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文阅读指的是通过多个文本研读来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借助群文阅读法能够有效拓宽高中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应用分析
   群文阅读是建立在大量阅读信息基础上的教学形式,其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本内容将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课堂之外的学习与活动紧密衔接起来,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以教材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局限,从而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一、合理选择“议题”
   群文阅读法的应用最为基础的就是议题的选择,结合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具体学情,教师首先可以按照教材设置议题,例如以古诗词、名著节选、中外名篇等内容。以《登岳阳楼》为例,以新课程标准三维度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师首先对诗词的写作背景等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搜集整理本首古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以及相关作品;然后在拓展过程中还可以以某句诗为中心进行拓展,例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一句主要是写出了岳阳楼周围的景色,以“岳阳楼”为议题开展拓展性阅读,比如《岳阳楼记》等古文,或者描写岳阳楼雄壮、秀丽美景的一些文章等,让学生在学习一首诗的同时,还可以以某句诗、某个中心为议题进行拓展性分析与阅读,在无形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拓展阅读意识。
   其次,群文阅读的选择还可以以学生的阅读需求或兴趣为中心,高中生的阅读面本身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阅读兴趣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群文阅读拓展研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恰当的议题,比如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等,像人物传记、名著中的经典人物等,都可以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然后在课堂内外活动中开展阅读探究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
   最后,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还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问题,比如环境保护问题等;通过文本内容的组织将学生的阅读活动与生活、社会紧密相连,拓宽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
   二、科学组织阅读指导
   群文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思考方向,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比如在《离骚》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了“我看屈原”的群文阅读教学议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读屈原”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制造“冲突”,让学生能够在“冲突”中关注具体的文本内容,理解屈原内心的“感触”。
   通过不同侧重点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与理解,从教材内容入手,然后结合拓展阅读中与这一行为相关内容进行探讨,说出自己的看法。在阅读探讨中,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不同问题对内容进行梳理,整理自己的觀点,理清自己的思路,在阅读思辨中发挥群文阅读的功效。
   除了问题引导之外,在小组合作阅读活动中,学生还可以自主设计群文阅读任务单,在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展开更深层次的了解与分析。例如“读屈原”任务单的设计中,学生可以由浅入深、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等,逐层深入,加深阅读体验。
   三、完善阅读评价体系
   阅读评价体系的完善也是群文阅读效果提升的关键,实施多元评价主体,将学生自主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等引入评价过程;例如以《离骚》为中心的“读屈原”群文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兴趣、对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最终的阅读综合效果等进行系统评价。
   通过系统评价,不仅能够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了解,同时还能通过详细的评价内容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整个阅读活动中学生合作分析、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关注,引导学生在不断的阅读活动中明确自身的问题,明确阅读方向,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总之,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以教材为全部教学资源的局限性,通过不同方式的议题选择,科学组织群文阅读活动,同时进行系统的群文阅读评价,为学生搭建更加多元化的阅读平台,全面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成.论古典诗歌群文阅读的整合方式:以《无衣》《静女》《氓》为例[J].中学语文,2021,4(15):25-26.
   [2]汤继宗.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作用与实践途径: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J].语文天地,2021,4(6):26-27.
其他文献
摘 要: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分支,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古迹等,都能够体现历史的乡土资源,而这些资源都应该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密不可分,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已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在乡土资源教育潜能的挖掘和运用
摘 要:高中生物与其他理科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如相较于物理、化学,高中生物在高考中的考查更加偏向于记忆和理解,对于计算方面的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在高中生物课堂中需要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降低,因此,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优化生物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找出适合推行的教学
摘 要: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求解,得出结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教学既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科,其难度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但是高中数学作
摘 要:在我国,数学一直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有着十分显著的逻辑和抽象特征。抽象思维是高中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必备的一项能力,只有将抽象性与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生活要素,才能确保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高中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教学   现代社会,一提到数学学科,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抽象”和“逻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学学科的特性,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所必备
摘 要:研究和解决物理学问题时,在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概念模型就叫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不仅是教师在教学中传播知识的媒介,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物理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模型;教学实例   一、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高中后,物理学习的难度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体系,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来组建的。课程标准中,对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   一、任务群教学之“不得不发”   新课标将语文核心素养提炼为: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导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指导方针,也是教师需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学任务。因此,首先阐述核心素养的概念简介,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核心素养下生物实验教学要点,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探究意识、质疑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群体纷纷探寻核心素养理念下生物实验教学的科学实施方案,以此为高中生的生物
摘 要:物理实验与交流是物理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创新品质和科学态度获取的重要途径。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进   一、物理学科素养培养需要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并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社会需要的物理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与科学的学
摘 要:正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它主要应用于解三角形中的角和边、判定三角形的形状以及求三角形周长或面积的取值范围。主要列举了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形;正余弦定理   点评:求三角形周长常用的思路:首先利用正余弦定理把边转化为角。当然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把已知等式中的2用边a替换,这样可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化边为角,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