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博使用偏好调查报告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兰州市主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在校大学生如何使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交流,根据这种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分析总结微博这种新的传播工具对兰州市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关 键 词】:微博;在校大学生;定量分析;抽样调查
  【作者简介】:曹婷,女,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新闻学研究;张洁,女,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运营管理研究。
  【责编介绍】:艾涓,女,今传媒杂志社编辑办主任,主要从事传媒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引 言
  自2006年微博问世以来,微博从一个陌生的概念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青年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民调:94.3%青年表示微博已改变自己的生活调查中,受访的94.3%的青年表示微博已经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影响不可忽视。大学生是青年人的重要组成组分,由于没有步入社会,身居校園。特别是深处西部的大学生,随着大学生的毕业、就业,他们对微博的使用并不会突然的中断。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调查兰州市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微博为什么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具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大学生对微博这种传播载体有着怎样的偏好?使用微博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满足?本文根据兰州市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二、方法分析
  为了解兰州市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真实情况,掌握作为受者、同时也是传者的大学生是如何使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以及这种信息的传播与反馈情况。2010年11月~12月,我们对兰州市主要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大、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商学院等主要高校)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微博的使用情况,包括对微博的关注和常用项。第二部分是通过微博的使用情况来调查学生们对微博的态度。第三部分是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数据部分分为已注册和未注册微博的用户,总问卷为300份,有效问卷279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抽样采取如下:
  1.抽取大学样本。以在校生人数为标尺,将兰州市大学分成规模大小不一样的几类,再从这几类大学中,按比例抽取大学样本。
  2.抽取院系样本。将大学各学院按文科理科分成两大类(文理综合招生学院归为文科),在两类学院样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院系。
  3.抽取学生样本。在所抽取的院系样本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个体样本。
  三、实证研究
  (一)微博的使用情况
  注册用户与未注册用户比例为45%和55%。作为已注册微博的用户,在SPSS的描述统计下作频率分析。
  1.选择开通微博的原因
  36.8%的用户是由于博客的带动,关注名人和好友的推动比例相当均为18.7%,14.3%的用户是由于跟风原因。只有11.5%的用户认为微博的功能多,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网络个体来看待,没有形成统一的趋势。
  2.注册时间比例悬殊较大
  注册不到一个月的用户有30%,38%的人注册时间在一个月到六个月,14%的人注册时间在一年以上。比例悬殊较大,说明用户正在逐步的注册接纳微博,微博的使用时间并不长。
  3.使用程度总体表现不多
  34%的用户使用时间在5分钟以内,50%的用户在10分钟以内,只有16%的用户是20分钟以上。使用微博的时间普遍短暂。发信息在10条和50条以内比例是54%,81%。总体趋向有一半以上的用户表示使用时间在10分钟以内,发信息数量不超过50条。集中表现对微博的使用并不多。
  4.对微博的关注和常用项
  一定时期发生的重大活动,43%的用户明确表示会使用微博了解信息,38%的用户表示有可能会。至少有三分一以上的用户明确表示会使用微博作为了解信息,作为受众获取信息:35%的用户是关注了解热点话题,18%的用户是获取知识,17%的用户是关注明星的动态,拉近和名人之间的距离,17%的用户是关注朋友的动态,13%的用户是获取幽默笑话等娱乐信息。用户大多数是为了关注他人的状态,其次才是了解热点话题,以娱乐为主的最少。
  44%的用户使用微博用于发表观点,发泄自己的情绪。35%的用户用于参与热点话题讨论。16%的用户用于提出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建议。只有5%的用户用于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使用微博的用户不仅是受众还是传播者,更有提出问题希望得到建议,兼具传受。
  5.登录使用工具主要还是电脑
  64%的用户使用电脑占较大比例,IPAD用户仅有2%,剩余的34%用户使用手机,相比电脑,手机有着更快速,便捷的优势,当使用电脑的用户远远超过手机的时候,微博的使用也相应的受到了影响。
  (二)对微博的态度
  1.用户普遍认为微博信息可信度低
  41%的用户认为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基本可信,25%的用户认为应该加以甄别,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用户对于微博发布的信息持有保留态度。
  2.微博的优点
  用户的态度比较散,23.9%的用户认为可以广泛快速的发布和获取新鲜资讯。19.5%的用户认为简短方便,自由表达。17%的用户认为方便与他人讨论话题。15.1%的用户主要以手机为主,认为支持手机,使用方便。13.8%的用户认为是可以扩大所关注的人群范围。8.2%的用户认为可以拉近于明星之间的距离,仅有2.5%的用户认为是娱乐游戏。总体呈现是,使用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以游戏为主的娱乐优点几乎可以忽略。
  3.微博的不足
  49%的认为是用户数量还少,周围的朋友都不爱用,这缺少了关注朋友动态和与朋友之间的信息评价留言跟帖等。17%的用户认为是内容实用性真实性不强。整体呈现微博使用的不成熟。   4.用户都可能接受发广告
  已注册的用户:2%的用户完全能接受广告,20%的用户能接受广告,42%的用户有可能接受,28%的用户不能接受,8%的用户是完全不能接受。未注册的学生与以注册的相比为:2%,23%,44%,26%,5%。综合来看,比例相当,都是可能接受微博上发布广告。
  (三)使用微博后的影响
  调查显示:15%的用户认为没有改变沟通习惯,13%的用户是较少的改变。19%的用户是很大程度的改变,2%的用户认为完全改变。剩下51%的用户认为一般。进一步看,把是否改变了表达习惯更明确:约80%的用户认为没有改变,只有约20%的用户认为改变。认为有改变的20%用户与使用微博时间关系做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说明有两者之间有联系。使用微博的时间越长,对用户表达习惯改变较大,两者成正比。同样把年级和性别同样进行卡方分析,得出年级和性别与使用微博没有联系。由于用户的使用时间关系,微博限定140字的表达对兰州市大学生的表达习惯影响不大。
  四、结论和总结
