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实践路径探析及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在多方需求的催生下,伴随着多元的办学体制,各地都在尝试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其间产生了哪些普遍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扩展过程中必然涉及的师资、管理、课程等层面进行剖析,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规避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优质教育资源;扩展
  Th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expands the practice way searches analyzes and pondered
  Xu Wei
  【Abstract】The present,under demand expediting,is following many Yuan school system in every way,each place all is attempting th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expansion. Which universal questions during has had,how should solve?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se questions,stratification plane and so on teachers,management,curriculum which inevitably involves from the expansion proces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seeks the question which possibly exists and effectively dodges these questions 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Expansion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2-0053-03
  
  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就是办学水平很高的学校,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地区同类学校的最高办学水平,对推进当地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各地开始在优质教育资源上做文章,开始了学校合并、办分校、成立教育集团等等,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试图聚焦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过程,分析扩展中的一般路径和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由此产生的对策和思考,期待给无数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背景
  
  一般所说的“优质教育资源”,多数指的是一些名校。这些学校有着良好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管理水平,并且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良好的校风,从而赢得了社会美誉。
  优质教育资源强大的竞争实力,使之有可能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学校品牌优势,争取社会各方面 (包括家庭)资金和资源支撑,通过多元的学校运行机制和方式,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同时充分发挥这些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其他学校,惠及更多的学生。由此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的很多知名学校开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扩展,如杭州市政府2004年底出台了推进名校连锁办学的实施意见,正式提出名校集团化发展战略;南京的名校南京师大附中、金陵中学等利用老牌学校的品牌和管理,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开办公有民办的股份制学校,放大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扩展后有的反响很好,有的则不尽人意,甚至也出现了一些卖牌子、有名无实的翻牌学校。因此本文试图关注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过程,希望发现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共性的东西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只有过程做好了,优质教育资源扩展就可能顺利、少走弯路。
  
  2 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一般路径
  
  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是把优质的教育管理、优质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优质的师资和优质的校园文化等一切具有优质特征的软件和硬件在其他学校中开展实施实践。从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的要素以及办学的一般规律来看,优质教育资源扩展一般要通过以下路径:
  2.1 管理输出: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大家公认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校的管理密不可分。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办学传统,在管理中必有其可圈可点的部分。这些管理方法,从核心理念到制度建设到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都可以提炼上升为管理模式,通过严格的梳理可以整体打包整体输出,成为一种“管理的标准”,从而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件,为扩展后的子学校或者分校搭建新的管理平台,在新土壤上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磨合、适应,最后达到最大程度的匹配,这是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必经之道。
  2.2 教师输出:有人说“择校就是择师”,此话不无道理。而现实的情况是实验小学和一般的小学、城市和乡镇的小学差异是很巨大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关键就是好老师的流动,没有师资流动(包括管理人员)作为基础,所有的扩展最终都会是空中楼阁,因为好的制度要靠一批得力的素质高的老师带动实施,课程改革、班级管理等水平的提升,必须要有优秀的管理人员、优秀的老师一起带动实施,所以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第二条必经之道就是优秀教师团队的输出。
  2.3 课程资源的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扩展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会把母体学校中一些比较成熟的科研课题、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做法移植到分校或者合作校中。比如把某学科课题实验中的一些成功的做法进行了课题推广应用,搬到了新的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模式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移植。
  
