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重点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手段及注重技巧指导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重视文本知识点训练,忽略情感价值观培养。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全部重心放在文本知识点的训练和巩固上,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语文教学成了残缺的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自主模式在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部分教师虽然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却往往停留在一些表面问题的分析上,看似运用了自主模式,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够深入,一些教师在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之后,还要进行灌输教学以保障教学任务的全部完成。
  3.学习技巧指导不足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高中生具备了较强学习能力,而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技巧不得法,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教师也没有注重这方面的专门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呈现出低位徘徊状况,无法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成效。
  4.未能将信息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没有重视这一手段的作用,运用的科学性不足,破坏了学生语感、思维的连续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信息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要么成为摆设,要么成为形而上学演示的器具。
  二、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提升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紧扣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突破,才能综合着力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笔者认为重点应当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全面育人理念,体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综合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外,还要注重思想与情感的熏陶渗透,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成长与人生理念方面的引导作用,例如在《致青年公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后,侧重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的情境,加深对“自我”和“青春”的认识,学会思考人生、规划人生,引领他们以阳光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强化思想与情感的熏陶,营造浓厚氛围,让学生实现语文学习与思想教育的完美融合。
  2.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发挥探究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虽然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将自主探究模式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只有抓住关键环节才能够有效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和其他教师一样,开展了人员的分组和思考提纲的设计,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开展探究活动。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紧扣关键环节,牢牢掌控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在思考题的设置上体现了循序渐进和深刻性,思考题的设计与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效融合,使探究题的突破过程与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实现同步。其次,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小组开展分析研究不再是空洞的泛泛而谈,而是采取牵头学生带头发言,其他学生进行分析、补充与完善的方式,体现小组探究活动的目标性和实效性。另外,笔者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强化重难点的点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让他们既体现相互合作、分析研究的自主效果,又增强重点难点突破的成效,使自主学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一点对于提高自主探究模式的成效至关重要,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地位,又发挥了师生互动的促进功能,实现了自主探究课堂的收放结合。
  3.给予学习技巧方法点拨,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技巧与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事半功倍。笔者侧重对学生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技巧指导。首先对学生进行了预习技巧指导,让学生在课前开展高效的预习活动,既解决一些基础性内容,又将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这样在课堂教学环节就能够提高听讲的针对性。其次,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技巧技法指导,例如文学常识可以采取形象记忆法,将不同的人物、作品运用一定的生动方式连贯起来,可以形象记忆。在背诵方面,笔者指导学生通过框架结构、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在脑海中形成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框架感知印象,从而大大降低背诵难度。再比如文言文翻译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增字、删字、调整、转变等方式,有效开展文言文翻译学习,这些方面的技巧点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科学高效运用信息技术,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信息化手段在补充教学信息及营造浓厚氛围等方面作用显著,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将其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在《祖国山川颂》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和抑扬顿挫的旋律中充分感悟祖国山川的壮美,有效强化了思想与情感教育的效果,让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情感信息。再比如《景泰蓝的制作》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景泰蓝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降低了感知不足而带来的理解难度。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着眼于教学成效提高的关键环节,认真分析影响教学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以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针对性,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感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修养,是一种达到了无意识自动化状态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一种几乎忘掉了语言工具本身的使用语言工具的自由状态。语感的构成要素首要的就是语言材料本身,包括字、词、句这些组成语言的工具因素。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是最具有语感特质的文字,也是最便于培养语感的文字,因此要把汉字教学与培养学生语感相结合,发挥汉字富于联想性的特点,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汉字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本文从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内容,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职教特色,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能力训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中职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外,还承载着培养他们从业就业所需的实用语文能力的任务,适应未来职场生活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它的
摘 要: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毛泽东诗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风格绝殊,学生大量诵读,可以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启迪,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资源和途径。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诵读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摘 要: 相关研究表明,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要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情感教育无疑是培养情商最好的方式,然而,当今语文教学中的去文学化现象十分普遍,其间不仅有高考考试现状的因素,还有一线教师教学理念、方法的因素。文学的缺失,导致情感教育难以开展。本文以教学经验为基点,对推进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方法及途径进行探究,以期交流。  关键词:文学 情商 情感
摘 要: 高中语文课学生总是“半推半就,若即若离”,主要原因是课堂太过死板,僵化,教学太过急功近利,忽略语文的人文特色,未能营造令人神往的美好氛围,所以要使学生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脱离学情 长远发展  高中尤其是所谓理科学生之所以还耐心上语文课,重要的是高考150分的分值太大,本该生动活泼、包罗万象的语文课堂显得苍白无趣而又无可奈何。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少教多学”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不再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缺乏相应的探究性研究型学习场所,广泛的课程资源处于被埋没、被搁置的状态,对于与学生关系
摘 要: 留守学生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父母外出打工,子女在其出生地随爷爷奶奶生活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水平上都呈现出弱势,导致高中语文学习出现困难。本文主要在研究留守学生语文学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留守学生高中语文有效学习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 留守学生 高中语文学习 困境 出路  一、留守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困境  (一)留守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缺乏,导致语文学习积累少 
摘 要: 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体现?热闹的课堂其实并不是真的象征着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很多时候,传统教学只不过换了一种面目出现。撕下假面,真正面对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其实,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关键词: 评价 课堂 主体 精彩  长久以来,在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标准上,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