  兰州市6所高校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微博像博客一样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但是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还在初级阶段:使用微博的学生不多,开通微博的用户收发信息频率也不高。还没有在微博的使用带动下,激发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全民记者的现象。
  (一)从受眾方面看
  大学生使用微博发布信息,偏好用来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即时心情的表达。由于用户的朋友,同学,亲人没有注册,关注亲友的状态,收到亲友对个人状态的评价,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互相交流群体。导致在传播的过程中互动性不强,极大的影响了微博的使用。基于了解朋友的动态和朋友之间互动交流为目的获取信息,没有得到满足。
  (二)从传播效果上看
  主观方面,这种人际传播的信息发布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信源,非专业媒体,缺乏权威性。在信息发布和传播中,缺少“客观中立”,依据个人的立场和世界观选择加工信息,夹杂了极强的个人倾向。客观方面,正是微博的优点——即时性,在不超过140字的框架内,博主可能还没有全面了解整个事件就已经发布了信息,带有倾向性且作为一面提示的即时信息,致使用户认为可信度不高,传播主体影响了传播效果。
  对于广告大学生普遍都能接受,未来的用户会逐渐增多,微博显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以上通过调查给出一些现状的描述,希望能够给微博下一步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王聪聪.民调:94.3%青年表示微博已改变自己的生活[N].中国青年报,2010-08-24.
其他文献
摘 要:IP孵化已不僅仅是影视创作的发展重点,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二次开发的新方向与新思路。洛阳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因而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和IP价值。通过对洛阳白马寺IP价值的有效挖掘与研究,从多重路径实现洛阳白马寺的IP价值孵化,打造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可以帮助探索中国传统文化IP价值的提炼与升华。  关键词:IP孵化;价值内核;普世
期刊
摘 要:扶贫和消除贫困是一项世界性问题,由于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我国的贫困报道历经生产自救、虚假浮夸、讨薪维权和规模化报道几个阶段。在扶贫力度加大和媒介融合格局下,人民网创办扶贫频道专门报道扶贫信息,在报道实践中信息来源广泛、内容丰富、符号多元、官方视角鲜明。也存在自制信息少、栏目发展失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频道特色,构建多维的传播体系,增强信息的贴近性和有用性,加强对贫困群体、一线扶贫人员的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城市形象等软实力方面的展现,拥有一个优秀的城市形象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城市微电影凭借其传播优势,逐渐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主力军。本文以《盐城之恋》系列微电影为切入点,对该微电影进行视觉语言解读,探讨该城市形象宣传片对盐城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形象;城市微电影;《盐城之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2016年随着韩剧《太阳的后裔》与爱奇艺方面合作实现“零时差”同步上线,缔造最贵韩剧和最高点击量韩剧的神话。本文通过对《太阳的后裔》收视率、运营策略、衍生品开发以及韩剧运营模式的相关考察分析,探究以韩剧为代表的传媒产品的运营的特点与规律,以及如何实现影响力最大化和价值链增值,以期为我国的电视剧制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影响力;传媒经济学;《太阳的后裔》;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音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从模式引进+本土化的道路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草根选秀模式到专业歌手竞技表演秀模式再到明星+素人同台或竞技或切磋等模式。无疑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道路不仅是一条必经之路,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梦想的声音》诞生于浙江卫视原创元年之初,它有着很多创新因子,值得深入研究,当然也需要反思。  关键词:《梦想的声音》;创新;反思  中图分类号:G220
期刊
摘 要:新媒体背景下,品牌推广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杜蕾斯则是其中运用新媒体较为突出的代表。针对杜蕾斯营销策略的运用,通过分析杜蕾斯宣传平台的转变原因,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推广的具体案例,对杜蕾斯的品牌推广的各式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营销推广要依据产品特性从而选择适合的推广方式。  关键词:品牌推广;品牌媒体化;社会化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茜你一顿饭》自2016年7月在优酷、淘宝双平台开播后,受到网友的广大好评。节目截至到目前已经播出了21期,每一期播放量都超过了200万次。它如同一匹黑马在种类纷繁的网络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分析《茜你一顿饭》节目的形式、编排和内容设置等,去探寻当下网络美食节目的创新和转型策略。  关键词:美食综艺;创新;转型;《茜你一顿饭》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新闻调查》是一档深度调查报道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与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调查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出镜记者在《新闻调查》这档栏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期节目作为例子旨在分析出镜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多角色转换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关 键 词】:出镜记者;调查采访;深入报道;角色功能  【作者简介】:郜淅琳,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期刊
摘 要:油画作为西方艺术典型现已延续了近千年,传入中国至今也已近百年。在与中国山水画的激烈碰撞与交融下,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日趋成熟,这也使得中国审美精神在油画风景中的体现日益鲜明。本文从山水画与风景画的融合来探讨、剖析油画风景中的中国审美精神。  关键词:中国审美精神;油画风景;山水画;两者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49-02 
期刊
【摘 要】: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微博年,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本文运用勒庞《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学,通过新浪微博的传播纪实,对微博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为微博这一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微博;群体心理;《乌合之众》  【作者简介】:蔡楚泓,男,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责编介绍】:东方绪,男,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