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向岚(1994-),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与传媒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人们常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似乎生命的长度与希望的大小可以成正比,而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希望的破灭。所以时间的匆匆总会让人叹息,古往今来,慨叹时光易逝、表达失落之情的诗作比比皆是。这一题材在诗歌艺术发达的唐宋时期尤为出众,而绝笔诗又成为了诗人在个体生命时间的尽头表达情感的重要类型。
  很多诗人在生命的尽头表达出的是孤独忧愤之情,比如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在临终前作《临路歌》如下: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此诗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他以大鹏自比,感慨一生壮志未酬,流露出对人生的无比眷念和一生怀才不遇的沉痛心情。不过李白只是对个人命运的不平,生命的终结对他来说意味着实现抱负的希望彻底破灭,所以在诗中会出现大鹏从空中跌落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万念俱灰。生命的价值在李白这首诗里是达成远大抱负的唯一途径,而与之相映衬的是杜甫的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 郁郁冬炎瘴,蒙蒙雨滞淫。鼓迎非祭鬼,彈落似鸮禽。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 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嶔崟。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駸駸。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诗圣之所以能被称为“圣”,本身就包含着对其个人道德情操的赞扬。杜甫在临终前一直牵挂着家国安危,生命尽头的威胁,对他来说似乎比不上国家倾颓带来的痛苦,所以他在诗中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把个体生命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也正因此,他的生命被延伸了,延伸到与国家生命同样的长度,获得了永恒的爱国主义价值。
  不过唐代的绝笔诗也并不都是表达个人的痛苦或是国家的悲怆,也有少数是能够平静安详地面对死亡的,白居易就是一例,且看他的《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
  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
  家居虽获落,眷属幸团圆。
  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前。
  书听孙子读,汤看侍儿煎。
  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
  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此诗写于诗人去世前半年,诗人描绘了自己晚年子孙满堂、生活美满幸福的场景。对比李白和杜甫,白居易早年也很关心政治,同情人民,但后来的政治腐败让他走起明哲保身之路,晚年又笃信佛教,诗作也多以闲适自居,此诗就抒发了这样的平和安逸之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年轻时的白居易不复存在,公元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由此可见诗人并非消沉,他只是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生活哲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时的书生意气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本身的理解,所以上文着力描绘了平静温馨的生活场景,诗人能够从中尽享天伦之乐,这样的生活已然很满足,即便生命即将终结,亦复何求?生命的价值在他这里很像我们现在常说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时间无情地轧过一代又一代英杰,转眼就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思想文化的繁荣多元的大宋,这时候出现了乐观旷达地面对死亡的绝笔诗。比如邵雍的这首《临终诗》:
  生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
  客问年几何,六十又七岁。
  俯仰天地间,浩然独无愧。
  邵雍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士,自号“安乐先生”,他充分吸收了道家思想与汉代《易》学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但他屡次拒绝出仕,乐居洛阳三十年,临死前司马光、程颐、程颢等人前来看望,他于是写下了这首临终诗。诗人强调了自己是生活在太平年代,又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浩然独无愧”,此生“俯仰天地间”,无怨无悔,表现出对待生命的超脱旷达。
  一个面对死亡的人,会思考什么?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但生命之无价已然成为亘古不变的话题,古今诗人在临终前,或是哀歌自我的不幸、国家的厄运,或是中正平和甚至洒脱不羁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其实这种种情感背后,都是对于生命的热爱与追求,无论人生的结尾处给了你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我们都要走好这一程,用理想的光辉去指引我们一生的孜孜以求。每一个人终究只是路过这大好人间,那么,为什么不笑着走完呢?
其他文献
摘 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是短篇小说和哥特式风格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创作对后世的许多作家和读者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爱伦·坡擅长对场景进行渲染造成恐怖的气氛,对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扭曲的心灵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本文以爱伦·坡的作品《黑猫》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哥特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式艺术;《黑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被世人热捧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著作。文中记载了纽约一个穷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和情缘。书中信件大都是他们信手写来的率情之作,向我们展现了美国老小姐与英国拘谨绅士间不同的性情风格,让人感觉他们之间格外风趣与幽默。  关键词:《查令十字街84号》;情缘;书信  作者简介:蔡宇涵(2.2-),女,汉族,福建省泉州市人,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在读。 
摘 要:《野草》最能代表鲁迅的思想与灵魂。其中《希望》一文则体现了鲁迅矛盾且深刻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本文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而联系鲁迅思想,探寻《希望》一文中所体现的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存哲学,最终得出对于鲁迅生存哲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鲁迅;反抗绝望;生存哲学  作者简介:刘伟平(1992-),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李渔是清初戏曲界的重要一个人物,在戏曲创作的同时,对戏曲理论研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其戏曲理论则主要体现于其所作《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闲情偶寄》集中代表了李渔的戏曲理论特点,由此可以窥见李渔对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特点  作者简介:文韬(199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主
网上关于新西兰的名头很多,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2016年旅游届奥斯卡—World Travel Award得主,LP评选2017年最佳旅行目的地,甚至还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摔断腿的国家等等。这一切得益于新西兰政府和民众一直以来奉行的保护性开放政策。通过严格的物种保护措施,经济让道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完备的旅游后勤保障体系,从而保有了新西兰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单就徒步而言,全国就有着多达数千条
摘 要:《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在他的作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说中流露出的迷惘和道德冲突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对日本当时的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可见其作品的深刻意义。本篇小说主要围绕菊治和栗本近子、太田夫人、文子、雪子四个女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展开,讲述了一段涉及两代人畸恋的故事。其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各异,在主人公菊治的心中是美与丑,善与恶的代表。每一个女性形象的美丽之下都
摘 要:《树上的男爵》是伊塔洛·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的一篇,写于1956年。卡尔维诺采用童话式的书写方式讲述了一个为了达到自我完整的男爵一生都呆在树上的故事。这篇小说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卡尔维诺《美国讲稿》中论述的小说观,如:轻逸、精确、形象鲜明等。本文以分析《树上的男爵》童话式书写,来认识卡尔维诺“轻逸”的小说观。  关键词:童话式书写;“轻逸”;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
现如今,红木的热潮有些冷了下来,但是手串的热潮却依然在延续,上至明星下至工薪阶层,无论是收藏级的或是只是用来装饰佩戴的手串都十分受欢迎。在仙游,可以看到遍地开花的佛珠手串店,但细细寻过去,给人的感觉又大多雷同,无非是“红木市场火了,我来插一脚”亦或是“手串市场火了,我也来穿一串”,真正有特色,出于自己喜好开店的却是凤毛麟角。  这其中,小彭和吴林辉是个例外。小彭:  守一座小院,等一朵花开  小彭
摘 要:随着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上映,引来了其同名小说的再次火热。本文试从“乡土中国”的背景出发,对小说中的荒诞与真实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荒诞与真实;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乡土中国;社会规则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1  一、荒诞的故事设计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和丈
摘 要: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自产生起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普遍语法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也成为一种可供参考的角度。本文旨在以普遍语法理论为理论基础,简述普遍语法的理论内容,在二语习得中普遍语法所起的作用以及可及性问题。  关键词:普遍语法;二语习得;可及性问题  作者简介:马丽华(199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