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斯比特畅想未来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奈斯比特(1929-2021)美国学者

  行销数十个国家的1982年畅销书《大趋势》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4月8日逝世,享年92岁。他的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表示,在奥地利的居所,奈斯比特在平静中离世。
  上个世纪60年代,奈斯比特首次造访中国,这位学者始终对中国发展抱着好奇与期待。过去二三十年,尽管奈斯比特夫妇居住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但他们每年都会数次造访中国,还创办了研究中国转型的机构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
  1929年1月15日,奈斯比特出生在美国盐湖城。早年他曾涉足政坛,1963年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教育部助理部长,后被聘为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此后,他创办都市研究公司,用自创的“内容分析”方法来研究美国社会,将公司定期制作的研究报告兜售给大公司和图书馆。全球畅销1400万册的《大趋势》一书的蓝本正是这些研究报告。
  这份关于未来的畅想绝非向壁虚构。事实上,“内容分析”的工作方法是广泛收集各地每一天的报纸,对报纸的内容进行分类编排,建立索引并作出分析比较。奈斯比特始终认为,重大的社会变化都是自下而上的,通过对城市、乡村变化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判断出社会发展趋势。他成功预测了网络兴起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世界的飞速变化令奈斯比特振奋,他认为,当今世界人们必须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前瞻性,例证是每年已有10亿封邮件的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如今就算身处狭小的生存空间,但面对的已是信息全球性的地球村了。
  这位学者一直尝试摸清未来社会的大动脉。《大趋势》面世后将近20年平均每年他都有新作问世。他始终对亚洲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在前几年与他人合著的《亚洲大趋势》里,他预言亚洲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或许正因如此,许多亚洲人對奈斯比特有特别的好感。
  他一生有多达一百多次访问中国的经历。基于对中国几十年的关注和集中研究,他在《中国大趋势》中总结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至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重塑全球化新格局,也是稳定地缘政治和国家局势的重要力量。他相信“中国模式”将影响整个世界。
  中国的发展变化始终在他的视野中。十年前,耄耋之年的奈斯比特来到中国。他相信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重心将在西部地区。他深入成都调研一年,与当地专家学者讨论,大量走访成都的企业、学校、艺术馆、村委会,也走入农民家里访谈,最终出版《成都调查》一书。
  “我不是预言家,”他曾说,“我是按照我所了解的信息来判断这个世界的未来走向的。”
其他文献
此刻是下午3点,日头正烈,我手里拿着采访函,走在马路边,今天下午的工作是向当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采访了解情况。  看起来时间紧、任务重,但丰富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这往往是整个采访中相对轻松的环节。这些实践经验来自五湖四海,也在这次从闽南到东北的差旅中,再次得到验证。  由于记者证还在申请流程中,我每次采访都要从单位申领采访函,尤其采访官方部门时。多的时候,要申请十几份,一沓A4纸拿在手上,站在路边
人物周刊:有些评论可能会觉得《阿丽塔》电影的色彩过于明亮了,缺少孤独感。你们怎么看?漫画里有一个经典场景,阿丽塔坐在某机器的顶部,忧伤地看着天空的撒冷城。  卡梅隆:缺少孤独感,有意思。确实,漫画里有种感伤。  罗德里格兹:漫画很长,我们只是还没有做到那个部分。在下一部电影中,阿丽塔或许会边吹口琴边思念着雨果。全套漫画大约有30本书,这部电影只集中讲述两册的内容,所以漫画中的很多细节都不在电影里面
2021年6月1日,在广州市体育馆搭建完成的“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这里将一共搭建四组气膜实验室,预计6月3日可全部投入使用。届时其日检测产能可超12万管,将有效扩充广州核酸检测能力  5月下旬,广州进入“龙舟水”季节。这段暴雨天来得比以往更特别一些。忽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高温和大雨之间切换的空气中多了一些紧张气氛。  5月21日,广州曝出新冠本地感染确诊病例。首发病例来自荔湾区龙津街,市中心的老
左起:选调生韩赵晶、彭丽叶、吴莹、杨晗、马睿、孔漩、和一恒在昆明市阿旺镇小营村  “山高路远,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到外面去打工挣钱,长见识;另一方面,村里要脱贫发展又需要年轻人……这平衡的度实在很难把握。下派的这些选调生干部,来的正是时候!”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阿旺镇小营村的村支书陈莲芳说起村里的现状。  选调生是公务员录入的一种。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
我是擦干了眼泪写这篇手记的。哈哈哈。不用担心,流泪是因为看了王霜的进球。球入网的瞬间,王霜跪倒在地,之后起身,一边奔跑一边亲吻球衣上的国旗,和压抑已久的队友紧紧拥抱。  体育总是有直达内心的力量。但我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体育迷,虽然刚入行时做过六年专职体育记者,但我始终看不懂技战术,不像那些专业体育记者,脑子里有一个超大数据库,可以随意调取素材。  我关心的是人。我至今还记得来到本刊时的兴奋与轻快。
图/受访者提供  海外华人的写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在马来西亚,国语是马来语,官方语言是英语,日常使用粤语等方言,交杂着用英语和马来语代替的词汇,如果要表达一个工具的中文名称,多数是要翻阅字典的。  因此,马来西亚的华人作家们,总是呈现出一种用力过猛的态势。为了能够跟世界上其他中文地区的作者站在同一个高度,他们往往需要下更多功夫去阅读、记忆、书写,才能看似轻松地驾驭这门平日并不使用的语言。而这
编辑和我说写一篇记者眼,我说最近都没有稿子,编辑说没事,就随便聊聊。  没有稿子的原因是因为前些日子生病了,8月下旬出差回来后看病,9月做手术,然后休息。手术是切除子宫肌瘤。这块良性肿瘤所处的位置和自身大小,已经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  在妇科门诊来来回回的二十天,我听到了许多女性隐秘的痛苦。在此之前,我从未认为我与其他女性是命运相关的共同体。但在妇科门诊,我强烈感受到,有些疼痛无法被观察到,只有
图/谭伟平  谭伟平最后一次见到黄小鹏是疫情前的10月,在香港深水埗源记大排档。在座的还有从北京移居香港的艺术家马玉江,在广州、香港两地游走的黎子元,在港的澳门人阿高,还有几位内地移居香港的诗人、作家和文化人。谭伟平回忆,黄小鹏身边的朋友都是从事文化的异乡人,离开了家园,到异地追寻精神上的理想。“我虽然不知道小朋将要到哪里,但在他的旅途上,遇见相知相惜的结伴者众,他并不孤单。”  刚认识时,黄小鹏
赵鼎新在8月末回国,继续在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工作。他常年生活在芝加哥,居住在一栋有四百多户居民的高楼里,他戏称“一栋楼就是一座村庄”。  赵鼎新身上颇具戏剧色彩的一点在于,他在昆虫学领域学习了12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读到博士最后一年时,决定转入社会学领域,“我对国家的关切已经取代了对昆虫的兴趣”。  浸入社会学研究后,赵鼎新認为自己首先要克服的是“一种弃医从文的鲁迅情怀”,即通过自己的写作来改变
写作营与马丁合影  HBO《权力的游戏》迎来大结局。它的原著系列小说《冰与火之歌》从23年前面市以来,一次又一次推动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变化。这部作品大幅度扭转了《魔戒》开辟的奇幻文学领域,改变了该类型的既定印象与宗旨,也改变了许多读者的口味。它帮助热爱幻想的读者看清人类世界的严酷,也帮助在现实中奔波的人们踏入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  这一切的背后推手,便是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他的作品在某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