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资源点亮初中历史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课堂改革要求下,我校历史科组开始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通过把乡土历史人物融入课堂,巧用新兴乡土历史人物资源点亮初中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大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新兴;本土历史人物;初中历史课堂
  在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养成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学习死气沉沉,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人生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把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资源融入初中历史课堂,使历史教育的视角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放置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之中,形成历史大课堂的观念,弥补我们传统课堂的不足,点亮初中历史课堂。在实践中主要收获有三方面:
  一、巧用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点亮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告诉我们,新课导入得法,整节课学生将会兴致盎然;反之,就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巧用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点亮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精心设计,上课时通过播放新兴历史人物图片,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学期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由于唐朝离我们学生很远,很难感受到唐朝的繁荣与强盛。这节课我们利用新兴历史人物六祖惠能资料,创设武则天赏赐六祖惠能的视频和配合国恩寺图片情境导入。并向学生介绍说:国恩寺是我国唯一以“国”字开头的寺庙,厉害吗?你们知道是哪个皇帝赐名?这个皇帝是哪个朝代?它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吸引住,并且提出一连串问题,非常迫切想知道唐朝的历史。在讲授八年级上学期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利用“红色管家”叶季壮照片创设情境,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打仗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吗?这说明打仗时粮草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败。然而1941年到1943年,日军的残酷“扫荡”,加上国民党军的包围封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我们新兴县的叶季壮将军为解决军需物资做出重大贡献,他是怎样帮助我党度过困难的?学生探究兴趣被激发了,主动地看书找答案,这为我接下来的进一步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巧用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资源创设平台,点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视。长期以来,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巧用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资源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点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让学生课前将实践活动收集的新兴历史人物的资料小组整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PPT展示民国时期新兴“一河两岸九统领,火烟相盖两省长”的传奇人物李耀汉和翟汪。八年级下学期第9课《对外开放》,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出来展示改革开放后新兴的变化和为新兴发展做出贡献历史人物:潘顺庆和温北英。第13課《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让学生出来介绍新兴华侨陈宝垣对新兴教育事业发展所出贡献等等。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充分展示,以点带面,点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巧用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资源创设真实历史,点亮学生人生志向
  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培养一代有担当的接班人,历史教学在这方面比其它学科更有这方面独特功能。巧用我们学生身边熟悉的新兴乡土历史人物资源创设真实历史,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实现情感升华 ,点亮学生人生志向。例如,我们学习到讲抗战历史时,我们科组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带领部分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分别参观温氏集团文化展厅,新兴中共党委旧址新民小学和中共抗日名将叶季壮故居,学生跳出书本,走进社会,现场图片、实物、专家讲解等等真实历史再现,亲身触摸历史,思想、情感不断碰撞与升华。其中有学生观后感这样写到:看着一个个革命人物的历史介绍和故事,我充满了敬佩、骄傲、感激之情,因为没有这些革命先辈们血与汗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身为和平年代青少年,理应向革命前辈学习,学有所成,造福一方,为国家、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见,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收获在课堂上是学得不深刻,让学生真正的去参与活动实践,直观、感性地触摸历史、体验历史,让历史与现实去碰撞,才有感触,才有所悟,对事情的看法才会有所提高。身边真实的例子就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要善于发掘利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点滴浸润于学生心中,顺势进行引导教育,教书育人就会水到渠成。
  在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对乡土的亲切感,巧用新兴县乡土历史人物资源融入初中历史课堂,使历史教学的有温度、有情怀,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主动性强、树立人生奋斗目标,使历史课堂更明亮。
  参考文献:
  [1]魏恤民,吴美娟.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J].历史教学问题,2015.
  [2]黄达辉.新兴风物[M].中华书局.
  [3]李文送.教师的生命成长[J].教师月刊.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逐渐深化,并且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大部分教师使用的仍旧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方式,与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本文的论述中,将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读导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旨在有效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创客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个教育界,在各高校、各重点学校中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创客教育名声日益雀起,一提起创客教育就想起那些各种炫酷造型设计的创客空间及空间里昂贵的各种硬、软设备。众多的普通中小学在创客教育上受到了财力、空间、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原因甚至还没有开始创客教育,导致创客教育在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本文就探索在普通中小学创建草根(草根指的是大众化,平民化)创
【摘要】德育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更会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国家整体的文明水平。因此,各学科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文从习惯养成、互助意识的养成、传统美德的传承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德育;渗透  德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更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小
【摘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自信培育内容,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四位一体联动作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下文化自信培育实践做法: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以及环境育人,发挥学校立德树人的功能,培育与坚定我国文化自信。  【关键词】 四位一体 ;联动共育;文化自信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10号文件)在“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伴随
【摘要】如何上好初中英语复习课是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都极为关注的话题。笔者长期从事中学英语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尝试让学生在复习课堂上“动”起来,做到由“我教,你学”向“你学,我教”转变,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学习的原动力和积极性,从而使得复习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课;学习效率  复习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温故而知新”。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
【摘要】英語课堂笔记是一种常规且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但如何引导学生记好英语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效率,是目前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根据当下英语课堂笔记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记课堂笔记有效策略研究,让学生能认识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合理应用课堂笔记。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课堂笔记;有效策略  做笔记是常见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可帮助学生记住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并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等。英语课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特色创建必须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主线做好文章,否则就会偏离正轨。因而,抓住学校常规管理就是抓住了学校特色发展的“牛鼻子”,做好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其本质就是为师生服务,为学校特色发展服务。  一、树立一个宗旨意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信念、学生有进步”  中心小学和其他兄弟学校一样,优质发展创品牌,面临特色师资缺乏、生源多来自农村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深度制约。我校在思考特色品牌
【摘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更是进行家校合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表现在“显性文化”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隐形文化”的建设上。但是随着教育E时代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出现了家校沟通缓慢、形式枯燥等弊端,亟需一种新概念、新模式的班级文化建设。本文基于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智慧教育理念下如何利用公众号、班级网络空间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家校合
本报综合报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成立之初提出“教育向工农开门”,到21世纪提出“把促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和政府始终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执政理念、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国家,全面实现了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到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1.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8%,高等教育即将步入普及化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