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哀伤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在他的作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说中流露出的迷惘和道德冲突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对日本当时的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可见其作品的深刻意义。本篇小说主要围绕菊治和栗本近子、太田夫人、文子、雪子四个女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展开,讲述了一段涉及两代人畸恋的故事。其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各异,在主人公菊治的心中是美与丑,善与恶的代表。每一个女性形象的美丽之下都笼罩的淡淡的哀伤。
  关键词:川端康成;女性形象;美丽;哀伤
  作者简介:苏杭,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4级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2
  本篇小说在情节上写的是一男四女,两代人之间背离道德的乱伦。三谷先生生前同栗本近子有染,后来又钟情于故去朋友的遗孀太田夫人。在三谷先生死后,菊治与太田夫人不期而遇,太田夫人移情于三谷先生的儿子菊治,菊治同太田夫人也发生违背道德的乱伦关系,后来太田夫人似乎因为负罪感自杀。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小姐在与菊治的接触中又成为母亲的分身,对菊治作了“奉献”,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近子为菊治介绍纯洁美丽的稻村雪子小姐,但是最终雪子却也消失不见。最后只有菊治厌恶的近子按照原本的方式继续生活下去。我们在读完小说之后会体会到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内心世界和个性鲜明、意味深刻的人物形象,以及笼罩在川端康成作品中挥之不去的忧伤氛围。
  一、美丽的遗憾——稻村雪子
  雪子在小说中是最为洁净而美好的代表,正如她那携着的千只鹤包袱。雪子这一人物没有在文本中占据过多比重,但是川端康成在对其进行描写的时候极尽华美之词。菊治与雪子正式见面,是在栗本近子举办的茶会上。“嫩叶的影子投在小姐身后的糊纸拉门上,使人感到她那艳丽的长袖和服的肩部和袖兜隐约反射出柔光。那头秀发也非常亮丽。”[1](P15)“作为茶室来说,这房间当然太亮了些,然而它却能映衬出小姐的青春光彩。少女般的小红绸由也不使人感到平庸,反倒给人有一种水灵灵的感觉。小姐的手恍若朵朵绽开的红花。”[1](P15)“小姐的旁边,仿佛有又白又小的千只鹤在翩翩飞舞。”[1](P16)雪子来访后的第二天,菊治觉得她的芳香还在茶室里荡漾,认为她的美是难以触及的。
  在菊治的心里对雪子是有渴望的,同时在栗本近子的撮合下,雪子小姐对与菊治的婚事也是有意向的。但是因为菊治厌恶近子,不想近子插手他的人生,所以对这段姻缘犹豫不决,最后当近子告知菊治雪子结婚的消息的时候,菊治心中仿佛被重击了一般,渴望回忆起雪子小姐的音容相貌,但是对美好的事物却只能在脑海里留下抽象的光影。川端康成将雪子塑造成一个纯洁美丽,毫无瑕疵的形象。这是十分令人憧憬的“美”的女性形象,但是在最后却是渺无踪影的结局。而从中不难看出,雪子对菊治虽然有含蓄的爱意,但是菊治却随意忽视甚至是伤害女性的感情。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都渴望追求美的事物,但最后都是求而不得,无法得到憧憬的事物。可见在雪子这一女性形象上是笼罩淡淡的哀伤的。[2]
  二、大痣的悲伤——栗本近子
  在菊治心里,栗本近子为人尖酸刻薄,是丑恶和黑暗的象征。她生来就带着“丑”的标志,在她左乳房上长了一个占了半边面积,直扩展到心窝处的黑痣。菊治幼时随父亲去近子住处时,近子没有遮掩的将黑痣展露无遗。所以在菊治的心中,这是父亲不道德的象征。而这胸口的黑痣,对于菊治来说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但是对本文进行深层次分析时,会发现近子虽然刻薄甚至有时显得卑劣,但是却是刚强的,闪耀着一种带有悲剧性的世俗美。
