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举措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在运用和实践中才有意义,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它,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解课本知识为主,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关键和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从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设计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英语教学过程交际化、有效组织好课外活动四方面论述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课堂;口语培养;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韩礼德(Hal1idays)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语言,认为语言是种“doing”的形式,而不是“knowing”的形式。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口语都是第一性的,口语交际所包含的信息量和重要程度是书面表达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而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作业和测试都很出色,但上课不敢大胆举手发言;有些学生读句子背课文都很流畅,和老师同学对话却支支吾吾,不知所言;有些学生小组讨论或自由对话时反应灵敏、语言流畅,可一站起来正式发言就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等等。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学习语法,应付考试,不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口语交际活动并没有花时间去训练。许多学生学了几年的英语,笔试成绩不错,但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时却力不从心,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活学活用课本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那么,教师该如何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为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几点我的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
  语言教学最怕缺乏语言环境。我们能够很自然在用汉语表达是因为我们从小生活在汉语的环境中。但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除了每周几次的早读和英语课,就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接触和练习英语了,而在课堂内外大多数的教师都习惯用汉语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失去了许多让学生用英语听、讲的机会。缺少语言环境,英语交际也就无法实现。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那里能看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用英语来完成教学工作,如,用英语组织教学、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布置作业等,开始时学生可能听不懂,老师可以适当解释,再借助手势表情,日复一日,学生自然就会有所长进。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直接建立起联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在初学阶段,教师要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现场表演等方法促使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同时设计合适的教学情景,提供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创造条件。比如,设计Free Talk,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class. the school,the teather or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your family, your friend.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的道具和演示开始,用教室里的桌椅、黑板,学生的服装、文具等进行对话练习和句型操练等,这些熟悉的物体拉近英语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能更轻松自由地进行口语交际。
  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所教的英语用到师生交际中去,师生之间的交流尽可能多地用英语,形成和谐自然的英语交际的课堂氛围。比如个别学生迟到时,要说 I’m sorry I’m late .May I come in?在教师说Come in, please后方可进入教室,必要时教师可以问Why are you late for class? 课堂双边活动结束后,老师要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如 Good. Excellent.You are clever! Thank you等。放假之前,别忘说 Happy holiday! Good luck!放假回来后要询问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during your holiday?等等。通过“课堂英语化”,充分利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扩大和占领使用英语的阵地,这样,在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习惯养成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运用英语思维(而不依常自己的母语),这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用英语思维为学生熟练握英语和用英语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句型操練、情景对话、复述课文和问答等训练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带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尽量寻找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让学生自然轻松地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交际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笔者在每节课会以Duty Report开头,让学生用英语汇报全班出勤、天气、日常生活以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些事,然后,让学生对值日生的汇报进行自由交谈,这些活动一般持续3-5分钟,学生对生活中经历的事情都表现出浓厚兴趣,自然都愿意加入同伴们的口语交际活动。这些训练,既可复习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可锻炼学生用英语处理真实情景的能力,如果教师处理得当,还可通过这种交际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入新课堂。
  在课堂上,笔者还尽可能多地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Shopping》时,学完“How much is \are the ...?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广东省升中考历史卷越来越走向能力立意,注重立德树人,突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中考历史试题的质量越来越高,试题的难度也有所提高。升中考历史试卷作为衡量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占有75分的选择题无疑扮演重要角色。笔者在对近几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及对部分学生答题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之上,试对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进行研读与赏析,并对日常教
【摘要】幼儿园目前普遍存在教师组织幼儿室外游戏活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组织能力普遍需要改善和提高。这也就反映出,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上的不足。本文就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组织幼儿室外游戏活动能力展开研究,以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将来胜任幼教岗位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室外游戏;组织能力;课堂教学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
历史老师往往不重视新课的导入,要么缺乏导入环节,要么千篇一律地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显然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无味。其實“新课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引起学习注意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置新课导入,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激情。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对历史年代、事件、人名、地名等的记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数学图形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论,制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从“触觉感知”“割补练习”“动手操作”“联系生活”等多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图形与几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多阅读、广积累、善表达”,学生若能熟读经典,养成每日一诵,对于写作必有益处。因此,本学期在中年级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以经典诵读为抓手,探索经典诵读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的教学初探。  一、每周一诗,学会积累  荀子《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就是要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在实践中领
【摘要】幼儿教育话题在最近几年开始被热切关注,而幼儿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也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无论是从家庭角度来讲还是从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角度来讲,幼儿的教育话题都被大家密切关注着,家园合作作为幼儿教育途径中的一份子,也成为幼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途径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着眼于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问题展开讨论,笔者结合个人实践教学经验谈及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和见解,希望对我国幼儿教育
【摘要】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英语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情感的成长。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汲取情感素養的精华,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网络学习空间,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网络空间;英语教学;德育教育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要求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其中思维品质的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思维构建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探究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结合的基于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被多个学科的教师实践后认为是一种有效提高记忆效果的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构建
【摘要】五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与情绪的突发期,也是小学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非成绩至上的“书呆子”。新课程背景下的五年级班主任在德育上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对此认真分析德育教育的意义与实施策略,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  日益浮躁的社会使得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急于求成,唯恐自己的孩子在学习
【摘要】品德与社会(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教师积极有效地挖掘课程资源,用好课程资源,让课程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通过重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凸显品德学科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关键词】品德课程;资源;特色  品德与社会(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不仅涉及学生的自我,还涉及自然、社会的层面。如此丰富的课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