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皮乙酸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运用体内实验和多种体外实验模型,分析了土荆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B)的代谢情况。在口服和静脉注射给药实验中,使用HPLC和HPLC-ESI/MSn方法在大鼠血、尿、粪和胆汁样品中都检测到去甲基土荆皮乙酸(土荆皮丙2酸,pseudolaric acid C2,PC2),各种样品中几乎都检测不到原形药物,PC2是PB特异性的代谢产物。PB在肠内菌抑制大鼠模型中的代谢情况与正常组一致,说明其代谢与肠内菌无关。在人工胃、肠液中分别孵育48 h均无明显变化,说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不是主导PB代谢的因素,在胃肠道的pH环境下PB也是稳定的。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PB仅有极少部分被代谢成为脱甲氧基或脱甲氧基脱羧基的产物,说明其代谢也不是由肝微粒体酶主导的。在体外全血孵育模型中,PB在1 h内被逐渐代谢成PC2,并表现出了与孵育时间相关的动力学特点。由此推测土荆皮乙酸一进入血液就被迅速代谢成PC2,以致于在各种样品中都几乎检测不到原形药。这种快速的代谢应该是通过血浆酯酶对PB的C-19酯键的迅速水解而实现的。本文首次初步阐明了PB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对于明确中药土荆皮的有效物质基础、体内活性形式及其作用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应用光学技术对荧光标记的组织切片样品进行成像观察是生物学研究的常规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制备用于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的脑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双重标记
<正>江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省份,同时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早在1986年,江苏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4年。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江苏人口结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170周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愈发突显其当代价值,系统回顾2008年以来国内学界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采用辽东栎、蒙古栎和波罗栎3种柞树品种饲养天蚕,研究其对天蚕茧质、成虫羽化与交尾、羽化性比与蛾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茧层率为辽东栎(8.21%)〉蒙古栋(7.28%)〉波罗栎(6.67%),采用波罗栎树
金针菇的出菇期管理是决定出菇产量及质量的关键环节,此时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精心管理,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其主要管理技术可分为催蕾出菇和菇后管理两个阶段。
随着中西方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陆续地传入西方,经典《茶经》等茶文化著作同样也纳入其中。本文以几部茶文化经典著作和多首古茶诗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