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造”教学应把握的基点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问牛顿,你为什么有这么伟大的发现?牛顿说,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这番谦虚的回答,说明哪怕是最伟大的创造,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如何让学生顺利实现“再创造”,笔者认为应把握如下基点。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大丰市紧扣目标要求。突出建设重点,强化推进措施,夯实工作基础,推动全市民政事业转型发展和整体提升。一、坚持学习促动。一是带着目标学。瞄准2014年、2015年现代民政
探究两种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是学生学习函数知识的重要基础。个人认为,正比例意义的教学需要经历如下过程: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这两
一、课程能力具有独特的专业特性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前者适于多种活动要求,包括各种认识和实践,后者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课程能力属于特殊能力范畴,它是教师在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社会团体26.8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2.1万个、基金会2961个,这些社会组织在教育、卫生、文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