  3 扩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
  
  3.1 谁能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准入证:优质教育资源应该让它扩展,但不是盲目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母体实力非常强大的时候,才能让新校茁壮成长,才能有实力去帮扶弱者、扶持幼苗。那么对这种实力的鉴定究竟是随某些领导的感觉走呢还是有专业的评估团队呢?事实好像是前者居多。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属于新生事物,没有哪所学校公开承认难以维系或者宣告倒闭,但如果真正到了那种境地岂不是太晚了,那不是拿孩子的成长、纳税人的钱、国家的优质资源开玩笑吗?所以,谁能扩展?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专业的科学的答案。
  对策:亟需建立专业的评估咨询团,对优质教育资源能否扩展的资格和扩展的必要性进行公正客观的论证。
  3.2 管理输出——能够落地生根吗?如果将母体的管理移植到新建学校,可能会比较顺利,因为是在一片空地上,种植的植物总是比较容易存活。但是如果是对一所薄弱学校兼并或者是对一所更小的学校的合并,问题就不是如此简单。首先是教师心理上的认同。其次,管理输出不是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日常管理中逐项实施的。管理制度对象是人,必须做好很好的沟通梳理,应该变更的地方就必须更改。其中的矛盾就在于管理文化能否顺利地对接。
  对策:教师是有更高层次心理需要的“社会人”,教师的精神需要原则应当成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要义。学校教师管理核心就是突出以人为本。所以如果把对教师人性化的管理和制度组织建设的标准化质量体系进行巧妙的融合,既能科学规范地保证管理体系的移植,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在做法上:首先要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实现体现人性的情感管理。其次,创造适应人性的工作氛围,建立尊重人性的工作方式。
  3.3 师资输出——需求和成长之间的矛盾:优质教育资源是缺稀资源,最缺稀的就是优质师资。母体中原有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都是重中之重的资源,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中担当着重要的任务。而依照小学中传统的做法,往往这一部分人又是中层管理人员,因此人员的调动势必会牵涉到这一群体中的某些人。面对优质师资的巨大需求,优质学校很多年来的师资的积淀可能会马上变得力不从心。新教师应该尽快地成长起来,但是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历时间的锤炼。因此,教师需求和成长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最初扩展学校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的问题。
  对策:优质教育的扩展意味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在扩展的过程中做好三件事:①保证必需的投入;②加强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养;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里面有两点是谈到人的资源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能量,这是根本之路。对于刚刚进校的新教师实施“青蓝工程”,加大班级管理和学科方面的培训,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对于中青年教师,压担子、给机会,创设各种评比的途径和机会,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他们的发展。对于有一定学术科研水平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一定要用足、用好他们,发挥优质师资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学校整体的学科发展。尤其在学校扩展之后,教师人数增加,校区之间学科水平参差,加大校区间的大型的教研活动、会课活动,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发展。总之,不断的健全完善教师发展的“造血机制”,才能在扩展过程中处变不惊,以内在的提升应对外在扩展的需要。
  3.4 课程输出——此课程和彼学生的矛盾:课程的设置和改变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的状态下的。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情感态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所学课程的吸纳。比如,苏州市教育局这几年推动着苏州双语教学教学的实验研究,像苏州市很多好的小学中学都开设有双语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到双语班就读。同样,优质的课程并非到任何学校都适宜。一些成功的科研成果在母体中实施的很顺利,甚至很出彩,但在推广到其他学校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障碍。其实正如量体裁衣,根据此学生的情况做好的衣服用到彼孩子身上,可能就会不合适。所以课程输出移植还要分析一下实施的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否则良好的期待优质的愿望也会落空。
  对策:课程设置应该立足于对人的发展的现代意义的思考,以人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主题,逐步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在教育价值观上强调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主要目标,确立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学校职能观。在人才观上,将每个学生都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在教育质量观上强调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
  有了这些理念作为指导,课程的移植就会少一些盲目性,多一些针对性。也可以在大的课程目标相统一的情况下,在子目标、评价上作相应的调整,甚至可以演变为有特色的小课程。既有大的统一,又有小的特色,这不失为优质教育资源扩展过程中在课程方面可以做的文章。
  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功利,扩展的道路才能更平坦。
  
  参考文献
  [1] 上官子木.择校热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市场化. 教育科学研究. 2003(9)
  [2] 孙鹤娟. 优质学校教师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 陶西平.要十分珍惜“优质教育资源”. 北京教育. 2003(5)
  [4]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收稿日期:2007-09-04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识教育基础课是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意义的学科.如何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应用,恢复通识教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工具的作用,对此,筆者对通识教育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几点建议,并探索一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1.2016年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公共基础
【摘要】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摘要】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它没有音乐学科那种优美婉转的旋律,也没有美术学科那种艳丽多彩的画面,更没有文学作品中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成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兴趣;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
【摘要】在例题教学中,重在分析,找出题中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解题方法,归纳解题的思想方法,并运用结论,拓展学生思维,以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例题;教学    Mathematics sample question teaching one  Li Qizhou  【Abstract】In the sample question tea
【摘要】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和形成因素,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几点方法,希望能给外语教师一些启发,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外语教学;培养    On the Cultivation of Self-efficacy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表现为注意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效果突出。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低年级儿童具有喜新好奇,厌静好动,逞能好强的心理特点,结合一、二年级数学所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1 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科技都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数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应该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进行分析,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应用能力.但是,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数学实验课程难以顺利开展,必须及时地寻找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思考  随着教
[摘要]“差班”其实并不差,我们只是与优秀有差距,相信老师只要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喜爱,我们就会去缩短,去追赶、去超越这种差距。文章笔者的作为“关生”班主任,很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治班方略及收获。  [关键词]班主任 “差班” 治班方略 收获    “手握承诺,为何会落空,您给我们的爱,我们却不懂。我曾幻想,还会与您相伴多久,但我们毕竟要离巢飞翔。深沉的爱,不是空虚的语言,而是实际的行动;深沉的
【摘要】数学属于初中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相对较为重要的课程,在培养学生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将问题导学与数学教学进行结合,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数学教师  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对逻辑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其在学习的过
【摘要】语言因素和语篇因素是影响学生英文写作的几个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学生的英文写作作业开始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在写作中的作用。分析发现,由于二者的作用,学生学习写作时存在选择偏好,偏好使用简单熟悉的句式和结构,偏好使用连词和关系代词实现文章连贯。  【关键词】英文写作;语言因素;语篇因素;偏好    English writing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H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