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shui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再固定在教材中文字的学习,而是立足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要点;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探析,培养逻辑思维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化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高中化学渗透微观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的养分,并从中得到思维的启发和知识的延伸,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教学要点
   (一)融入实践活动
   高中化学教学中对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的理解程度,抓住课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和考试题目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许多高中化学课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只能靠单纯的机械记忆去学习。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核心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解析,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实现学科育人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一种体现。当高中化学与核心素养建立联系后,其含义就变为通过学习,让高中生掌握生物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能够透过生物现象看到化学学科的本质。并且经过归纳、总结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化学知识框架,并在综合应用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形成一定的能力。积極的情绪对提高学习质量、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化学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教学方法里故步自封,循规蹈矩地背诵只能让学生产生抗拒感,仅仅依靠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小组互动模式
   小组互动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析欲望,同时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一起不断地进行交流,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搭配: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配合,学生可以利用触摸,感受温度的变化,观察钠在反应时熔化变成小银球,并产生一些气泡,让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讨论。并且良好的沟通可以给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思考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有效地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加强教学引导
   当前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减弱对学生固定知识的呆板传授,而是加强对学生知识探索和思考的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索中结合自己的思路完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锻炼。高中化学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方法及相关知识点,并且需要通过亲自实践达到提升应用能力的目的。在化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会降低实践活动的教学力度且未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加强教学内容的设计,用引导性的教学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氯水漂白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在Cl2中加入几滴酚酞的NaOH溶液时,根据反应的现象来指导学生自主思考,HCIO的漂白性原理以及颜色褪去的化学根据,或者是Cl2与NaOH的反应过程,原理是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拓展空间,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拓展。
   (三)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化学学习中蕴含很多的变化,化学题目的解答方式也包含很多途径。所以,教师要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拓展,让学生发现更多的解题方式,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标准碳原子的制作时,可以借助一些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浓盐酸是什么性质,怎样能够制成比较纯净的Cl2,盐酸和氯水应该怎样去区分,或者如何对Na2CO3,NaCl,NaBr,KI这几种物质进行鉴别,让学生思考一些有效的方式。这就对学生的化学思考能力是一种锻炼,并且强化了学生对相关知识逻辑原理的理解,同时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范围。
   化学教师需要加强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化学学习,将有效的教学路径引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促使教学更加自然顺畅地展开,用优秀的教育理念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高一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要点分析[J].考试周刊,2021(24):113-11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数学一直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有着十分显著的逻辑和抽象特征。抽象思维是高中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必备的一项能力,只有将抽象性与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生活要素,才能确保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高中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教学   现代社会,一提到数学学科,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抽象”和“逻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学学科的特性,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所必备
摘 要:研究和解决物理学问题时,在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概念模型就叫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不仅是教师在教学中传播知识的媒介,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物理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模型;教学实例   一、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高中后,物理学习的难度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体系,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来组建的。课程标准中,对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   一、任务群教学之“不得不发”   新课标将语文核心素养提炼为: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导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指导方针,也是教师需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学任务。因此,首先阐述核心素养的概念简介,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核心素养下生物实验教学要点,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探究意识、质疑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群体纷纷探寻核心素养理念下生物实验教学的科学实施方案,以此为高中生的生物
摘 要:物理实验与交流是物理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创新品质和科学态度获取的重要途径。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进   一、物理学科素养培养需要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并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社会需要的物理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与科学的学
摘 要:正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它主要应用于解三角形中的角和边、判定三角形的形状以及求三角形周长或面积的取值范围。主要列举了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形;正余弦定理   点评:求三角形周长常用的思路:首先利用正余弦定理把边转化为角。当然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把已知等式中的2用边a替换,这样可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化边为角,从
摘 要:群文阅读指的是通过多个文本研读来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借助群文阅读法能够有效拓宽高中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应用分析   群文阅读是建立在大量阅读信息
摘 要:地理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新课程”大纲要求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目前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沿用淘汰的教学方式,影响地理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有力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研究和合作学习。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关注学生
摘 要:音乐作为我国教学科目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其艺术性、趣味性成为广大学生热爱音乐的重要原因。在远郊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革新教学理念,进行音乐课堂的创新。体态律动教学适应当前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满足了音乐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基于此,简述何为体态律动教学以及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探究体态律动教学在远郊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摘 要: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获得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使他们建立起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核心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能力;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等能力。但是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解答试题的能力,只是一味地讲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