
  我们都不明白,那男人,究竟是什么地方,吸引了那女人,至于让她这样飞蛾扑火般地,在本应安分嫁人的年龄,还缠绕在他的身上?一日大家看女人单独坐在桌旁,买好了饭,百无聊赖地边玩着手机游戏,边等着男人过来吃饭,于是便推举出帅气的同事,让他利用自身优势,去诱惑女人。
  同事很快调整好面部表情,意气风发地走到女人身边。隔着两张餐桌的距离,我们看着他挤出一脸迷死人不偿命的微笑,绅士般将自己的名片掏出来,温文尔雅地请求女人交换名片,彼此认识一下。假若是个单身的女人,一定会被同事那一刻的温柔,给打动了的。可是,这个女人,却对同事的明星脸视若无睹,只淡淡一句“没有”。
  同事的尊严,终于被戳破了,一脸灰绿地丧气回来。一桌人看着女人遥遥冲那走进门来的老男人,送一个飞吻,皆忍不住,对着灰头土脸的同事,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听说女人升了职,但却是去了外地的分公司。而男人,则哭得眼睛都肿了,却始终换不来女人上飞机前,最后的回眸一笑。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约最怕的,便是痴情,一痴情,便傻了,看不清感情的分量,甘愿倒贴,甘愿做世俗人的谈资。甚至不如我这样的路人,看得清,这爱,究竟能够在附加的砝码上,被诱惑着,走上多远。
其他文献
经常去河南电视台参加节目和活动,从未留意过他们。他们是那么的平凡,毫不起眼,如岁月枯荣的小草,青了一茬又一茬。他们笔直地站在电视台门口,门外是尘世的喧嚣,门内是一片安静和肃穆。  2008年,那场全国悲痛的大地震发生时,整个电视台办公大楼倾动,别人慌里慌张往外跑,他们却是往里跑,急着打开疏散门,检查和搜救大楼里还有人没。那个瞬间,他们没有想到太多,没有伟大的豪言壮语,他们只想:救人。  因为电视工
挣扎    毕业之后,我打消了直奔上海的念头。西部是我的家,是我所有的情感依托。四年前,我从西部的大山里走出来,负笈到了湘南一带。原本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重归西部,去最贫困的山区里支教两年。而今,当前程与家乡真正立在面前时,我却畏缩了。  我内心出现了极大的挣扎。不禁细想,当初读书为何?不就为了能够走出大山,能够摆脱那种一无所有的生活吗?现在,机会就如同杯盘一般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要我轻轻触碰,彷佛就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像进了城的农夫思念他的锄头,像进了厂的女工思念她的炉灶,像退了休的教师思念她的讲台,像归了隐的侠士思念他的江湖。  我思念一支笔。  窗外的雨骤然而至,这感觉也来得急促:突然很想,写几行字。  不用指尖敲击电脑的键盘
做人要耐得住寂寞,无论处于人生的巅峰还是低谷,这句话都是最佳忠告。  电视剧《新三国》中司马懿说得好:“我挥剑只有一次,而磨剑用了几十年”。司马懿跟随君王南征北战,纵横天下,功勋累累。历史记载,他先后辅佐过曹操、曹丕、曹睿三位君主,虽位极人臣,荣显三代,但曹家对他十分不放心,历有防范。原来,“三马同槽”的谶语在曹操时代就已经盛行。曹氏用他只是倚借其才干治军理政,用他对抗外部的强大敌人诸葛亮等人而已
第一年他说,我暗恋的女生有了男朋友。她看着他笑嘻嘻的说,不一定,也许是男生朋友。第二年他说,我喜欢的女生说讨厌我。她拍拍他的肩膀说,讨厌是喜欢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第三年他说,我想离开这座城市了。她点点头没说话,那一年的高考志愿她悄悄填了和他一样的城市。第四年他说,他每天都会  遇见一个女孩子,不是很漂亮,但足够吸引人。她觉得他在成熟。  第五年他说,他每天都邂逅那个女孩子,在图书馆,在公共课上,那是
5月的丁香已经开过,深夜里令人振颤的香气早已从手缝中消失不见。我想我们都曾拥有这样的经历吧,生活一切看起来都不错。即使有小小烦恼,因知别人的生活也如此便放下心来。偶然在一个闲散至静的夜里,难得的清散,安静得仿佛有点寂寞的味道。淡倚窗浓品茶,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经年前的一个人,早已忘记多年,甚或记不得曾与他或她如何经历那细密的岁月,她或他就像突然划过夜空的流星,在那一瞬间照亮你的面孔,你暗暗心惊。如今
有人曾问南海观音“望之皆海,独守孤岛,可好?”观音双手合十说道“心安”。心安处,即普陀。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的路途最辗转,长途车、公交车,继而乘快艇到达普陀,一路拿着敬拜的香,去到心安处,寻心安。海水洗去陆地的浊气,普陀山散发着微茫的雾气,朦胧之中,还未真正踏上岛,便远远看见了,白茫茫之中观音的影子,海天之间,仿佛只剩下了一座远远矗立的观音像,和双手合十“南无观世音菩萨”的信徒。  心灵的安定
邮局分管我们这一片小区的投递员是一个年轻人,一笑脸上有两个酒窝,人憨厚诚实,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耽误大家的信件。  那天,他略带羞涩地对我说,姐,买几张贺卡吧!过年时,亲手写上几个字,送给亲戚朋友同学,既大方又得体又不失温情,同时还能联络一下感情,珍藏一份幸福。  面对他肯切的眼神,我无法不动摇。我知道他们每年都有这样的任务,就算是对他的工作的支持,所以买了几张。可是面对那些贺卡,我忽然变得忐忑起来
我在电脑上敲了一张合租信息,把它发在了C大论坛上。还没过两秒钟,帖子就被新的八卦挤到了后面。  又是关于刘晓璐。  我喝了口茶,百无聊赖的点开《惊!校花刘晓璐男友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四十岁富商!》,很出乎意料的,这次居然不是标题党,而真的是有图有真相。学校后门较隐蔽处,刘晓璐正从一辆黑色卡宴里钻出来,驾驶位上赫然是一张中年暴发户大叔的脸。  我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虽然女生对于比自己漂亮的女孩天生就有敌
幸福来敲门,女记者却遭生死劫难  陈彤出生在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直到上学的年龄,才北上京城与父母团聚。  24岁,陈彤就取得了北师大哲学硕士学位,主修伦理学。那时候,她捧读的是《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等枯涩难懂的哲学名著,平时根本不看电视剧。  象牙塔里的陈彤不修边幅,经常一身牛仔装出入周末舞会,对男生讲话也丝毫没有江南女孩应有的柔美。尽管陈彤聪明而个性,在获封“学霸”称号之余,还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