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初中唱歌课教学实施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思考,不少初中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由于社会传媒的高速发展,加之媒体推波助澜,使学生对流行音乐更为偏爱,所谓“流行潮”的现象。另外,与教材音乐较大的时间差,使学生对传统的民歌、民间音乐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这一现象,音乐教师应该怎么办?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对唱歌课的兴趣?这些都是当前音乐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唱歌课;流行音乐;中学生;教材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课型,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一则提高发声技巧,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作品;二则通过演唱不同民族、国家优秀的作品可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再则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表演及创作活动,发展音乐表现能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及协调能力。
一、唱歌课教学中流行歌曲的引导
目前中学生歌唱兴趣的方向与学习现状使学生对教材中民族歌曲与艺术歌曲缺乏深层次认识与了解,大部分学生偏好于流行唱法和流行歌曲。学生在歌唱实践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演唱方式上,除了独唱、表演唱,其他演唱形式学生都很少尝试,也不太了解。因此,调动学生上唱歌课的积极性是音乐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观摩优质课、学科教研、同课异构等学科实践活动,针对唱歌课教学进行了用流行音乐培养学生唱歌兴趣的尝试。
二、唱歌课教学中运用流行音乐的优势
1.摒弃传统练声方法,提高学生练声兴趣
唱歌课教学中,发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传统的歌唱教学中练声曲目主要是一些专业的顿音、连音、母音练习。对演唱的气息、口型、声音的位置,都用专业术语提出要求。这种专业的训练对专业院校、合唱队员可谓是必修课程,可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这些专业化、程式化的发声练习势必拉开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发声练习对于提高普通班级学生的演唱技能不会很明显,因此,练声曲的选择可在流行歌曲中找精品。这样既迎合学生兴趣,又达到了练声的目的。如,舒缓柔情的歌曲,运用不同母音演唱可作为训练学生气息流畅、旋律连贯的练声曲,例如,周杰伦的《菊花台》、莎拉布莱曼和刘欢的《我和你》等。训练学生声音的张力、弹跳力可选用轻快、活泼的流行歌曲,如《甩葱歌》《童年》等。
2.在唱歌课上引入部分流行歌曲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判断一首流行音乐歌曲能否进入课堂,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的音乐教学的要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流行音乐跟其他音乐形式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各种节奏和声调变化等表现手法所构建的独特音调来表现音乐的,通过情感体验来完成审美活动的过程。学校里面学生大都不喜欢唱学校音乐教材里的歌曲,因此,音乐教育歌唱曲目的选择既要在流行歌曲中找精品,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歌曲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利用流行音乐搭建其与传统音乐的桥梁
运用流行音乐来吸引学生固然是好,但是流行歌曲毕竟只是唱歌课教学的一个辅助因素,万万不可喧宾夺主,摒弃一切教材上的歌曲,大量地演唱流行歌曲,那样学生会永远地看不到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光芒。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做的是利用流行音乐搭建其与传统音乐的桥梁,让学生海纳百川,喜欢所有的音乐。
例如,讲到翻唱问题,我会告诉学生,他们喜欢听的很多流行歌曲,创作都来源或借鉴于古典音乐。如,苏慧伦(国语)的《柠檬树》,原唱来源于德国小城五人乐队Folls garden的lermon tree,这首歌曲在1996年红遍欧洲。
由此可见,许多音乐不是作曲家凭空创作出来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以此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教材上的音乐,教育学生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精心为我们选择的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三、流行音乐协助唱歌课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当然任何尝试都会有两面性,我在用流行音乐协助唱歌课时,同样也遇到了问题。在同一时间无法顾全教材歌曲和选材歌曲的学习。学生过于喜爱流行歌曲,而忽视了教材歌曲的学习和赏析。例如,我教授学生八年级第16册第一单元《绿色家园》中的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时,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反应不喜欢这首歌曲,旋律不好听、节奏过慢。于是我将这节唱歌课教材加入同是环保题材的黑鸭子演唱组演唱的《地球你好吗》,刚开始是让学生学唱《给未来一片绿色》,欣赏《地球你好吗》,后来由于学生喜欢《地球你好吗》,看他们学唱、演唱欲望浓厚,直接学唱《地球你好吗》,而省略掉教材中《给未来一片绿色》的学唱。针对不足,我做了如下调整,教材里优秀的歌曲是要让学生学习和赏析的,可以在拓展时加入同一体裁或题材的流行歌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总之,高雅的、主旋律的音乐作品固然是中小学校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是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许许多多的流行音乐以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征服了年轻的一代。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对优秀的流行音乐弃而不用的方法是绝不可取的。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打开门窗,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流行音乐的进入。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应重点放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上,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努力把传统教学内容教好、教生动,而不应将教流行音乐当作提高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它只能作为补充内容来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涯.引优秀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2]王韶坡.“中学生与流行音乐”言谈实录.中国青年研究,2003(01).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
