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盘是计算机的存储核心部件,存储着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电脑无法正常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硬盘的稳定性和容量都有了提高,但随着宽带网络和数码产品的普及,对硬盘容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硬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在硬盘价格不断走低的今天,坏了换块也不是问题,但硬盘价格事小,硬盘中存放的重要数据才是最重要的,相信有不少的用户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硬盘内数据丢失或是硬盘直接损坏导致重要数据丢失的惨痛教训吧。所以还是需要提醒您一些注意事项,尽量避免硬盘出现问题。
1关于硬件方面的保养
1.1 为您的关键服务提供不间断电源(UPS)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硬盘读写过程中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硬盘的数据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的损坏。因此最好为您的关键服务提供不间断电源,正常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1.2 要防止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短路。
湿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湿度过高时,电子元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这些静电会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注意使空气保持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自身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1.3 用手拿硬盘时要小心
在日常的电脑维护工作中,用手拿硬盘是再频繁不过的事了。也许这最常见的事情,最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用手拿硬盘还是有学问的,稍有不慎也会使硬盘“报废”的,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A、要轻拿轻放,不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 B、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这是因为在气候干燥时,人的手上可能会有静电,在这种情况下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则静电就有可能会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件,导致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有的类型的硬盘会在其外部包上一层护膜,此护膜除具备防震功能外,更把电路板保护于其中,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什么静电了。
1.4 在工作中最好不要移动硬盘
硬盘是一种高精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零点几微米。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导致损坏。所以不要搬动运行中的微机。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1.5硬盘在工作时不能突然关机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我们中途突然关闭电源,硬盘的复位动作很可能还没完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摩擦而损坏硬盘。即使出现死机的情况,也应该是先按RESET键,让系统重新进入Windows后,再正式完成关机操作,保证硬盘安全地复位,而不是猛的就把電源一关了事。因此最好不要突然关机,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1.6防止灰尘进入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因为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被吸引的灰尘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板等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而烧坏元件。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潮湿度和含尘量。切记: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会进入硬盘内,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
1.7增加内存
如果你经常使用一些内存需求很大的软件(如图像处理、模型设计等软件),要运转内存不够,就拿硬盘凑,这样肯定是让硬盘勉为其难。硬盘的传输速率跟内存的速度当然是不能比,一个是电子结构的,一个是机械传动的。运转时,硬盘的磁头在不断地来回读取属于虚拟内存的那一个扇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金属也有疲劳的一天。所以,内存的大小对于硬盘的寿命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应该增加内存,来减少大量的文件交换时在硬盘上进行的读写操作,从而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
2. 关于软件方面的保养
2.1做好病毒防护以及操作系统升级工作
各类操作系统都存在着很多已知和未知的漏洞,其中以Windows的漏洞居多,2004年五月份出现的“震荡波”病毒就是利用了Windows的漏洞实现其迅速传播及大规模破坏的能力,现在的病毒攻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都是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首选目标。所以,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我们应该注意经常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打补丁,为杀毒软件下载最新的病毒码,做好病毒防护工作,同时要注意对重要的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以备数据恢复之需。
2.2 慎重使用软件
2.2.1 BT下载
随着宽带网络在Windows时代的迅速普及,网络文件共享成为各位网友分享影片、资料最快捷的方式。BT下载是宽带时代新兴的P2P交换文件模式,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互相当种子和中继站,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由于每个用户的下载和上传几乎是同时进行,在线下载人数越多下载速度越快,对同一文件可以实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下载等诸多优势,因此BT成为众多用户最常用的下载工具。BT下载的数据是直接写进硬盘,硬盘的马达和电机将会长期处于工作状况中,不断将数据直接写入到硬盘上,因此对硬盘的占用率大!由于BT下载事先要申请硬盘空间,在下载较大的文件的时候,一般会有2—3分钟时间整个系统优先权全部被申请空间的任务占用,其他任务反应极慢。为提高机器的性能,很多朋友一般会选择闲暇时间进行BT下载,有些人为了充分利用带宽,还会同时进行几个BT下载任务,这样下去硬盘将会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中,影响硬盘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可以在BT软件中更改硬盘缓存,少开几个下载窗口,也可以降低BT软件运行优先级,从而降低对硬盘和系统的影响。
2.2.2 还原精灵
还原精灵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硬盘还原工具,系统硬盘出现的问题,我们基本都能够用还原精灵进行还原。但是由于很多用户在重装系统或是对硬盘重新分区操作前,不知道对还原精灵进行正常的卸载,往往发生系统无法完全安装等问题。再想安装或是卸载时,系统却提示软件已经安装或是无法卸载,这是因为还原精灵接管了INT13中断,控制了硬盘的引导,即使用FDISK也是无法解决。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对于许多没有用过该软件的用户而言,出现了问题便会盲目地寻找解决的方法,硬盘怎么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另外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硬盘保护工具,同样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慎用。
2.2.3播放DVDRip
播放DVDRip格式的影片对电脑系统的要求较高:除了CPU、显卡要求足够强劲以保证播放流畅外,硬盘负荷也非常大——因为播放DVDRip就是一个不断解码解压缩,再输送到显示系统的过程。在播放DVDRip文件时,如果遇到有编码错误的DVDRip文件时,Windows会出现磁盘占用率非常高的现象,系统不断想要把编码转换为视频信号,但编码错误的文件索引和相应的信号段是不匹配的。此时,硬盘灯会不断地闪烁,整个系统对用户的操作响应极慢,用户点击菜单但几乎没有反应。如果编码错误较多,系统有时候甚至会死机。很多用户在此时非常不耐烦,直接按下机箱上的RESET键甚至是直接关闭计算机电源,在硬盘磁头没有正常复位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相当危险!
