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中渗透的原则、渠道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企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中,渗透企业文化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与必然行为。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中渗透的原则及渠道。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素质拓展 渗透原则 渗透渠道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新变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企业文化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代表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产生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是企业的美德所在。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道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高职院校是高校的一个类型,注重推行企合作、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三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学生身份的变化,学生成为公民,即具备社会人、学生、准员工三重身份。公民即社会人,学生是高校学生的共性身份,准员工构成了高职学生的个性身份。与公民即社会人、学生身份相适应,高职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应当彰显高等教育的属性;与準员工身份相适应,高职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
  二是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新变化。在素质拓展的内容中更注重技能培养,并随之带来素质拓展六大模块内容之间关系的新变化。由于高职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职业能力的培养被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如果六大模块内容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在实践中造成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其他素质拓展模块培养的脱节。
  三是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的时间保障发生新变化。由于实训室开放的制度化,岗位见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形成了实训教学的体系化,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时间即课外教育管理呈现出分散、零碎的特点。在分散、零碎的时间保证下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常态和共性特征。
  为适应这些变化,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中融入企业元素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与必然行为。
  二、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中渗透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内容上相互关联与时间上层层递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素质拓展活动内容高度精练、层层递进,各个素质拓展模块在企业文化不同层面的内容衔接上相互支撑互动。
  2.源于企业,高于企业。
  高职固然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素质拓展在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培养职业人的同时,也要看到高职具有培养社会人的功能,这是高校的共性目标。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在改革中,许多高职不同程度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从而影响高职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3.可操作性、长效性原则。
  三、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中渗透的渠道
  1.建立企业文化与学生素质拓展渗透的三大对接渠道,即学生行为养成教育(通识教育即文明修身教育)、技能培养教育和通用能力培养教育,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
  2.建立企业文化与学生素质拓展六大素质模块的结合点,使之有规可循,提高企业文化对学生素质拓展渗透的针对性、实效性。
  3.行为养成教育(通识教育,即文明修身教育)主题化,技能培养教育核心化,即围绕核心技能组建核心社团、开展核心技能比赛活动展示,通用能力培养教育经常化。
  从2009年起,外国语学院在多年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正式开展“读大学诵经典践行校训做文明学生”特色主题教育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使主题教育准课程化。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并长期坚持,取得显著成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围绕语言、话剧表演与创编、教学技能组织疯狂英语协会、话剧社等核心社团,坚持晨读,开展系列职业技能比赛,发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引领作用。
  4.坚持校企联动、教务学工联动、学生与企业联动,整合学校、企业资源,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围绕素质拓展关节点、重点内容开展学生教育管理活动,建立企业文化与学生素质拓展渗透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克强,赵伟.浅议素质教育中的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
  [2]刘明辉.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探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4-66.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被视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引擎”。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资源枯竭、沉淀成本过大等一系列问
年关难过,不光是因为春节长假打乱了原本正常的出刊节奏,也不光是因为我们赖以借车制作专题的汽车厂家和公关公司纷纷封车开年会,更因为北方的冬天实在太单调、太无聊、太冷
股票期权的最初设计目的源于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实现股东利益、经理人利益的统一。由于有些人力资本,比如企业高管对企业价值影响巨大,但其却难以直
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分别喷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构建不同氧化还原水平的番茄植株,研究外源GSH介导的氧化还原状态对
动力研究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动力主要包括如下四类:1、企业家精神(原动力);2、信息(诱导动力);3、内部关键要素(基础动力);4、外部环境(协动
热网自控系统是一整套硬件和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平台,能可靠的完成对热源、热网及热力站,再到楼栋和热用户的运行数据采集及自动化监控和调节,并引入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政府采取的对冲政策已经对我国城市零售业产生了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在金融危机及其引致的对冲政策相互作用之下,我国城市零售业的特点、突出问题以及“转危
约人民日报事业发展局的采访很难.人倒挺好说话,就是一直都很忙.与接收小组组长汪波联系了几次,他不是在外地,便是要出差.即便在费尽周折,敲定了采访的时间、地点后,他还特意