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学习后进生,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不但关系到全班英语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良好学习气氛的形成,而且事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这一问题一直困绕我们,近年来本人做了些探索,下面就具体谈谈开展这一工作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唤起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后进生教育工作,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后进生加强英语学习目的性教育,结合学科特点,采用科学的方式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在师生之间引起情感共振,架起一座通往世界语言的桥梁。如在教学牛津英语模块2的“The Honourable Games”一文时,先请学生观看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倾听杨澜解说词,让她那流利的英语感染学生,顺便启发学生:“假如有朝一日,你有机会到世界不同国家,作为奥运会的志愿者,或像姚明到国外发展,如何与人交流?现在全世界的报刊有一半以上用英语出版,五分之三的电台用英语播报。经济全球化,不学好英语这门工具,你们肯定会落伍的。”这些言简意赅的话语定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重树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此外,唱歌对多数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我经常用音乐欣赏,教唱如“Hand in Hand”、“You and Me”等大量的英文歌曲,让这些委婉动听、热情奔放的旋律把学生带进语言与音乐交相辉映的境界,从而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多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越唱越想唱,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
二、因材施教,合作学习
后进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要想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对学生采取层次教学,使各个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核心就是以人人成功为前提,以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首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和综合分析结果,将学生分为A、B、C 三个小组,对照不同的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帮助,无论是课堂表演还是疑难问题的解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与优生的合作,实现双赢,一方面促进后进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加快转化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优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动及表现欲望强,在进行课文和句型教学时,我时常组织学生围绕句型,分组朗读对话、听写、表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如在教学“An Adventure in Africa”一文时,A、B、C三组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导游,他们表达英语较多:How do you find the scenery here? Wow ,what a wonderful scene! Don’t you think you have been in heaven? 而后进生担当游客,仅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课前学生都积极准备各自的角色,背台词,练场子。课上A、B、C三组依次登台表演,人人参与,个个显身手,这样把舞台交给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再现所学知识,使基础不好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其次,设计任务因材施教,考虑后进生学习的接受性,每节课根据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点拨及新授。如在教学定语从句时,让学生翻译:“我们来时乘坐的小船消失了。”要求A组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汉语译成英语:The boat on which we came here was out of sight.并且弄清by which,on which的区别。对于B组学生能把以下两句合并“The boat was out of sight.We came here on the boat”即可。而C组的学生仅要求会识别是定语从句,其宗旨是保护学生的热情。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质疑探究,共同达成学习目标,互相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注重过程,培养习惯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数后进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成绩掉队。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制订计划、课前预习、用心上课、独立作业、及时复习等良好习惯。学习计划可以使时间安排合理,保证学习进行有条不紊;计划关键要切实可行,让学生经常自我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否则形同虚设;课前预习要有目的、有重点,结合听、说、读、写把预习落到实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其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听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关键环节,要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记好笔记,重点关注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经常督促后进生及时巩固新知,完成作业,温故而知新。此外鼓励后进生经常阅读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课外书报、参与学科竞赛与讲座,交流学习心得,积累经验等,是对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有效提高他们成绩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四、抓好反馈,巩固提高
教学效果的好坏,一般通过教学的反馈来了解。我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尤为重视,这些后进生反映的情况,最能说明自己的教学问题,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抓反馈的同时,也注意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而多数后进生自觉性较差,需要我们多花点时间和耐心,落实和检查并加以督促。每次布置课内、课外的作业都要有检查、批改和记录,对于个别特困生,采取面批,开小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尤其对于课堂上的难点知识,及时帮助他们复习巩固,不留“夹生饭”,促进他们的成绩尽快提高。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后进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平时教法科学,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其求知与进步的欲望,多点耐心和爱心,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消极因素,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则指日可待。
一、激发兴趣,唤起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后进生教育工作,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后进生加强英语学习目的性教育,结合学科特点,采用科学的方式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在师生之间引起情感共振,架起一座通往世界语言的桥梁。如在教学牛津英语模块2的“The Honourable Games”一文时,先请学生观看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倾听杨澜解说词,让她那流利的英语感染学生,顺便启发学生:“假如有朝一日,你有机会到世界不同国家,作为奥运会的志愿者,或像姚明到国外发展,如何与人交流?现在全世界的报刊有一半以上用英语出版,五分之三的电台用英语播报。经济全球化,不学好英语这门工具,你们肯定会落伍的。”这些言简意赅的话语定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重树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此外,唱歌对多数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我经常用音乐欣赏,教唱如“Hand in Hand”、“You and Me”等大量的英文歌曲,让这些委婉动听、热情奔放的旋律把学生带进语言与音乐交相辉映的境界,从而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多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越唱越想唱,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
二、因材施教,合作学习
后进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要想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对学生采取层次教学,使各个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核心就是以人人成功为前提,以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首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和综合分析结果,将学生分为A、B、C 三个小组,对照不同的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帮助,无论是课堂表演还是疑难问题的解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与优生的合作,实现双赢,一方面促进后进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加快转化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优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动及表现欲望强,在进行课文和句型教学时,我时常组织学生围绕句型,分组朗读对话、听写、表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如在教学“An Adventure in Africa”一文时,A、B、C三组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导游,他们表达英语较多:How do you find the scenery here? Wow ,what a wonderful scene! Don’t you think you have been in heaven? 而后进生担当游客,仅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课前学生都积极准备各自的角色,背台词,练场子。课上A、B、C三组依次登台表演,人人参与,个个显身手,这样把舞台交给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再现所学知识,使基础不好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其次,设计任务因材施教,考虑后进生学习的接受性,每节课根据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点拨及新授。如在教学定语从句时,让学生翻译:“我们来时乘坐的小船消失了。”要求A组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汉语译成英语:The boat on which we came here was out of sight.并且弄清by which,on which的区别。对于B组学生能把以下两句合并“The boat was out of sight.We came here on the boat”即可。而C组的学生仅要求会识别是定语从句,其宗旨是保护学生的热情。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质疑探究,共同达成学习目标,互相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注重过程,培养习惯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数后进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成绩掉队。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制订计划、课前预习、用心上课、独立作业、及时复习等良好习惯。学习计划可以使时间安排合理,保证学习进行有条不紊;计划关键要切实可行,让学生经常自我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否则形同虚设;课前预习要有目的、有重点,结合听、说、读、写把预习落到实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其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听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关键环节,要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记好笔记,重点关注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经常督促后进生及时巩固新知,完成作业,温故而知新。此外鼓励后进生经常阅读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课外书报、参与学科竞赛与讲座,交流学习心得,积累经验等,是对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有效提高他们成绩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四、抓好反馈,巩固提高
教学效果的好坏,一般通过教学的反馈来了解。我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尤为重视,这些后进生反映的情况,最能说明自己的教学问题,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抓反馈的同时,也注意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而多数后进生自觉性较差,需要我们多花点时间和耐心,落实和检查并加以督促。每次布置课内、课外的作业都要有检查、批改和记录,对于个别特困生,采取面批,开小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尤其对于课堂上的难点知识,及时帮助他们复习巩固,不留“夹生饭”,促进他们的成绩尽快提高。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后进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平时教法科学,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其求知与进步的欲望,多点耐心和爱心,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消极因素,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则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