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篇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训练一
  工人善琴
  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②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③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④,甚妙。詹大惊异,诘⑤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之直⑥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⑦,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十》
  注释
  ①适:恰好。②矫:举、抬。③善:善于,擅长。④鼓前曲一过:把听詹懋举所弹的一曲弹了一遍。 ⑤诘(jié):责问,追问。⑥工之直:工钱。直:通“值”。⑦贻(yí):赠送 。
  译文
  明朝万历末年,有个叫詹懋举的人任颍州太守。有一次偶然召了一个木工来,詹正在弹琴,木工站在门外,抬起头指指点点,好像在议论弹得好坏一样。詹把他叫过来,问他:“你很善于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的。”詹就叫他弹。木工就演奏一遍刚才詹弹的曲子,詹听了十分惊奇,追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木工回答道:“我家住在西城外,以前常常见到一个老人进城卖柴,担头常挂一口袋装一把琴,于是请他拿出来看,叫他弹琴,心里十分喜欢,就向他学习弹琴罢了。”詹(听后)要给他银子,木工不接受说:“我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木工,只接受木工的报酬罢了。”又说:“您的琴都是低劣的木材做成的,我有一把琴,就是老人所赠送的,现在我把它献给您。”(詹一看)果真是把好琴,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人能赶得上他。
  【模拟演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颇善此乎?
其他文献
【模拟金题】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草色青青,花儿绽放。自然如此,人亦如此。生命里总有那么一些物,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那么一些情愫、思绪、精神、民情等,它们就像一缕清新而和煦的春风,明媚了我们的心房,延展了生命的篇章。从此,生活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生命中仿若永远置身在春天。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那缕春风明媚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材力求新颖,能表
盛夏,我在棉花地里鋤草时,发现了一棵西瓜秧苗。  这很不对头。这个季节,地里的西瓜,大多已经成熟了。没有人会在夏天栽种西瓜秧,不等它开花,未及结出西瓜,秋风就来了,寒霜接踵而至,它很快就会霜冻而死。但棉花地里这颗不知道从哪里跑来的西瓜子,还是发芽了。  我的锄头,在它旁边停下。我犹疑着要不要将它像其他杂草一样,锄掉。对棉花地来说,除了棉花株,其他的都是杂草,都理应被锄掉,好腾出空间和营养,让棉花株
我是一颗花籽,熬过了严冬,即将乘风远航,寻找春天的色彩。  我多么渴望领略春天的色彩啊!或西湖拂堤杨柳之翠绿,或田间迎春花海之鹅黄,或南京梅花山春梅之淡粉,或九寨沟云杉林之清幽……我闭上眼,静候那一刻的到来……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风在耳畔呼呼吹过,云在脚下匆匆飘过,不知飘了多远……  终于落地了,我迫不及待地睁开眼,却突然一怔,眼前是万丈冰原,地上长满苔藓,远处白山黑水,密布着广袤无垠的针叶林
每天,七点整,我准时出门,踏入早晨清冽的空气中。只需几步,便拐入一条安静的小巷。或瞥见满枝珊瑚珠般的小青果,或踩着落叶发出酥脆的轻响,四季变换,小巷的风景各有不同。我且享受着一天中难得的这份情致。  走出去,是一个很大的十字路口,人行道边停着一辆超市直通车,有不甚悦耳的胡琴声传来。又是那位老人在拉胡琴吧,我一笑。  老爷爷胖乎乎的,中等身材,霜雪已浸染了大片發际,可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从开学的第一
一生何其漫长,多少时光堆砌而成;一生又何其短暂,不过几句诗行。那些文人从我生命中路过,留下几许芳香。  ——题记  一卷大唐一卷光  玄宗年间,都城长安。  这是一座古老的都市,一个离天子最近的地方。多少人背负着行囊,满怀希望地来到这里。他们或买醉于酒肆,或倘佯于茶楼,或踟蹰于街道,或止步于客栈。他们追寻着荣华富贵,风光一生。  他一袭素衣,时间未曾在他的眉目中刻下沧桑,那眸,清澈地望向时光。  
盛夏,风起。  海面起起伏伏,前浪拍打在沙滩上,后浪紧拥上来,在沙滩上留下一道道浪痕。海风从面颊上吹过,又在耳旁喃喃细语着,伴随着起伏拍击的海浪声呼啸而过。  此刻,海是无私的,是强大的。它哺育万物,在永不停息的起伏中供養了无数的生命,造就了无数的奇迹;它是美丽的、神秘的,在这清澈的水下,在那海底的深处,所包含的未知是人类所无法探究的。  这样的海,一直是被人们所夸赞的,并给予期盼的,无数诗人被它
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于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的外表永远光鲜亮丽。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总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冬天,过年了。在那个大铁锅里倒上一碗水,在灶炉后面点燃一把柴火,火苗蹿起来了,屋顶上的烟囱开始冒烟了。风吹着,那灰白的人间烟火,慢悠悠、惬意地飘着。在锅里撒上面粉,盖上锅盖,焖起来,一会就熟了。米糊奶白的、晶莹的,就那么一碗热
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树,浓荫匝地。夏日晴好的时候,罗小鸥就摇着轮椅行走在院子里,感受阳光清风,心里却总是觉不到自由。十四岁的年龄,便被桎梏在轮椅上,就像鸟儿被困囿在笼中,可笼子再大,也不是天空。  罗小鸥只好每天对着庭中熟悉的一切,渐渐地,她发现树上有两只鸟儿是一直都在的。每天许多鸟儿来来去去,只是它们总会回来,因为树上有它们的一个巢,小小的,在密密的枝杈间,像一个黑黑的果实。她很羡慕那
春雷始响,惊天动地,犹如突然间降临的一场轰炸声,在万籁俱寂中奏出了一个序幕。这是春耕最显著的象征,“正月启蛰”,新的一年开始耕种。记得每当这个时令过后,爷爷就会扛起锄头,埋头弯腰在田地里锄地。春来秋去,任凭岁月滔天流逝……  这一声巨大的春雷,积蓄了一整个寒冬的力量,在庞大的云层中炸开一般,惊动了冬眠的动物。它们因为这声巨响而苏醒过来,于是随着大地上人们逐渐忙碌的脚步声,很快明白:新的一年开始了。
一条长得看不到尽头的火车轨道,把我们一家子和外祖母分隔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坐在怡保火车站长条木椅上的外祖母,旁若无人地流着眼泪,当火车呼啸着由远而近时,像泄洪一样汹涌而下的泪水,将她的脸冲出了千沟万壑。啊,经历过战乱的她,原是比钢铁还要坚强的呵!  等我们在新加坡安定下来后,母亲便三不五时地接外祖母到新加坡欢聚,有时,一住便长达两三个月。在印象里,母亲从来不曾为外祖母庆祝过什么母亲节,对于母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