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的几点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alpk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所有刑事案件中的比例不断地增长,这就使得很多的个人信息被不当收集或者恶意使用。其中一些人在由于金钱的诱惑下,一些个人或者部门违反法律规定,将其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或者组织并谋取利益。这种违法现象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已相当严重,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犯罪现象,比如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进而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财产权;人格权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7-0217-01
  作者简介:贺建民(1977-),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助教;魯鹏(1984-),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助教;蔡军盈(1985-),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一、公民个人信息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
  在现实中公民个人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笔者认为,现实中公民个人信息通常是指“姓名、性别、年龄、证件号码、个人健康状况、照片、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出生日期、家庭成员、联系方式、银行卡号和密码、单位名称和地址、QQ号码、微信号码以及各类个人网络终端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等。”
  (二)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在网络终端上使用的个人信息呈急剧增长的趋势。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频繁的使用网络交易。面对此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利益的诱惑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由此而引发的大量的网络安全隐患。现实中很多人都遭受到过不良信息的骚扰、诈骗电话等,而造成这样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公民个人信息被他人所窃取。随之关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件大量出现。

二、我国刑法目前对个人信息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立法不健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但目前我国的法律则只是在刑法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有所规定,并且内容过于笼统。
  鉴于目前社会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件越来越多,而刑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太可能经常性对之以修改,那么越来越多的犯罪方式带来的新型犯罪,就无法对其完全进行制裁。笔者认为我们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势在必行,使之与目前的刑法交相呼应,进而更好的保护公民的利益。
  (二)立案标准模糊
  虽然我国的刑法中有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但是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具体内容却没有十分清晰的界定,尽管很多专家对于个人信息的内涵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是并没有最终统一的观点。我国刑法将个人信息犯罪案件规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除了公民以外的其他人的个人信息是否也应纳入法律保护,这一切都有可能会导致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的立案标准不明,这就很有可能会有一些犯罪分子成为漏网之鱼。

三、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一)制定专门的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有着相关规定,但作为专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是急需出台,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完善刑法中的泄露公民信息罪
  目前我国刑法关于泄露个人信息罪在主观上被定性为故意,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掌握着大量的个人信息,比如:银行、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商家、学校、中介、保险、房地产、家装、餐饮、证券等。这些人员很有可能因为疏忽而造成个人信息外泄,那么一旦这些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例子徐某某高考信息被盗取因而遭受诈骗事而最终导致其自杀。所以公民个人信息尽管可能是因为个人信息的所有人或者拥有人都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伤害。所以笔者建议在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罪的主观上应当包括过失。
  从犯罪主体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犯罪的主体应作延伸性解释,把所有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个人、单位和组织都列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公民个人信息的外延内容过于广泛,那么关于其内容范围需要在法律规定中进一步明确。
  我国刑法对于泄露公民信息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方可量刑,那么什么是“情节严重”就应当做出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者司法解释。
  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对于掌握个人信息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加强管理,加强对其监管,从机制上杜绝泄露个人信息的各种可能性。
  最后加强公民个人信息自我保护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杨崇蔚.澳门个人资料保护制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齐爱民.信息法的产生与体系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李晓辉.信息权利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蒋坡.个人数据信息的法律保护[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6]黄祖帅.中国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其他文献
Sub-Saharan Africa has affluent natural resources with high availability, it is stil the most impoverished region in the world. Increasing specialization of emp
在夜深人静的春夜,在台灯晕黄而柔和的光线中,我重新打开那本尘封已久、书页泛黄的.突然看见了汤汤的河边,那个秀丽典雅,富有抒情意味的窈窕淑女,用一双纤纤细手采摘着参差嫩
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在校园环境中,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创设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条件与
摘 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除以往的农业经济与重工业经济外,知识经济正式走入大家的视野。这种经济方式是依靠消耗创造者的知识进行创造,将知识成果转化为经济助力,推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普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
一个人缺少了赞美的阳光,生命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一旦他得到一缕阳光,他就会灿烂辉煌。多年以前,在伦敦一家纺织品厂里,有一个少年,他每天要连续做14个小时的杂乱工作。后来
摘 要: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形,国家根据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建设性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战略,低碳经济是我国战略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它能够显著的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实现,想要其能够稳定的运行就必须通过完善的低碳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因此,本文探究了金融法律制度对于低碳经济的影响,还对低碳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设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碳金融;法律;制度;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D9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可以
【摘要】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志向水平,運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便及时发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走出“科学越学越难”的困境。  【关键词】自信;赏识;目标;评价;辅导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 要:在构建新时代法学范畴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法学范畴的深化和拓展,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赋予法学研究更加鲜活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无论是法理理论,还是法治实践,都需要对既有法学范畴和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提炼出更多更新的范畴和概念,推动法学研究速度的加快。因此,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发展背景,探讨法学范畴的拓展研究现况,试图为我国法学研究的深化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法学范畴;拓展;研究  中图分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环境保护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发展工程,环境保护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