2.2.4各种分区转工具
有不少用户经常会对硬盘的分区格式、容量进行调整,在Windows下,我们虽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软件对磁盘进行调整,但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调整磁盘所消费的时间和占用的系统资源越来越大,当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校验数据和检测硬盘上,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无损分区”是很难保证的:由于转换的速度很慢,耗时过长,转换调整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计算机断电、死机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这种损失通常是一个或数个分区丢失,或是容量变得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硬盘的数据无法读取。
2.3 系统操作需慎重
2.3.1 自动重新启动计算机
Windows的重新启动功能可以自动关闭无响应的进程,自动退出非法操作的程序,从而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不过,这个功能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会提前關闭硬盘电源,在重新启动机器的时候再打开硬盘电源!这样一来,硬盘在不到10秒的时间间隔内受到电流两次冲击,伤害非常大。
2.3. 2 磁盘碎片整理
Windows提供的磁盘碎片整理可以帮助大家将磁盘上的文件有序地存放在一起,提供硬盘的利用率和加快系统的操作过程,这本是个非常合理的工具。但如果频繁地进行磁盘整理,对硬盘也是有害无利的。磁盘整理要对硬盘进行底层分析,判断哪些数据可以移动、哪些数据不可以移动,再对文件进行分类排序。在正式安排好硬盘数据结构前,它会不断随机读取写入数据到其他簇,排好顺序后再把数据移回适当位置。在操作过中都会占用大量的CPU和磁盘资源。其实,对现在的大硬盘而言,文档和邮件占用的空间比例非常小,多数人买大硬盘是用来装电影和音乐的,这些分区根本无需频繁整理——因为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效果和磁盘结构根本没有关系,播放速度是由显卡和CPU决定的。
1关于硬件方面的保养
1.1 为您的关键服务提供不间断电源(UPS)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硬盘读写过程中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硬盘的数据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的损坏。因此最好为您的关键服务提供不间断电源,正常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1.2 要防止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短路。
湿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湿度过高时,电子元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这些静电会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注意使空气保持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自身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1.3 用手拿硬盘时要小心
在日常的电脑维护工作中,用手拿硬盘是再频繁不过的事了。也许这最常见的事情,最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用手拿硬盘还是有学问的,稍有不慎也会使硬盘“报废”的,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A、要轻拿轻放,不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 B、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这是因为在气候干燥时,人的手上可能会有静电,在这种情况下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则静电就有可能会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件,导致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有的类型的硬盘会在其外部包上一层护膜,此护膜除具备防震功能外,更把电路板保护于其中,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什么静电了。
1.4 在工作中最好不要移动硬盘
硬盘是一种高精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零点几微米。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导致损坏。所以不要搬动运行中的微机。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1.5硬盘在工作时不能突然关机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我们中途突然关闭电源,硬盘的复位动作很可能还没完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摩擦而损坏硬盘。即使出现死机的情况,也应该是先按RESET键,让系统重新进入Windows后,再正式完成关机操作,保证硬盘安全地复位,而不是猛的就把電源一关了事。因此最好不要突然关机,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1.6防止灰尘进入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因为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被吸引的灰尘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板等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而烧坏元件。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潮湿度和含尘量。切记: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会进入硬盘内,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
1.7增加内存
