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蝇”何以成“贪虎”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一张大网收拢——涪陵区国土资源局清溪管理所职工彭康、骆宏被逮捕。
  被带走时,彭康身上还揣着局里发放的《给国土干部的一封信》,可惜他看都没看一眼。
  一个月前,涪陵区纪委、监察局据群众举报,对彭康、骆宏展开调查。随后,区检察院立案侦查。
  很快,彭康、骆宏两人违纪违法事实浮出水面——贪污受贿达300余万元。
  短短两年多,两只“小蝇”何以成长为“贪虎”?
  “第一桶金”
  2010年7月,涪陵至丰都、丰都至石柱高速公路(涪丰石高速)建设从清溪镇过境。
  一时间,征地拆迁成了清溪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头戏。
  最终,负责具体工作的任务落到了彭康身上。
  在拆迁安置办法中,采取购买养老保险安置的方式最吸引人。
  “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要缴足一定年限养老保险金,就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且,按当时的政策,国家会对这样的养老保险名额给予一定补助。”区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
  这一政策让清溪镇全心村很多人都感到划算,但也让一些干部打起了歪主意。
  “能不能帮忙,从中‘活动活动’?”全心村主任杨某找到彭康——该村5组、7组、8组组长胡某、吴某、秦某,希望增加安置名额,该项目涉及这三个组的集体土地。
  此时,彭康刚接触拆迁工作,并未当场答应。
  但想了几天,他终于心动了,决定试着“操作”一下。
  最终,他想出了用航测面积替换实际用地面积的歪招,“偷梁换柱”增加了该村安置名额。
  事后,彭康获得6万元“感谢费”。
  挖到“第一桶金”后,原本过着清贫生活的彭康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一条“发财之道”。
  明码开价
  尝到甜头后,彭康开始“主动出击”。
  2010年9月,彭康找到清溪镇四合村5组组长郭某。
  “通过虚报集体土地附属物,为你们套取更多补偿费,之后收7万元‘辛苦费’,怎么样?”彭康游说。
  郭某诡秘一笑,一拍即合。
  很快,彭康就给该组虚增附属物补偿款16万元,他也如愿得到7万元“感谢费”。
  轻轻松松就获得了“感谢费”,彭康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靠着前几笔业务,彭康的“办事”能力迅速传开。
  就连彭康的同事周某都找到他,希望把其嫂子杨某两个不属于安置对象的侄儿纳入补偿范围。
  彭康二话不说,虚造安置表,使杨某多得补偿款达六万余元。事后,彭康再次获得两万元“感谢费”。
  很快,涪丰石高速公路征地拆迁项目进展到四合村2组。
  2010年10月的一天,四合村2组组长钟某、管理员高某等人,到清溪管理所签订集体土地征收协议。
  在签协议之前,彭康说:“我给你们组多报了15万元补偿款,你们给我表示点。”
  钟某听后,用手比划了一个“2”。
  彭康当即摇头。高某见状,把协议书和实物调查表看了一下,发现多补偿了近15万元。
  高某悄悄对钟某说:“给3万块嘛!”
  钟某转身对彭康比划了一个“3”,彭康当即同意。
  签完协议后,彭康借上厕所之机,收受了钟某3万元“感谢费”。
  一丘之貉
  说到彭康,就不得不提骆宏。
  骆宏、彭康都在清溪管理所工作,都在拆迁补偿安置中大肆捞钱,可谓一丘之貉。
  “不同的是,骆宏更为张狂。彭康是‘先办事,再收钱’,而骆宏是‘先收钱,再办事’。”办案人员说。
  2011年5月,涪陵南沱镇(清溪管理所辖区)实施场镇改造工程,原有场镇房屋拆迁成了首要任务。
  骆宏被派到现场负责登记、丈量等具体工作。
  当拆迁进行到南沱镇王家湾陈某家房屋时,陈某拒签协议,并声称不给他增加补偿费就别想拆迁。
  谁知,陈某的拒签正中骆宏下怀。
  于是,骆宏主动将陈某带到办公室,名义上是为了商谈协议,实际却意在串通。
  骆宏对陈某说:“兄弟,我可以给你多报点补偿费,但你得先给我3万元,我才能给你办。”
  要先拿钱给骆宏,陈某心里有点犯嘀咕。
  骆宏又给陈某做思想工作:“我打包票,不会让你白掏3万元。”
  好说歹说,陈某同意了。
  第二天,陈某送来3万元。骆宏也颇讲“义气”,为陈某虚报了近6万元补偿款。
  这样的事情并非只有一次。
  2012年5月,在一次拆迁项目中,清溪镇平原村阙某找到骆宏“活动”。
  “我给你虚增14万元,但你得先给我7万元。”骆宏说。
  当天下午,阙某就将7万元现金送到骆宏办公室,他也得到了虚增的14万元。
  “拆迁补偿”
  骆宏如此“捞钱”是有原因的。
  他喜欢玩“心跳”的感觉——热衷赌博,有时一晚上会输赢几十万元。
  输了之后,他便想方设法骗取拆迁补偿款。
  2012年5月,清溪镇双龙村1组组长周某,知道骆宏打牌输了几十万元后,主动对他说:“我给你介绍拆迁户赵某,是双龙村1组的,人很可靠,稍微‘操作’一下,钱就来了。”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
  回办公室后,骆宏将赵某家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拿出来,虚增了11万余元。
  随后,骆宏通知赵某来签协议,并对他说:“我给你虚增了11万多的补偿款,你要给我7万元。”
  赵某同意后,骆宏才让赵某签订补偿协议。
  没过多久,骆宏打牌又输了,而且还借了高利贷。
  走投无路的骆宏,想到赵某的父亲也属拆迁对象,便给赵某打电话:“你先把那7万元给我,我再给你父亲虚增11万元。”赵某按要求送来了7万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赵某父亲的补偿款还没兑现,骆宏的事情就败露了。
  2012年6月,彭康、骆宏被依法逮捕。
  2012年10月17日,涪陵区人民法院分别判处彭康、骆宏有期徒刑十四年、有期徒刑十八年六个月。
