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审美困境分析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散文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之一。而散文相对于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来讲,理解起来更加地困难,对学生的审美要求更高,当前高中学生自身审美水平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致使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面临审美困境。本文对相应的审美困境展开具体分析,希望能夠有效改善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61-02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但是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审美困境,却对该目的的实现造成较大的阻碍。基于此,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应当加强所面临审美困境的分析,找出相应的审美困境突破策略。
  一、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审美困境
  (一)教学限制过多,影响审美教学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之中,主要仍旧以教师讲解为主,当学生针对文章中的某知识点向教师提问时,大部分教师都是给出认为标准的答案,在对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上面也主要以此答案来作为评价。实质上在语文散文的理解中并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所谓的标准答案也只能起到参考的作用,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阅读散文,可能他们得到的审美结果也会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当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影响到学生对散文的审美分析。
  (二)对审美过程存在忽视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应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对整个审美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忽视,影响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导致审美困境的出现[1]。如:教师在对散文开展教学时,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对散文中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答案是否正确,与标准答案之间存在着差异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严重影响到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十分有限。
  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审美困境分析
  在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审美困境严重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审美困境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审美困境策略,改善目前存在的审美困境[2]。
  (一)适当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之中学生是其中的主体,教师只是从旁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自行去感悟散文之中的美感,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能够真正从散文阅读之中理解到教师讲解的众多美妙之处。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时候,教师首先只需要将这篇散文的创作美景简单地为学生进行讲解,然后结合全文提出一些问题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接下来让学生自行对文章进行阅读,并从对文章的理解中来解答相应的问题。
  (二)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不是短时间一蹴而就的,对其进行培养和提升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从最初的认识逐渐发展成为认知。因此,在教学之中不能够只着眼于某篇散文的教学,需要通过众多的散文阅读,让学生不断去体验和感悟,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而学生在不断地阅读和体验之中,在认识和思想上都会取得较大的提升,也更容易与文章的思想引起共鸣,感悟到文章中的美感,对散文阅读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
  (三)改变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的作用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理解上的不足,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审美能力上面,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出改变,从而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审美困境解决意义
  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审美困境最大的弊端在于阻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3]。而解决审美困境的意义也就在于改变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改变学生对散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行阅读和体验散文阅读中的美感之处,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散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综上所述,散文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带给人美的感受,而这种美较为含蓄,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之后才能够顺利的理解到其中蕴含的美感[4]。加强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面临审美困境分析,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顺利理解到这种美感。
  【参考文献】
  [1] 王志平.从“应然”到“实然”——探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09).
  [2] 肖纯娟.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及突破措施[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7(03).
  [3] 史以刚.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7(02).
  [4] 国政.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难、也是学生丢分最多的部分。与单纯的背诵和语法的记忆不同,阅读对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初中英语阅读篇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文章类型较多,有故事、地域文化、民俗风貌等,学生一旦在一个部分出现理解偏差,就会影响他们对全篇的理解,甚至出现错误判断。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创新性学习与应用,与
在深入分析阿尔凹陷钻井施工区域特点及钻遇地层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大的钻井提速潜力。现场实践表明,将钻头优选、复合钻井技术、轨迹控制技术、水力脉冲空化射流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hrombelastography,TEG)和光电比浊法血小板聚集分析仪(light transmission ag-gregometry,LTA)检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摘 要】小学数学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为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理解知识内容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鉴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五种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即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方法,分析其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