如果你经常使用一些内存需求很大的软件(如图像处理、模型设计等软件),要运转内存不够,就拿硬盘凑,这样肯定是让硬盘勉为其难。硬盘的传输速率跟内存的速度当然是不能比,一个是电子结构的,一个是机械传动的。运转时,硬盘的磁头在不断地来回读取属于虚拟内存的那一个扇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金属也有疲劳的一天。所以,内存的大小对于硬盘的寿命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应该增加内存,来减少大量的文件交换时在硬盘上进行的读写操作,从而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
2. 关于软件方面的保养
2.1做好病毒防护以及操作系统升级工作
各类操作系统都存在着很多已知和未知的漏洞,其中以Windows的漏洞居多,2004年五月份出现的“震荡波”病毒就是利用了Windows的漏洞实现其迅速传播及大规模破坏的能力,现在的病毒攻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都是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首选目标。所以,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我们应该注意经常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打补丁,为杀毒软件下载最新的病毒码,做好病毒防护工作,同时要注意对重要的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以备数据恢复之需。
2.2 慎重使用软件
2.2.1 BT下载
随着宽带网络在Windows时代的迅速普及,网络文件共享成为各位网友分享影片、资料最快捷的方式。BT下载是宽带时代新兴的P2P交换文件模式,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互相当种子和中继站,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由于每个用户的下载和上传几乎是同时进行,在线下载人数越多下载速度越快,对同一文件可以实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下载等诸多优势,因此BT成为众多用户最常用的下载工具。BT下载的数据是直接写进硬盘,硬盘的马达和电机将会长期处于工作状况中,不断将数据直接写入到硬盘上,因此对硬盘的占用率大!由于BT下载事先要申请硬盘空间,在下载较大的文件的时候,一般会有2—3分钟时间整个系统优先权全部被申请空间的任务占用,其他任务反应极慢。为提高机器的性能,很多朋友一般会选择闲暇时间进行BT下载,有些人为了充分利用带宽,还会同时进行几个BT下载任务,这样下去硬盘将会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中,影响硬盘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可以在BT软件中更改硬盘缓存,少开几个下载窗口,也可以降低BT软件运行优先级,从而降低对硬盘和系统的影响。
2.2.2 还原精灵
还原精灵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硬盘还原工具,系统硬盘出现的问题,我们基本都能够用还原精灵进行还原。但是由于很多用户在重装系统或是对硬盘重新分区操作前,不知道对还原精灵进行正常的卸载,往往发生系统无法完全安装等问题。再想安装或是卸载时,系统却提示软件已经安装或是无法卸载,这是因为还原精灵接管了INT13中断,控制了硬盘的引导,即使用FDISK也是无法解决。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对于许多没有用过该软件的用户而言,出现了问题便会盲目地寻找解决的方法,硬盘怎么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另外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硬盘保护工具,同样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慎用。
2.2.3播放DVDRip
播放DVDRip格式的影片对电脑系统的要求较高:除了CPU、显卡要求足够强劲以保证播放流畅外,硬盘负荷也非常大——因为播放DVDRip就是一个不断解码解压缩,再输送到显示系统的过程。在播放DVDRip文件时,如果遇到有编码错误的DVDRip文件时,Windows会出现磁盘占用率非常高的现象,系统不断想要把编码转换为视频信号,但编码错误的文件索引和相应的信号段是不匹配的。此时,硬盘灯会不断地闪烁,整个系统对用户的操作响应极慢,用户点击菜单但几乎没有反应。如果编码错误较多,系统有时候甚至会死机。很多用户在此时非常不耐烦,直接按下机箱上的RESET键甚至是直接关闭计算机电源,在硬盘磁头没有正常复位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相当危险!
2.2.4各种分区转工具
有不少用户经常会对硬盘的分区格式、容量进行调整,在Windows下,我们虽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软件对磁盘进行调整,但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调整磁盘所消费的时间和占用的系统资源越来越大,当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校验数据和检测硬盘上,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无损分区”是很难保证的:由于转换的速度很慢,耗时过长,转换调整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计算机断电、死机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这种损失通常是一个或数个分区丢失,或是容量变得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硬盘的数据无法读取。
2.3 系统操作需慎重
2.3.1 自动重新启动计算机
Windows的重新启动功能可以自动关闭无响应的进程,自动退出非法操作的程序,从而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不过,这个功能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会提前關闭硬盘电源,在重新启动机器的时候再打开硬盘电源!这样一来,硬盘在不到10秒的时间间隔内受到电流两次冲击,伤害非常大。
2.3. 2 磁盘碎片整理
Windows提供的磁盘碎片整理可以帮助大家将磁盘上的文件有序地存放在一起,提供硬盘的利用率和加快系统的操作过程,这本是个非常合理的工具。但如果频繁地进行磁盘整理,对硬盘也是有害无利的。磁盘整理要对硬盘进行底层分析,判断哪些数据可以移动、哪些数据不可以移动,再对文件进行分类排序。在正式安排好硬盘数据结构前,它会不断随机读取写入数据到其他簇,排好顺序后再把数据移回适当位置。在操作过中都会占用大量的CPU和磁盘资源。其实,对现在的大硬盘而言,文档和邮件占用的空间比例非常小,多数人买大硬盘是用来装电影和音乐的,这些分区根本无需频繁整理——因为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效果和磁盘结构根本没有关系,播放速度是由显卡和CPU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