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桡足类营养级对亚热带分层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4年10-12月,采集厦门溪东水库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浮游细菌与悬浮物样品,分析浮游动物群落与食物质量和食物浓度的关系,探讨桡足类营养级变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结果 表明,空间上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水库不同水层间的差异不显著;时间上桡足类在水华期和非水华期的差异不显著,枝角类和轮虫在水华期和非水华期的差异显著.桡足类群落组成受食物质量的影响较大,枝角类群落组成受食物浓度的影响较显著,轮虫群落组成受食物质量和食物浓度的共同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食物质量和食物浓度与水温显著相关,枝角类生物量受食物浓度的影响,桡足类生物量与轮虫生物量呈显著相关.为了探究桡足类与食物质量的关系,我们以优势种舌状叶镖水蚤(Phyllodiaptomus tun-guidus)为对象分析化学计量特征,发现舌状叶镖水蚤体内的磷含量与水柱总磷平均浓度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其营养级变化范围为1.28~2.84,且营养级随着水温下降而显著增加.非水华期的食物磷含量增加可能是舌状叶镖水蚤丰度升高的原因之一,降温和种群繁殖的共同影响导致非水华期舌状叶镖水蚤体内磷含量逐渐下降,营养级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浮游动物在富营养化内陆水体中的群落演变过程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为研究乌伦古湖矿化度和氟化物浓度与各水量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以水量平衡和物质平衡为基础,把影响湖水水质的原因分为降雨、蒸发、河流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地下水流出5个水量因子,定量分析湖水矿化度和氟化物浓度与各水量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且预测了湖水矿化度和氟化物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表明,地下水输出流量决定了湖水中矿化度和氟化物浓度,地下水输出流量越大,湖水中的矿化度和氟化物浓度越小.2010年至今乌伦古湖水位的升高导致了地下水输出流量增大,乌伦古湖内的矿化度和氟化物浓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模型预测新的稳态下湖
针对高速两栖车水上航行阻力特性问题,采用基于雷诺平均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对静水中高速两栖车的阻力及航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不同网格密度的阻力比较,对网格收敛性进行了讨论;通过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对文中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另外,结合叠模计算结果对两栖车的各阻力成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带开口的两栖车模型的阻力及航态变化.结果 表明:处于过渡阶段的两栖车,其兴波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随航速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到60%以上),黏压阻力占比30% ~ 40%,摩擦阻力占比小于10%;增加开口后两栖
湖泊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人类提供淡水和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叠加影响,湖泊湿地水文过程发生了剧烈变化,湖泊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质量下降和服务功能退化等风险.本文总结了原位观测、数值模拟和遥感技术在获取湖泊湿地关键水文要素方面的优势及不足;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水文过程的双重影响;结合洪水和水文连通性等研究热点分析了水文过程的典型表现形式;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湖泊湿地植物、动物和水质对水文过程改
入出湖总磷负荷变化是影响太湖湖体磷收支平衡的关键因素.基于2012-2018年水质水量监测资料,计算全湖及各水资源分区河流入出湖总磷负荷,并以水量加权计算其总磷年平均浓度,探明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不同分区水污关系的变化规律;以月为时间尺度,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揭示入湖总磷负荷分别与入湖水量、入湖总磷浓度的相关关系;通过讨论分析,明确适用于太湖的入湖总磷平均浓度计算方法、总磷负荷影响因素及控制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水量加权法比算术平均法更加适用于太湖入湖总磷平均浓度的削减管理;环
为掌握东平湖浮游植物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后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及探究其环境驱动因子,于通水运行3周年后的2017年分4个季节对东平湖的18个样点进行采样调查,同步开展水环境调查.结果 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191种属(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绿藻门、裸藻门、蓝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和隐藻门分别为64、57、28、22、8、5、4和3种属;优势种属包括蓝藻门的漂浮泽丝藻(Limnothrix planctonica)和色球藻(Chroococcu sp.),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 vulga
研究大型核电设备的故障预警方法,对于故障的及时排除、降低安全风险、减少非必要成本以及提高发电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的核电设备预警,大多是实时监控报警系统,预警效果有待提升,也未充分利用数据价值.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BiLSTM的故障预警方法,通过神经网络预测时间节点理论健康值,与实际值比较从而识别异常.首先提取实时数据库中健康的历史运行数据,然后对其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最后作为训练数据建立贝叶斯BiLSTM预测模型.采用交叉验证方法留出测试集,使用拟合优度、均方误差以及文中提出的贝叶斯假设检验方法对模
为探究湖泊水体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碳、氮来源及水质指示意义,分析了2013-2014年洱海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氮同位素(δ15N)和C/N比值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水质的关系.结果 表明:①洱海悬浮颗粒物δ13C、C/N、δ15N在旱、雨季差异显著(P<0.05),旱季变化范围分别为-31.75%‰~-18.21‰(均值-25.34‰±4.14‰)、9.1~16.9(均值13.3±2.7)、4.9‰ ~ 7.4‰(均值6.4‰±1.3‰),雨季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3.8
在桥梁结构横桥向地震控制中,粘滞阻尼器和钢阻尼器是可靠度较高的地震控制装置,二者已在多座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文中从工作原理、构造实现形式、力学行为、减震效果等方面对这两种阻尼装置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对比力学行为时,对粘滞阻尼器开展了不同速度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并与现有文献中钢阻尼器力学行为进行比较;对比二者减震效果时,以一座三塔斜拉桥为例,讨论了28条地震波激励下,两种装置本身及桥梁结构的响应差异并以其中一条地震波为例,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结果 表明:由于阻尼装置的耗能机制不同,导
本文利用有机硫硫同位素组成(δ34Sorg)及活性铁的黄铁矿化度(DOP)和硫化度(DOS)研究了南极阿德雷岛受企鹅活动影响的Y2湖和未受影响的菲尔德斯半岛燕鸥湖YO沉积物中有机硫的来源组成及其与铁硫化物的联系.结果 表明,Y2沉积物1~15 cm较低的δ34Sorg指示有机质硫化形成的贫34S成岩有机硫(Sdiag)占比较高,其中在8~15 cm较高的DOS指示铁硫化物形成和有机质硫化同时发生,源于该层位高含量的活性铁供给.Y2剖面48~56 cm沉积物有机硫富集34S显著,对应于企鹅数量高峰期,表明大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种类和浓度.浮游细菌生产和呼吸过程对碳源变化的响应,可能影响水体乃至区域的碳循环特征.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市11座中小型水库,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和双端元混合模型定量分析浮游细菌在生产和呼吸代谢过程中对内外碳源的利用.依据DOC中内外碳源的比例,将11座水库划分为内源型水库(内源碳占比>50%)和外源型水库(外源碳占比>50%).内源型水库DOC浓度、叶绿素a浓度以及营养指数均显著高于外源型水库.分析发现,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显著促进了浮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