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工程质量和施工准备工作以及市政道路施工工艺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措施
一、工程施工材料质量
市场上各种材料销售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要选择有国家认证合格的生产许可企业,社会信誉度高,有技术检验的生产厂家。对所选用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设备等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并且注明使用工程项目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和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地点。具体控制如下:对钢筋、水泥、白灰、二灰碎石等主要材料,除必须具备质量证明文件外,还应按要求做进场复检试验;砂石料等地方材料,除级配试验、压碎、含泥量、抗压强度试验外,还要特别注意碎石针片状的含量情况。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石料=8:16:76,就应该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执行。施工中所有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规定的周期、日期到检定中心进行检定检测,按期维护,同时备好设备档案和技术资料的相关归档备案。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等在施工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取抽取试样,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核检验,复检结果合格方可使用。
二、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一)灰土路基工程
石灰土摊铺:在湿润的下承层上按照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延米需要灰土的虚方数量,设专人按固定间隔、既定车型、既定的车数指挥卸料。卸料堆宜按照梅花桩形布置,以便于摊铺作业。摊铺前人工按虚铺厚度用白灰撒出高程点,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作业,必要时用装载机配合。石灰土摊铺长度约50m时宜进行试碾压,试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接茬的处理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土接茬处应预留部分不予压实,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应洒水湿润;宜避免纵向接茬缝,当需纵向接茬时,茬缝宜设在路中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级形。
(二)摊铺、整平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约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和均匀。路宽大于8m时宜采用双机作业,两台摊铺机组成摊铺作业梯队,其前后间距约为10m~15m。摊铺机内、外侧用铝合金导梁控制高程。摊铺机起步后,测量、质检人员要立即检测高程、横坡和厚度,并及时进行调试。
(三)碾压
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静压1~2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四)接缝的处理
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下次施工前先将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再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面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五)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配比中的材料与工地材料差异大,不按配合比施工造成和易性不好、抗压抗折强度低、路面出现裂缝、露石露砂,不良施工造成蜂窝麻面、胀缝不贯通、传力杆失效、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等。
(1)混凝土开始搅拌之前,按设计配比根据工地材料含水量情况,计算每立方混凝土工地材料用量,测坍落度,确定各种施工材料的实际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根据施工条件情况进行适当调节,按照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严格控制,如果各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或实际材料与送检材料差较大,应通知试验室调整配合比。
(2)试拌成功以后,严格计量装置的标定与使用,使各种材料的试拌用量控制。拌制混凝土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不变,适当调节施工进行条件,加强质量监督与抽检,注意保持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应将基层浇水湿透。浇筑前应仔细检查基层表面、模板位置、高程等,钢筋、预埋件、传力杆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應将基层洒水湿透。摊铺时卸料均匀,布料与摊铺速度相适应。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20~40mm,不同坍落度的松铺系数为:1.15~1.25之间。分两层摊铺时,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度应为总厚度的3/5左右。
(六)沥青路面
(1)摊铺。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宜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组合梯队摊铺,固定板摊铺机组装宽度不宜大于10m。当混合料供应及时,全断面施工不发生离析现象时,也可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宽度摊铺。
(2)碾压。碾压段长度以温度降低情况和摊铺速度为原则进行确定,压路机每完成一遍重叠碾压,就应向摊铺机靠近一些,在每次压实时,压路机与摊铺机间距应大致相等,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平行道路中心线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轮宽,最后碾压中心线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在碾压过程中应采用自动喷水装置对碾轮喷洒水,以避免粘轮现象发生,但应控制好洒水量。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上停车,振动压路机在已压实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应关闭振动。设专人检测碾压密度和温度,避免沥青混合料过压。
三、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合理的进行机械设备以及人力物力投入,严格遵循施工工序要求,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城市市政道路路网完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08(3).
作者简介:唐美满,平邑县市政工程公司。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措施
一、工程施工材料质量
市场上各种材料销售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要选择有国家认证合格的生产许可企业,社会信誉度高,有技术检验的生产厂家。对所选用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设备等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并且注明使用工程项目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和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地点。具体控制如下:对钢筋、水泥、白灰、二灰碎石等主要材料,除必须具备质量证明文件外,还应按要求做进场复检试验;砂石料等地方材料,除级配试验、压碎、含泥量、抗压强度试验外,还要特别注意碎石针片状的含量情况。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石料=8:16:76,就应该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执行。施工中所有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规定的周期、日期到检定中心进行检定检测,按期维护,同时备好设备档案和技术资料的相关归档备案。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等在施工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取抽取试样,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核检验,复检结果合格方可使用。
二、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一)灰土路基工程
石灰土摊铺:在湿润的下承层上按照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延米需要灰土的虚方数量,设专人按固定间隔、既定车型、既定的车数指挥卸料。卸料堆宜按照梅花桩形布置,以便于摊铺作业。摊铺前人工按虚铺厚度用白灰撒出高程点,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作业,必要时用装载机配合。石灰土摊铺长度约50m时宜进行试碾压,试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接茬的处理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土接茬处应预留部分不予压实,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应洒水湿润;宜避免纵向接茬缝,当需纵向接茬时,茬缝宜设在路中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级形。
(二)摊铺、整平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约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和均匀。路宽大于8m时宜采用双机作业,两台摊铺机组成摊铺作业梯队,其前后间距约为10m~15m。摊铺机内、外侧用铝合金导梁控制高程。摊铺机起步后,测量、质检人员要立即检测高程、横坡和厚度,并及时进行调试。
(三)碾压
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静压1~2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四)接缝的处理
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下次施工前先将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再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面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五)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配比中的材料与工地材料差异大,不按配合比施工造成和易性不好、抗压抗折强度低、路面出现裂缝、露石露砂,不良施工造成蜂窝麻面、胀缝不贯通、传力杆失效、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等。
(1)混凝土开始搅拌之前,按设计配比根据工地材料含水量情况,计算每立方混凝土工地材料用量,测坍落度,确定各种施工材料的实际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根据施工条件情况进行适当调节,按照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严格控制,如果各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或实际材料与送检材料差较大,应通知试验室调整配合比。
(2)试拌成功以后,严格计量装置的标定与使用,使各种材料的试拌用量控制。拌制混凝土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不变,适当调节施工进行条件,加强质量监督与抽检,注意保持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应将基层浇水湿透。浇筑前应仔细检查基层表面、模板位置、高程等,钢筋、预埋件、传力杆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應将基层洒水湿透。摊铺时卸料均匀,布料与摊铺速度相适应。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20~40mm,不同坍落度的松铺系数为:1.15~1.25之间。分两层摊铺时,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度应为总厚度的3/5左右。
(六)沥青路面
(1)摊铺。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宜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组合梯队摊铺,固定板摊铺机组装宽度不宜大于10m。当混合料供应及时,全断面施工不发生离析现象时,也可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宽度摊铺。
(2)碾压。碾压段长度以温度降低情况和摊铺速度为原则进行确定,压路机每完成一遍重叠碾压,就应向摊铺机靠近一些,在每次压实时,压路机与摊铺机间距应大致相等,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平行道路中心线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轮宽,最后碾压中心线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在碾压过程中应采用自动喷水装置对碾轮喷洒水,以避免粘轮现象发生,但应控制好洒水量。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上停车,振动压路机在已压实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应关闭振动。设专人检测碾压密度和温度,避免沥青混合料过压。
三、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合理的进行机械设备以及人力物力投入,严格遵循施工工序要求,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城市市政道路路网完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08(3).
作者简介:唐美满,平邑县市政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