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基于“认知·情境”的活动型教学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300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情境"教学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优化情境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基于"认知·情境"的活动型教学,可从内容整合、素材适合、学生组合、形式契合、点拨切合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教材解读到位、合作探究正位、素养培养上位、独立思考就位、教师指导补位的"五位"一体,实现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序列化。
其他文献
思政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学科试题命制中达成学科价值,通过设置试题情境,以先锋模范人物的故事、英雄榜样的事迹和社会历史巨变的事实,用大爱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呵护温暖、示范引领、感召砥砺,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南昌获评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既是对此前相关工作的肯定,又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有必要总结"南昌经验",南昌也需厘清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前行方向,不断深化和扩展智慧教育,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发展智慧教育的进程中,南昌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未来该如何发展?《教育家》邀请教育信息化专家进行了深度解析。
期刊
"链"是学科教学立意的灵魂要素,是支撑和推进深度教学的"第三只手"。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具体教学实践,可从逻辑链、思维链、情境链、问题链、价值链五个维度切入,寓教于"链",思行结合,探究深度教学如何因"链"而爱、因"链"而动、因"链"而效。
在我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时刻,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教学设计有高度,让学生在大视野中培养大格局;材料选择有温度,使学生能体悟到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分析问题有角度,使学生学会辩证看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立志报国有态度,让学生把自身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创意板书能形象呈现教学内容,增添课堂意境之美,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凝结教师示范引领,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高效。
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新时代。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线性的静态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互联互通的立体多维的关系。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学科核心素养既相互融合衔接又相对独立成模,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并落实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自2016年以来,课程思政建设逐渐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持续升温,内涵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都取得明显成效,但热度背后也暴露出标签化、等同化、显性化、功利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引起重视,还要采取具体举措予以理性解决。
课堂点评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课上,巧妙的点评,聚焦关键点位,把握点评契机,关注学生发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何为巧妙点评?如何找寻关键点位?怎样把握点评契机?解决上述问题后在回归教育教学主体过程中教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针对地方本科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专业动力不足、教学科研"两张皮"、创新与专业融合不够、产教融合不深等问题,地方本科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对转型的认识,实现科学定位,深化综合改革手段,以服务企业、服务地方和对接行业作为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交往,形成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
期刊
思政教育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和道德品行的规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社会环境逐渐趋于复杂和多元。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意识尚不成熟的阶段,极易受到西方消极思想或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例如崇尚金钱的拜金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等,这给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诸多现实阻碍。在此形势下,学校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