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现状的研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习惯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教师则是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者。但是幼儿在幼儿园可以有很好的表现,在家中对于家长的教育却出现不配合的现象。由此,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习惯养成
  一、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家园沟通不及时,不能有效的互相反馈幼儿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对于本身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家庭中家长对幼儿的溺爱,包办现象也十分突出。从家庭到幼儿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它们通过不同方面和各种渠道影响幼儿良好习惯的发展。
  (一)教师与家长之间关于幼儿习惯养成方面的沟通不足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中存在沟通时间短暂、交流缺乏主动性的情况,主要为沟通方式不合理,沟通不畅的问题。通过数据调查显示,在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许多家长不会主动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也没有主动就家中孩子的状况向教师提供反馈。
  (二)家长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意识淡薄。
  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会比较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且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中起到积极督促的作用,而祖辈老人溺爱孩子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幼儿园老师会教给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在家中仍然存在家长包办代替现象。
  对于在幼儿园中幼儿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教师会在离园时单独与家长进行沟通,说明幼儿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在家中对幼儿的不良习惯加以约束。但是,部分家长对于教师的意见只是口头上的应答,但是并没有实际行动,所以使得教师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便产生了家长漠视老师的教育的现象。
  (三)家长与教师自身不良习惯对幼儿习惯养成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很早便学会了模仿,但在模仿的过程中,家中与幼儿园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模仿是看见别人在做什么,他们也总是要去做。家庭成员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他们的某些行为,有些不良行为也由此而来。
  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成为幼儿的模仿对象,当教师有不恰当的语言行为时,便极易被幼儿模仿。
  二、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在幼儿园中,为了方便管理,许多幼儿园在没有特殊情况时,是禁止家长随意进出幼儿园的。家长和教师大多是在接送孩子的空隙时间进行简短的沟通,或是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对于比较受家长欢迎的幼儿园活动,如家长开放日、家长会以及家园沟通记录表一类的活动,设立在工作日,家长的参与频率和机会是较低的,是存在一些弊端的。
  (二)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角色上的失衡
  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与家长没有以合作者的身份教育幼儿,而是单方面的以某一方为主导。这样的家园合作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缺乏尊重和平等的沟通。
  (三)幼儿园与家庭在榜样作用上的缺失
  家园合作养成幼儿习惯的过程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与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和自己接触最多的父母与教师,幼儿总是会把目光放在两者身上,在不经意间模仿二者的行为。家长与教师的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
  三、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针对幼儿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的问题,为了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家庭与幼兒园加强沟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仅靠幼儿园或家长都是不够的;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解决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师和家长应加强沟通。教师应将幼儿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积极与教师合作,在幼儿一些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要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在家园合作活动中可以选择出有利于促进家园合作的沟通方式,如家长开放日以及家长会等。所以,家园沟通才能更好的促进家园合作,才能在幼儿园与家庭一致的教育力量下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在家庭教育中由“包办代替型”向“自主型”转变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理活动中的主动性会明显增加,碰到事情时会喜欢说“我能”“我可以”“我自己来”幼儿会更愿意自己去尝试探索事物。要把握住这一关键期,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学会自理、承担简单的家务(班级)劳动等。
  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很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家长要把握这个关键期,学会放手,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激发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教师与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习惯榜样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的不是管制,真正的教育,是教师与父母能够从自身出发,给孩子做好榜样。在生活中,幼儿会模仿父母和教师的言语与行为。在很多时候,家长与教师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被孩子印在的脑海里,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榜样示范法是家长和教师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榜样即言传身教,而言传身教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与教师的言传身教渗透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因此,我们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王珊珊.幼小衔接中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铁路企业从单一的政治功能属性,向具有政治和经济功能的国有企业过渡。2018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及时响应政府“政企分离”的政策,为了提升铁路企业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铁路行业的“公司制”改革,迫使铁路企业进入运输市场的竞争队伍中,由此可见,对铁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研究势在必行。S高铁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铁路运输枢纽,主要干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在空间上的产业组织形式,对一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本国区域经济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区域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成为集群内产业开拓广阔市场的门面担当,在增强集群外部发展动力的同时,不断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提升了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集群的科学高效、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教育产业也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传统的单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知识实现的需要。因此,教师有必要为课堂教学设定更高的教学目标,以保证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助式";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三助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调查的推广和应用发现,反响
期刊
摘要:小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学生打下基础的重要开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的事物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其中小学教务管理这一方面也经历着不断的变革,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对新时期小学教务处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  关键词:教务处;管理职能;转变  引言:  教务处作为服务部门,服务着在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务处在教学活
期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和财富长期稳定增长,2020年我国人均GDP继续超过1万美元的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3万元,我国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潜力得以持续释放,为金融市场的繁荣兴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证券市场与金融市场相辅相成,它的稳定发展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作为直接接触消费者的证券市场营销人员,其服务意识、工作热情、知识储备等都会直接影响其的投资服务水平,而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营销
摘要:亲职教育是指对父母的教育,相关机构或组织为了帮助家长解决育儿方面的问题而提供的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内容,以及科学的指导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成功的扮演家长的角色。学前儿童阶段是幼儿形成性格习惯、道德品质的萌芽时期,由此可见,家长在承担幼儿的身体健康、生理健康等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幼儿和家长的需求饱满,亲职教育发展空间巨大。本文就我国开展学前儿童亲职教育的意义与其存在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的关键内容,而阅读教学更是其中重要一环,如想要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点燃小学生阅读兴致,教师就需要将新课改作为依据,主动地革新阅读授课理念,以此来更好的培育小学生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拓展阅读为出发点,分别从运用电教技术、构建阅读情境、了解学生兴趣、科学选择阅读材料等几方面,来对拓展阅读的有效授课策略做出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
期刊
在银行的众多职能部门中,银行存在的基础就是运营管理,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运营管理能力的优劣与银行能否获得外在良好的声誉以及能否创造内在价值息息相关。各商业银行在进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改革,但在运营管理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配置问题逐渐显现,在某种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人员和岗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两者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