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型学习小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接手了初二(6)班和(8)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级分属年级中的两个层次,面对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适应新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呢?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创建合作型学习小组、争创佳绩的活动来刺激学生向上的欲望,在竞争中帮助他们体验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
  
  一、合作型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合作型学习小组通常由六位学生组成,根据性别、能力、性格特点、兴趣、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合理差别而建立起来的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学习组织。不同能力、兴趣、性格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互相提供了资源。但是,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问题一: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过于要强而遭到组长和组员的拒绝。
  解决方法:首先要做好组长和组员的工作,让他们学会宽容,为他人着想;另一方面,教师再私下和那位同学交谈,鼓励他要勇于面对困难,鼓足信心战胜困难,克服自卑感,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问题二:在分组时,由于以往同学们有自己的交往圈子,组长的性格特点、领导才能和自身威信各不相同,分组时在人员调配上会存在一定的矛盾。
  解决方法:教师在分组前要有一个全盘的规划,在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教师要兼顾到学生之间性格、成绩和才能的互补,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而打好基础。
  问题三:组长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容易和组员产生一些矛盾,例如组长不公平,包庇自己的好朋友或不能以身作则;组内同学之间的矛盾导致小组人心涣散,凝聚力不够;组长虽然成绩好,但是领导能力有限等等。
  解决方法:教师要能及时发现问题,不要等到矛盾激化的时候再去解决;要做好组长的工作,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对他们的工作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要教育组员对组长的工作要大力支持,帮助自己的小组成为学习的模范,让自己有所收获。
  
  二、合作型学习小组的具体实施方法
  
  1.每位同学在其他小组找自己的竞争对手开展学习竞争。竞争内容包括:平时的听写、课堂发言、小测验以及其它诸如海报制作、小品表演、朗诵比赛等,凡是超过竞争对手的,均能为本组加分。
  2.评比细则:
  1)作业方面。作业要认真按时完成,凡是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高的同学均能为本组加1分,其中教师评价为“Very good!”的加2分,全组作业满员率为100%的每周一次性加5分;反之,则扣分。
  2)课堂表现方面。凡是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踊跃发言的同学由专人负责记录加分,尤其是课堂的角色表演、辩论、游戏竞猜、新闻报道、专题采访等能力性活动就更能体现小组组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合作精神。
  3)教学评估方面。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所学知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手段来体现的。因此,学生对平时的各种测验非常重视,也希望通过各种测试来获得教师对他的认同和鼓励。我们的评估手段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A、每节课的听写:凡是得满分的同学可以为小组争得2分;90分以上得1分;不合格的同学扣小组分一人次1分。
  B、测验:测验分为同步测验和单元测验。同步测验:一般根据每周的教学内容,我们会安排一次周测。每个单元学完后,我们会安排一次单元测验。凡是班级前十名的同学可以为小组加1-10分。班级均分以下的同学一人次扣小组1分。
  C、课文背诵:凡是没有按时背诵的同学一人次扣一分。
  4)竞赛活动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英语学习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诸如学校组织的英文书法大赛、小品表演比赛、朗读比赛、小报制作比赛,还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习作寄往报社刊登。凡是在此类大赛中获奖的同学都能为小组争得3-5分。
  5)整体表现。凡是小组内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学习气氛浓、学习风气好、成绩提高显著的,以小组为单位加10-20分;凡是组员有明显进步的,为小组加3-5分。凡是发现组员有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服从管理的现象,不仅要扣小组分,还要扣该生本人的平时分;凡是发现在学习中有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和同学的一律重扣。
  
  三、反思
  
  当然,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笔者还是在试验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在学习方面比拼赶超,把原先分散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到了学习上;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他们便不会像以前那样在学习上那么保守、自私,他们发现问题共同探讨、一起解决,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了,学习成绩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提高;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上课更有热情了,学生学习更有劲头了,让他们在学习中增强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但是,在这一实践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合作学习小组的奖惩制度使得一些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真正有效,同学之间能够做到真正的彼此尊重、互相平等吗?这一切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改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相信,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迈出更为稳健的一步!
其他文献
梳理分析了浙江省近现代工业遗产形成的背景,界定了考察研究的时间范畴、空间范畴和类型范畴。据此开展信息数据调研,整合图形信息与属性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