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应用白细胞去除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討体外循环(CPB)白细胞去除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6至2009年12月接受室间隔缺损(VS.D)修复术及二尖瓣替换术的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例(白细胞去除)和对照组9例。对两组的白细胞(WBC)计数、氧合指数及引流量对比较;结果:CPB期间对照组WBC无明显变化,CPB停止2h后,WBC明显升高,观察组在CPB期间WBC明显降低(P<0.01)。两组氧合指数在CPB后10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循环期间白细胞去除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体外循环;白细胞去除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25-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循环(CPB)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术后仍会有部分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现对我院2008年6至2009年12月接受室间隔缺损(VS.D)修复术及二尖瓣替换术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8例,均为我院2008年6至2009年12月接受室间隔缺损(VS.D)修复术及二尖瓣替换术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3岁~19岁。室缺修复术14例,二尖瓣替换术4例,CPB时间86±1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9min,体温28±1℃。随机分为观察组9例(白细胞去除)和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VS.D患者的缺损直径均大于其主动脉瓣口的半径。
  1.2CPB建立、心肌保护及白细胞去除
  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麻醉方案和CPB建立方法。正中切口显露心脏。CPB开始前肝素用量为4 mg/kg,使活化凝血时间>400S。全身转流降温至28%左右。主动脉阻断,主动脉根部灌注冷血停搏液。观察组使用白细胞去除动脉血滤器,对照组使用标准动脉血滤器。
  1.3标本采集及检测分析
  在5个时点由外周采集动脉血标本:(1)锯开胸骨之前,(2)CPB开始后10min,(3)CPB开始后30 min,(4)CPB停止,(5)CPB停止后2h。计算、记录术前、术后10h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吸人氧浓度,PaO2/Fi:O2),记录引流量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所有实验数据以元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ANOVA)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WBC计数
  CPB期间对照组WBC无明显变化,CPB停止2h后,WBC明显升高,为(13.3±2.6)×109/L(P<0.01);观察组在CPB期间WBC明显降低,CPB 30 min(2.9±1.3)×109/L(P<0.01)。CPB停止2h后WBC也明显升高,为(12.8±2.4)×10/L(P<0.O1)。对照组CPB期间中性粒细胞无明显变化。CPB 30 min(3.11±1.5)×109/L(P<0.01)。CPB停止2h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CPB停止2h(11.2±2.5)X 109/L(P<0.01)。观察组CPB期间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CPB 30 min(1.9±0.5)×109/L(P<0.01)。CPB停止2h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CPB停止2h(8.0±1.9)×109/L(P<0.01)。
  2.2troponin I
  对照组3例术后血浆troponin I>73ng/ml(73~190 ng/m1),观察组1例手术后血浆troponin I上升达42ng/ml。troponin I只在对照组升高(P<0.05)。
  2.3氧合指数的其他指标
  两组氧合指数在CPB后10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术后氧合指数、引流量比较
  组别 氧合指数(mmHG) 引流量(ml/24h)
   CPB前 CPB后10h
  观察组 459.1±93.9 341.8±94.9 596±194
  对照组 459.3±106.1 246.1±79.9 624±206
  
  3讨论
  医学已经证明[1],CPB后往往产生较严重并发症且涉及多个器官。这些并发症主要是由于CPB本身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在全身炎症反应中,WBC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起到重要作用。被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并与之发生所谓的白细胞一内皮细胞相互作用,造成内皮损伤,中性粒细胞迁移到血管外。同时,粒细胞堵塞毛细血管,在粒细胞“脱粒”后,细胞膜就会被各种细胞酶损伤[3]。本研究证明,LD组CPB期间WBC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全身炎症反应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
  由于白细胞去除能减轻CPB诱发的全身炎症性反应,因而具有较好的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Koskenkari等的研究证明[4],白细胞去除能保护CPB后心、肺功能。本实验也证明,LD组反映心肌损伤的术后血浆troponin 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反映肺气体交换功能的氧合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要指出的是,LD组术后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与术前比较仍有较明显的降低,说明术后肺功能仍有一定程度损伤。
  参考文献
  [1] Ilmakunnas M,Pesonen EJ,Ahonen J,et a1.Activation of neutro—phils and monocytes by a leukocyte—depleting filter used throughouteardiopulmonary bypas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5,129(4):851—859.
其他文献
【关键词】宫颈糜烂;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71-2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分娩、流产、避孕方式、生殖道感染等是宫颈糜烂的易患因素,主要病因是由于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引起病原体感染,长期慢性刺激和化学物质腐蚀是该病的主要诱因。半数左右的妇女患此病,临床常见白带增多、下腹坠胀、腰痛等。是妇科常见病,多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承担着海河流域47%的洪沥水排泄任务。境内共有县级管理以上河道194条.其中.主要行洪河道10条,据统计.建有农用生产桥2165座.这些农用生产
人工流产是妇产科常见手术,是指妊娠14周内因疾病、防止先天畸形儿遗传病儿出生、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手术过程中因扩张宫颈及手术操作致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高,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400ms术前口服,2—3小时后再行人流术,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强化畜产品安全生产已成为当前畜牧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现就如何提高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出一些对策
【摘要】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均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给予罗哌卡因注入,A组单纯用罗哌卡因,B组在组基础上另外微泵注人瑞芬太尼0.05—0.2ug/kg·min。对腹肌运动阻滞程度和麻醉效果进行评定,并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B组腹肌运动阻滞程度和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组患者在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均进行3期动态增强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7s、60s、90s。结果:本组病例中,(1)胰头癌19例,增强扫描表现为等密度强化为主6例,稍低或低密度强化为主13例。胆胰管扩张12例,胆囊增大15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17例,胆总管下段突然狭窄截断10例。(2)十二指肠乳头癌1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
【摘要】:瘀血是临床各科各种疾病常见病理因素,活血化瘀应用十分广泛。瘀血可以于许多病理因素相并存在,外感六淫七情内伤痰浊水湿等病因都可以引起淤血。在临床中充分认识活血化瘀的应用范围,适应症,瘀血致病特点,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活血化瘀;临证应用;医案医话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90-1    清代明医王任曾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经济的不断提升,养猪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当前养猪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各类猪疫病随着季节以及温度变化而变化,对养殖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威胁。以下本文主要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进展,总结经验。方法:药学服务通过通过开展临床应用咨询,量化管理,认真记录药历,建立信息中心等方式。结果:临床药学服务必须面对病人,医药结合才能做到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应直接面向病人提供药学技术服务,药学服务是医药患的关键。  【关键词】药学服务;医学知识;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