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学外语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妈退休以后,就热心于社区活动。如今,老妈已经是老年腰鼓队的主力鼓手。老妈和她的腰鼓队参加过很多社会公益活动,如新一中奠基、铁路的开通剪彩、欢迎大型的旅游团体、为汶川地震募捐,等等。为了迎奥运,也为了方便和来石钟山旅游的外国朋友交流,老太太居然想到了要自学外语。
  老妈性格开朗。我上初中的时候,特别调皮,仗着刚学会的几个英语单词,经常逗弄老妈。一遇到她问我啥,我就嘻嘻哈哈Yes、No地回答,老没正经,害得老妈气急败坏,随手捞起扫帚就打。好在老妈聪明,学得很快,几个回合下来,老妈不但弄懂了Yes和No的意思,还能正确运用。这次老妈要学外语,我和老爸不由地暗中发笑:哼哼,就老妈那两个Yes和No的基础,还能学好?
  老妈说学就学,先是做好吃的贿赂孙子、外孙女们。红烧肉、糖醋鱼、啤酒鸭、麻辣五香豆、酸辣土豆丝……喂得馋嘴猫们天天嚷着要往我妈家跑。美食下了肚,小鬼头们就不得不教了。老太太还真在餐桌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她那十二分不地道的发音,把小家伙们乐得东倒西歪,笑破肚皮,好几次都滑到了桌子底下。
  你别说,老妈还真是迷上了外语,一天到晚就看少儿英语频道,还翻箱倒柜,找出好几年前孙子辈学外语的影碟,不厌其烦地学习。逮住谁,都说那句蹩脚的“Hi!How do yOUdo”,惹得几个小孩大笑不止。
  有一天,我在单位上班,突然变天了,眼看着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我想起阳台上晒的衣服和被子,急忙拨打老妈的电话,刚接通,就听老妈上来就是一句:“Can I help yOU?”我差点晕倒。吩咐老妈去我家帮我收被子,便挂了电话。晚上回家。老妈还在我家,我一进门就问:“妈,被子没淋湿吧?”老妈在厨房里大声回答:“NO!”女儿朝我挤眉弄眼地一笑。我会意,故意不作声。老妈见我半天没反应,赶紧从厨房里出来,对我说:“你应该对我说‘Thankyou’。”我忍俊不禁,连连点头:“Thank you!Thank you verymuch!”老妈一摆手:“That’sall right。”女儿已经捧着肚子笑翻在沙发上。
  你还真别小瞧了我老妈,几个月下来,她的进步可真不小。用她的话说,跟外国朋友交流没问题啦!你要是去我家,可得做好心理准备,最好懂点外语,熟悉常用的口语对话,要是她用外语跟你对话,你却答不上来,那就挺丢份的。
  
  (编辑 汤知慧)
其他文献
我家的老房子对着大路。房子很旧。上面爬满了藤蔓。印象里,小时候的我放学回家,总能看到母亲那张藏在窗户里的脸。在一片绿意中,母亲的脸就像一朵洁白的花,纯洁而亮丽。母亲说。她喜欢站在窗前看书。  那时,我在窗外,母亲在窗内。  后来结婚了。母亲怕拖累我们。坚持一个人住老房子。我和妻子买了新房。巧的是,新房子楼层低,窗户也对着大路。我的工作压力比较重,可当我每次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总能看到妻子的脸在窗户
喜欢吃粽子。不仅是端午节吃,一年四季都喜欢吃。我吃的粽子不是超市里买的,而是母亲做的。  隔一段时间,母亲就会打电话来,问:“周末回来不?我包粽子。”我的回答通常很干脆:“不,我要加班。”  母亲照常会包一锅粽子,然后坐着公交车,送来。  我常常忍不住地埋怨:“有坐公交车的钱。超市里也买得到。”母亲说:“自己包的,吃着放心。”  这话让我忍俊不禁。超市里的粽子也是粽叶里包糯米。有啥不放心的。可我知
过去的粮店总是与百货店、副食店、菜市场在一起。是人们去得最多的地方。粮店一般不大,三十几个平方米,三四个店员,前面是门脸,后面有库房。左边是交钱、交粮票的柜台,中间长长的木制粮箱上有几个漏斗,卖粮食用的。靠里面是几个木头柜子,里面分别装着大米、白面、玉米面,小的柜子里装着绿豆、黄豆,偶尔有蚕豆。小米是稀罕物。只有产妇才能凭本买一些。大概是小米产量低吧。  墙上有个黑板,写着价格:大米0.12,玉米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干预模式对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实施认知和护理知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算起来,我在乡下种菜已有两年,足以算一个标准的菜农了。  当我有了在乡下种菜的想法后,村长大方地指着一块杂草丛生的庄稼地说:“这块地,给你了,上级种粮直补的钱也算到你头上。”我听罢,乐得哈哈大笑,就这么定了下来。  周末赶到村里,向农家借了锄头,开始平整土地。首先是铲草、除石、松土、平整,再掏沟、陇畦。看来,我这个从城里再回到村里的乡下人,农业手艺还没有“回潮”。大半天下来,腰酸了,我向后弯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