  2013年8月,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骆宏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其他文献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又是学动物医学的,要想发挥专业特长,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是要到农村来。”2008年9月,当陈先丽“蜕掉”大学生的一身稚气,准备以村主任助理的角色走进农村时,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然而,当陈先丽第一次走进丰都县崇兴乡黎明村时,眼前看到的,耳里听到的,却让她“心都凉了半截”。黎明村虽说是崇兴乡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村,但是村中无任何集体经济,老百姓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人均年收入不
机关还是那些机关,干部还是那些干部,队伍还是那支队伍,短短两年多时间,为何能迸发出如此强劲的“酉阳速度”?  “酉阳现象”证明:只要激活了干部、凝聚了力量,就能创造无数奇迹。  酉阳经验可为我们提供三大启示。  人心是最大的资源,干部队伍的潜力无限。一些区县领导经常抱怨说,经济发展不快不好,主要是干部素质低、能力差、没觉悟,恨不得上级机关支援一支“空降部队”来。但酉阳的实践证明,人心就是最大的资源
推荐书籍:《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  全新生活理念“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引发全球80多个国家数亿人的口碑传播,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各阶层感动盛赞。本书持续150周位居国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荣获《纽约时报》年度好书最高荣誉奖。  我撕开《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包装时,浓烈的油墨气息席卷而来,呛我一个大喷嚏。  我一边抱怨,一边将香水喷洒书间。玫瑰香气顿时弥漫开来,将我的郁闷
亮点  2012年8月的一天,巫溪县宁河街道环城社区。  乡政府干部李方保一迈进弘禹骄园小区大门,上百辆胡乱停放的汽车跃入眼帘。  又迈了三五步,李方保突然捂住鼻子:“好臭!”  远处,一座封闭式垃圾池周围,垃圾堆成了山。  “这样的小区,怎么能住?”李方保直摇头。  弘禹骄园一部共21个楼栋,由于开发商频繁变换,连物管都没有。  “居住环境脏乱差、汽车到处乱停放、邻里关系很紧张——我们小区成了县
2014年9月2日,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公共服务中心。  办完每月一次的低保审核,低保户陈卫群心情很舒畅。  以前,月度低保审核要先跑居民小组、居委会,然后再到街道办事处审核,程序繁琐。  “现在,只跑一趟就审核好了——这得感谢街道推出的权力清单!”陈卫群用手一指公示栏里的权力清单流程图。  图上,低保审核该找谁、怎么办?一目了然。  “模糊”乱象  2010年10月,因在村里征地拆迁过程中违法,
英国《金融时报》曾如此形容芝加哥:“通往美国欠发达地区的必经之路,是公路、铁路和水路的交通枢纽,是西部不可或缺的经济中心。”  这句话,现又被英国《经济学人》拿来类比重庆:“看到满是公寓的山丘,你会想起香港;看到横跨两江的桥梁,你会想起纽约;看到温馨的生活,你会想起巴黎。”  一种突破传统观念、传统体制桎梏的“重组”动力,推动着这座城市,像山脉般隆起。     重组“八大投” 为城建提供动力   
2015年7月3日—4日,重庆召开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  市委书记孙政才要求:立下“军令状”,倒排时间表,啃下“硬骨头”,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7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从2013年至2015年5月,共查办涉农和扶贫领域职务犯罪28894人,占同期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的22%。  “总的看,涉农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仍在高位徘徊,处于易发多发的态势。”专家分析。  对此,市委常委、市纪委书
米开朗琪罗可以写出耐人寻味的十四行诗,不过大多数画家还是以书信传世,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约翰·康斯泰博尔的书信则洋溢着隽永又细密的情思。高更的书信集,几乎难以置信的流畅和斯文,在有些信件中,这位对文明充满怀疑的“野蛮人”甚至有些谄媚他的赞助人。而最著名的画家书信出自文森特·梵高之手,如今保存下来的书信一共有819篇,其中658篇是写给他弟弟提奥的。文字的魅力在这位艺术家的细胞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每
这两年,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越来越“火”了。  “火”源于它是合川众多农村里的“高富帅”——光是微企就有90余家;全村年人均纯收入2015年突破1.6万元,比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一大截。  就在几年前,亭子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传统村,与其他村相差无几。它是如何变成“高富帅”的呢?  抢抓机遇 找准症结  上世纪90年代,亭子村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村,村民仅靠种玉米、红苕维持生计。  当时,
23年前,可爱的女儿才1岁,妻子却被严重的类风湿病突然击垮。难以言表的疼痛如恶魔般驱之不散,撕心裂肺的绝望也如阴云久久笼罩。今天,作为巫溪县中学校的校长,丈夫李建初得到全县20万个家庭的敬重;作为巫溪县最让人感动的一家之“主”,妻子陶世琼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幸福。  幸福像腊梅花开放,经过冰霜,分外动人,格外芳香。     20万个家庭与1个家庭的故事李建初心语:这些年,我就像推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爬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