  近子是三谷的茶道学生,也是三谷的情人之一。她对三谷先生的情人太田夫人及其女儿尖酸刻薄的话语是不想让菊治同太田夫人扯上关系,更不能同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联姻。她是被三谷抛弃利用的女人,在与菊治的交往中,她总是背着菊治的意思,不经通报就进入菊治房间,不在意菊治对她的反感……但是却能感受到她对菊治亲人般的关心。通过文本对近子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近子有对世俗的应对能力以及对寂寞绝望的忍耐,她以中性的方式独立生存,她机敏,心机颇重,肯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所以在周围人都相继遭到变故和不幸时,只有她能完好无损。这是一种世俗美,是一种八面玲珑的适应能力。[3]而近子的命运从她出生胸前的黑痣就注定了她悲剧性的一生。因為胸口的痣终生未婚,不想让这块痣成为下一代的束缚,遭受男人的抛弃与利用,最后孤身一人,按照她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所以说,近子身上与生俱来的痣造成了她的不幸和悲惨的一生。
  三、道德的背离——太田夫人
  太田夫人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传统女性。她在丈夫死后做了丈夫朋友三谷先生的情妇。在三谷去世后,她又将自己对三谷的爱转移到他的儿子菊治身上,做了菊治的情人。在这篇小说中,她是不道德的乱伦的代表,身上充满了颓废美。
  小说将太田夫人塑造成一个温柔美丽的形象。描写太田夫人与菊治之间背离道德的不伦之恋以及两人发生关系表现出太田夫人作为女性“颓废美”的一面。“菊治觉得自己仿佛是初次同女人发生了关系,也懂得了男人。他对自己的这份男性的觉醒感到惊讶。在这以前,菊治从来不知道女人竟是如此温柔的被动者、温顺着来又诱导下去的被动者、温馨得简直让人陶醉的被动之身。”[1](P21)可以看出太田夫人身上温顺温柔的气质,唤醒了菊治的男性觉醒。尽管近子经常欺负太田夫人和文子小姐,但当菊治告诉太田夫人近子胸前有一片黑痣时,太田夫人毫无反应地说出为什么要说这些,这些事于你有什么相干的话,因为从中表现出太田夫人善良的一面。
  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女性,她与菊治的畸恋是背离道德的。在与菊治发生關系之后内心充满愧疚,也无法允许自己再错下去,而另一方面,她不能用理智克服感情,用道德战胜情欲,只得在痛苦与绝望边缘的挣扎。最终,她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也帮菊治实现灵魂的解脱。   四、灵魂的救赎——文子小姐
  文子是太田夫人的女儿,与太田夫人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她纯洁善良,最终拯救了菊治的灵魂。
  三谷生前,文子便知道母亲是菊治父亲三谷的情人,当发现母亲与菊治发生了违背伦理之事之后,先是阻止母亲和菊治继续来往,但是,看到母亲十分痛苦,她心里也很不安。在母亲自杀后,她去求得菊治的原谅。这时,文子背负起母亲的宿命,像太田夫人将菊治当做情感的寄托一样,菊治在文子身上看到了太田夫人的影子,让菊治有了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用爱拯救了菊治。
  文子身上同时具备太田夫人和雪子两人的特质。首先,她在相貌、情感和命运上都与她的母亲十分相像,她继承了母亲对菊治的爱,并让菊治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同时,她性格单纯十分纯洁,与虚幻缥缈的雪子相比,文子是一个更真实的存在,呈现出一种含蓄的美。文子牺牲了自己的纯洁,对菊治奉献自己,感化了菊治的心灵。在与文子发生关系之后,菊治将文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把自己从现实伦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终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灵魂的救赎。但是在小說最后,文子却由于自己深重的罪孽感而从菊治眼前消失更是这个善良纯洁的女子悲剧命运的体现。
  在《千只鹤》这篇小说中,川端康成用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纯洁无瑕的稻村雪子、虽然刻薄却闪耀着世俗美的栗本近子、背离道德却表现出世俗美的太田夫人以及菊治灵魂的救赎者文子小姐这四位女性的美的同時,又为她们设定了曲折悲惨的命运与缥缈的结局。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使本篇小说充满凄切悲凉的格调,让读者产生一种悲哀凄凉的感觉。川端康成在写完《千只鹤》后曾说,他憧憬着在夕阳中的树林和天空下纯白的千只鹤翩翩翱翔。可见,正如这四个象征“美”的女性的命运一般,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是易碎和难以触及的,同时对美的追求和憧憬都如幻境般虚无缥缈。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千只鹤·睡美人[M].叶渭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蔡榕滨.浅析《千只鹤》中的哀伤情愫[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5).