关键词:唱歌课;流行音乐;中学生;教材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课型,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一则提高发声技巧,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作品;二则通过演唱不同民族、国家优秀的作品可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再则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表演及创作活动,发展音乐表现能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及协调能力。
一、唱歌课教学中流行歌曲的引导
目前中学生歌唱兴趣的方向与学习现状使学生对教材中民族歌曲与艺术歌曲缺乏深层次认识与了解,大部分学生偏好于流行唱法和流行歌曲。学生在歌唱实践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演唱方式上,除了独唱、表演唱,其他演唱形式学生都很少尝试,也不太了解。因此,调动学生上唱歌课的积极性是音乐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观摩优质课、学科教研、同课异构等学科实践活动,针对唱歌课教学进行了用流行音乐培养学生唱歌兴趣的尝试。
二、唱歌课教学中运用流行音乐的优势
1.摒弃传统练声方法,提高学生练声兴趣
唱歌课教学中,发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传统的歌唱教学中练声曲目主要是一些专业的顿音、连音、母音练习。对演唱的气息、口型、声音的位置,都用专业术语提出要求。这种专业的训练对专业院校、合唱队员可谓是必修课程,可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这些专业化、程式化的发声练习势必拉开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发声练习对于提高普通班级学生的演唱技能不会很明显,因此,练声曲的选择可在流行歌曲中找精品。这样既迎合学生兴趣,又达到了练声的目的。如,舒缓柔情的歌曲,运用不同母音演唱可作为训练学生气息流畅、旋律连贯的练声曲,例如,周杰伦的《菊花台》、莎拉布莱曼和刘欢的《我和你》等。训练学生声音的张力、弹跳力可选用轻快、活泼的流行歌曲,如《甩葱歌》《童年》等。
2.在唱歌课上引入部分流行歌曲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判断一首流行音乐歌曲能否进入课堂,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的音乐教学的要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流行音乐跟其他音乐形式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各种节奏和声调变化等表现手法所构建的独特音调来表现音乐的,通过情感体验来完成审美活动的过程。学校里面学生大都不喜欢唱学校音乐教材里的歌曲,因此,音乐教育歌唱曲目的选择既要在流行歌曲中找精品,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歌曲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利用流行音乐搭建其与传统音乐的桥梁
运用流行音乐来吸引学生固然是好,但是流行歌曲毕竟只是唱歌课教学的一个辅助因素,万万不可喧宾夺主,摒弃一切教材上的歌曲,大量地演唱流行歌曲,那样学生会永远地看不到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光芒。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做的是利用流行音乐搭建其与传统音乐的桥梁,让学生海纳百川,喜欢所有的音乐。
例如,讲到翻唱问题,我会告诉学生,他们喜欢听的很多流行歌曲,创作都来源或借鉴于古典音乐。如,苏慧伦(国语)的《柠檬树》,原唱来源于德国小城五人乐队Folls garden的lermon tree,这首歌曲在1996年红遍欧洲。
由此可见,许多音乐不是作曲家凭空创作出来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以此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教材上的音乐,教育学生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精心为我们选择的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三、流行音乐协助唱歌课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当然任何尝试都会有两面性,我在用流行音乐协助唱歌课时,同样也遇到了问题。在同一时间无法顾全教材歌曲和选材歌曲的学习。学生过于喜爱流行歌曲,而忽视了教材歌曲的学习和赏析。例如,我教授学生八年级第16册第一单元《绿色家园》中的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时,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反应不喜欢这首歌曲,旋律不好听、节奏过慢。于是我将这节唱歌课教材加入同是环保题材的黑鸭子演唱组演唱的《地球你好吗》,刚开始是让学生学唱《给未来一片绿色》,欣赏《地球你好吗》,后来由于学生喜欢《地球你好吗》,看他们学唱、演唱欲望浓厚,直接学唱《地球你好吗》,而省略掉教材中《给未来一片绿色》的学唱。针对不足,我做了如下调整,教材里优秀的歌曲是要让学生学习和赏析的,可以在拓展时加入同一体裁或题材的流行歌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总之,高雅的、主旋律的音乐作品固然是中小学校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是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许许多多的流行音乐以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征服了年轻的一代。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对优秀的流行音乐弃而不用的方法是绝不可取的。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打开门窗,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流行音乐的进入。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应重点放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上,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努力把传统教学内容教好、教生动,而不应将教流行音乐当作提高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它只能作为补充内容来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涯.引优秀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2]王韶坡.“中学生与流行音乐”言谈实录.中国青年研究,2003(01).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