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进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imu1984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每英粒数增多、每节荚数增多、英比提高、分枝数减少、茎秆增粗、抗倒伏能力增强、粒型增大、单株粒重提高,脂肪含量增加、株高、节数、节间长度,生育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改进,产量的遗传改进幅度为1.2-2.5%。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脂肪含量、荚比、每荚粒数、主茎荚数、每节荚数、三、四粒荚数、百粒重、茎粗、节数、生育期与产量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聚
其他文献
1991年以抗大豆孢囊线虫(SCN)4号生理小种的兴县灰布支黑豆、中感或中抗(应县小黑豆)、感和主感4个品种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2个组合,在抗、中感、(中抗)×感和高感5个正交和4个反谘组
对组合RN9(抗)××7705(感)的P1、P2、F1、F2、BC1F1和BC1F2分离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豆对SCN1号小种的抗性由4对相互独立的主基因、包括一对显性基因和三对重叠的隐性基因决定。用BSA法
以六合小叶青×新沂小黑豆和上饶干不死×淮阴秋黑豆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植株世代间干豆乳产量的细胞质效应以及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组合植株世代正反
本文用含有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介导,克隆在大肠杆菌JM109中,中间载体质粒PES(具有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通过三亲杂交的方法,将质粒PES导入具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pRiA4b)中,用二元载体法转化黑龙江省常
利用两个杂交组合(组合Ⅰ:吉林27×吉林28;组合Ⅱ:吉林20×吉林26)的P1、P2、F1、F2、B1、B2六个世代,在对世代间蛋白质含量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以世代平均值模型尺度检验,三参数和六参数联合尺
低平易涝地耕层土壤水分大,土质粘重冷浆,通气透水性差,释放差分能力低等不良理化性状,是障碍大豆高产穗产的主要因素。大豆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是以机械化深松施耕整地和带状栽
应用通径分析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一般产量和较高产量两组品种(系)群体的高产基因型的基本性状。结果表明:高产基因型性状特征随群体产量水平水同而异。对于中低产大豆品种(系
应用从6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的21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品种或品系及7个感病的品种或品素,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总DNA进行了随机扩增。有18个引物扩增得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OPH-06和OPH-10未能扩增到RAPD产
1991-1995年,应用田间自然病圆和病土盆栽鉴定方法,对安徽、河北、福建、山东等24个省市保存的3355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和186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分别进行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向大豆导入抗SMV(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种间、种间以及属间材料DNA,结合常规育种程序,培育出抗病丰产品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抗性是遗传稳定的。与对照相比,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