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随着对外政治、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英语在我国愈显其重要性。在很多发达地区,英语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中国人的总体英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然而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情况不乐观,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其原因如下。
  1.师资不足且教学方法陈旧。民族地区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尤其是比较偏僻的山区,难有吸引英语人才的优势,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入学人数增加,造成了英语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在几个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有的小学不开设英语课,或开设一两年英语课,敷衍了事。虽然国家要求实行素质教育,但在民族地区难以实现,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而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科学,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力性而轻视情意要素,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上往往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即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所产生的评价结果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片面性,甚至导致歧视学困生现象。
  2. 对新教材的教法处于探索中,没有形成系统方法。教师对新教材的特点、逻辑没有完全认知,导致教学紊乱。
  3.民族地区的学生几乎都是用民族语言而不会用普通话交流,直接影响到英语的教学。如果小学教师用民族语来上课,就使一些学生连汉语都不会说。刚进初一的学生对汉语的理解都很差,从而影响英语学习。
  4. 学生家庭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家庭条件及周围环境的限制,除了每周的英语课,很多民族农村地区的学生极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因此对英语缺乏足够的兴趣。且学生的家庭整体素质不高,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目前民族农村地区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不仅英语基础差,而且学习习惯、方法更差,大部分学生由于所处环境的影响,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5.教学设施落后。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人数骤然增多,而民族农村地区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条件缺乏。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又缺少有效的辅助设施,教师很难开展全班操练活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
  二、解决策略及思考
  
  1.引进人才,确保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住房,职称评定等各方面全部予以落实,避免造成引进人才的再次流失。同时也要避免定位不清楚:认为学历、职称越高越好,忽略具体学科的发展。
  2.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新课改的理念。教师的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只有热爱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事业、努力优化和创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英语教师,才具备在民族地区结合民族学生生活实际将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
   (1)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 活化教学内容。
  为了加强语法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并激活课堂教学, 教师可从选择教材入手, 建立灵活的语法教学的认知环境。教师如果能将语法知识与真实的语言材料结合起来, 这样既可以弥补语法书的不足, 又从认知内容上活化了语法教学。那么如何来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呢? 可供教师选择的真实语言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声像资料及电子教材等。文字材料如报纸、杂志、书籍、广告或学生作文等。声像资料如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图片等。另外, 视觉、听觉刺激容易使学生的中枢神经兴奋,输入大脑中枢的信号如果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实用性, 大脑就会产生兴奋的情感, 最后变成活跃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可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 将语法规则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化语法教学。
  (2)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提高多语教学能力。
  在农村中小学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特别是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都会两种语言,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英语教师要教他们学习英语,就要展示出英语的优越性和魅力,要在课内外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充分展示教学目的语的工具性。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更要注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民族地区的学校生源结构复杂,各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自己不同的语言,他们对汉文化和英语民族文化充满好奇和求知欲。英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他们的语言有所研究,在英语课堂上时不时地将英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对比。要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要善于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改编教学内容,尽可能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融入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乐于学习英语。
  (3)注重对新教材的研究。
  教材的编排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必须组织专家、一线教师认真研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英语教学方法。应该合理开发适合民族地区的地区教材,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应把教学内容尽可能改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通俗易懂。吃透新课标,贯彻落实新课标是成功进行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前提条件。 
   (4)练习题少而精,给学生真正减负,作业及时评改。
  很多教师加班加点,盲目挑题、印试卷,每到晚上、星期天,学生要做的英语试卷一张又一张,不但没有减负,反而给学生加重了学习负担。实际上,这些练习题大部分没有意义,题目类型重复累赘。教师固然要抓质量,但也要注意方法,不能盲目乱抄练习题,这样会导致学生厌学英语,丧失信心。笔者认为,目前民族地区初中生读书确实很紧张,为了让学生学英语学得更轻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不要仅“授人以鱼”。因此,教师要多动脑筋,认真备课,做到练习题少而精,抓典型,当天的习题当天批改,把学生的作业效果这一信息及时反馈给他们,让学生和教师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从而达到减负的目的,形成快乐学习的氛围。
  3.加强英语教学设施建设,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的现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发达国家的语言教学,已普遍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不仅采用幻灯片、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辅助教学,还采用电脑教学、电脑考试等手段。通过这些现代教学设备,全面丰富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视野,充分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授课质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好的教学平台,教师就便于调整教学方案,把整个教学思想彻底转变,即教学内容从以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地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学由句子水平转变到语篇水平,由单纯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性转变为既重视精确又重视流利应用。
  在中央召开的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着重指出,“要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这标志着中央已对少数民族外语教学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李副总理的话道出了建国以来外语教学界的心愿,也给我国英语教改推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要搞好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对广大的外语教育从业人员自然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笔者认为从事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工作的教师,当踊跃向前,尽己之力。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3]戴志强,等.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J].教学研究,1995(9).
  [4]蒋 烨.浅谈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和谐发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关累”是傣语,意为“追赶金鹿的地方”,地处云南省勐腊县境内。这个有着浪漫地名的港口,它是湄公河入境船舶的第一个停泊港,素有国门第一港之称。2012年3月1日,当初春的暖阳普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关于基
在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言堂”,学生擅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无从谈起自主学习,更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允许学生的奇异思想,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性思维、求知欲和好胜心,给学生留有更多思考、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相互沟通,政治课堂应是有生命的,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学习评价采用标准化的考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