  [3]李仪.川端康成《千只鹤》中女性形象之美的剖析[J].青年文学家. 2013(7).
  [4]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摘 要:王小波是中国小说艺术创作中的异端,学术界针对王小波的研究也已经从现象研究进入到了文本研究。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更加已经被称为是经典作品。但是,王小波的长篇小说却始终都被忽略,这也却成为了一种怪现象。这也是《青铜时代》的知名度远远低于《黄金时代》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现为王小波对中西詩学的不断研究与努力,更加从叙事开放性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叙事;游戏;王小波;《青铜时代》  
课题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及其深层动因研究”(项目批准号:WQN2016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空间叙事理论融合了叙事和空间两种概念,是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发展分支,也是近年来叙事学的研究热点。笔者尝试在空间叙事理论视域下,从文坛巨匠纳博科夫的时空观、空间意象、空间主题、空间形式与结构等方面探讨纳氏小说的时空叙事特征。  关键词:纳博科夫;
摘 要:第五代导演的影片,总是印刻着历史的伤痕与人性的悲悯,张艺谋的影片也不例外。纵使当今社会娱乐之风盛行,在描摹人情与人心时,张艺谋导演依旧保持着那一代电影人特有的冷峻眼光与悲悯情怀。本文将围绕“归来”二字,进一步探讨影片中“归来”的意义。  关键词:一次“归来”;二次“归来”;色彩  作者简介:赵妍煜(1993-),女,汉族,山西晋中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  [中图分类号]:J9
摘 要:《地平线》是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玄学性色彩最强的一部小说。其中最典型的场景是主人公在巴黎大街小巷的“漫游”。时间和空间重合的漫游,是现实状态,也是心理状态。主人公漂浮不定的漫游正是作者透过巴黎的时间追忆,也源于童年记忆和二战战后氛围的影响。《地平线》中的“漫游”的深层次含义也是一个隐喻,它是现代人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的缩影,也代表了人在世界中的一种潜在和可能状态,更是关于当代社会人类“自我失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这一著作写于1847年,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是马克思根据他于1847年2月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为德意志工人协会所做的几次讲演写成的。最初以讨论形式陆续出版,发表在1849年旧的《新莱茵报》上,后以单行本多次发行。这部著作以通俗
摘 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是短篇小说和哥特式风格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创作对后世的许多作家和读者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爱伦·坡擅长对场景进行渲染造成恐怖的气氛,对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扭曲的心灵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本文以爱伦·坡的作品《黑猫》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哥特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式艺术;《黑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被世人热捧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著作。文中记载了纽约一个穷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和情缘。书中信件大都是他们信手写来的率情之作,向我们展现了美国老小姐与英国拘谨绅士间不同的性情风格,让人感觉他们之间格外风趣与幽默。  关键词:《查令十字街84号》;情缘;书信  作者简介:蔡宇涵(2.2-),女,汉族,福建省泉州市人,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在读。 
摘 要:《野草》最能代表鲁迅的思想与灵魂。其中《希望》一文则体现了鲁迅矛盾且深刻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本文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而联系鲁迅思想,探寻《希望》一文中所体现的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存哲学,最终得出对于鲁迅生存哲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鲁迅;反抗绝望;生存哲学  作者简介:刘伟平(1992-),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李渔是清初戏曲界的重要一个人物,在戏曲创作的同时,对戏曲理论研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其戏曲理论则主要体现于其所作《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闲情偶寄》集中代表了李渔的戏曲理论特点,由此可以窥见李渔对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特点  作者简介:文韬(199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主
网上关于新西兰的名头很多,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2016年旅游届奥斯卡—World Travel Award得主,LP评选2017年最佳旅行目的地,甚至还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摔断腿的国家等等。这一切得益于新西兰政府和民众一直以来奉行的保护性开放政策。通过严格的物种保护措施,经济让道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完备的旅游后勤保障体系,从而保有了新西兰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单就徒步而言,全国就有着多达数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